编者按:近期,一场名为“塞夫尔制造局——皇室传统的当代重生”展览在杜梦堂(上海)空间举办。由法国路易十五国王与蓬巴杜夫人支持的塞夫尔制造局,从向中国瓷器“借”灵感,到逐渐成为陶瓷艺术的时尚先锋,并与艺术家合作,借由艺术“重生”。 这背后的辉煌,要从中国的景德镇说起。
从景德镇而来的制瓷“秘方”:法国传教士殷弘绪
被欧洲比喻为“白金”的中国瓷器,因为当时市场行情好,让欧洲各国蜂拥“模仿”,希望分得一杯羹。但尝试用沙子、玻璃、水晶砂、黏土烧制的瓷器,都没有中国瓷器的精美通透,最终以失败告终。
这时不得不提到路易十四任命白晋等6名法国教士前往中国这事,更不得不提随白晋来到中国的殷弘绪,这位打破欧洲制瓷困扰的重要人物。
在中国陶瓷界,对殷弘绪的评价褒贬不一,直到思想解放后,殷弘绪的正面评价才逐渐占了上风。1984年8月,原《中国工艺美术》杂志主编朱培初编著《明清陶瓷和世界文化的交流》一书中明确指出,殷弘绪“在江西景德镇瓷器和世界交流方面,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玩瓷器要玩清三代”,而殷弘绪来到中国的时间就处于这三代中的清康熙。当时德镇御窑厂装饰种类造型多样,品种丰富,新品种层出不穷,也因为这一现状,被殷弘绪当做瓷器制作的突破口。
康熙48年(1709)因与江西巡抚郎廷极的私人关系和进贡法国葡萄酒受到康熙皇帝欣赏,也能自由进出各大陶瓷作坊,熟悉制作工艺,并在景德镇居住了7年。他曾在寄回法国的信件中提到瓷器时表示:“我相信,对与这项工作有关一切做一比较详细的描述,对欧洲多少是有用的。”
他真正打破欧洲陶瓷制作行业的平静,是在1712年一封寄回法国的3万字书信。信中详细绍了当时景德镇城镇、五家、地理、治安以及胎土、釉料、成型、彩绘、色料、匣钵制造、瓷器入窑、烧成等生产制作情况,让法国第一次知道中国瓷器制作的真实情况。
1716年,《科学》杂志上刊发了殷弘绪这封信,可以看到信中重点提到,“制瓷原料是由叫做白不子和高岭的两种土合成的,白不子的颗粒非常微细光滑,高岭土掺水之后黏性大,一旦经过高温焙烧就变得非常洁白。将这两种材料加以适当调配,就能达到‘白如玉、薄如纸、声如磬、明如镜’的效果。”
这一发表,也让中国瓷器的制作方法传遍欧洲。
发现“瓷器骨胳”的高岭土
在《十八世纪法国对中国科学与工艺的调查》中有提到,1717年,殷宏绪把景德镇高岭土的标本寄往法国。但似乎并没有引起法国乃至欧洲的关注。缺少“高岭土”的瓷器烧制,让整个欧洲还是没能真正烧制出中国瓷器的特点。只能写信殷弘绪,让其打探。
1722年1月,殷弘绪再次进入景德镇,并在当月25日便写信寄回,他在信中说“石是瓷器的肌肉,而高岭土则是瓷器的骨胳”,整个信件中,殷弘绪还补充了破瓷修补,和金彩、色釉瓷、紫金釉、龙泉瓷、黑釉、红釉、窑变等技术特点和制作要领。
根据两封信的内容,“高岭土”的重要性终于被欧洲各国发现。
面对深受皇宫贵族喜爱价格高昂的瓷器,法国开始创办陶瓷厂,而1740年文森纳(Vincennes) 陶瓷厂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它便是法国塞夫尔陶瓷制造局的前身。因为还没有发现“高岭土”,文森纳(Vincennes) 陶瓷厂在那几年一直以软质瓷为主。
直到1768年,法国利摩日的“圣提勒”小镇上,一位外科医生的妻子黛莱特发现院子里的黏土具有增白功效,并用它洗衣服,增加衣物漂白的功能。这种土最后被证实为绝好的制瓷原料“高岭土”。
利摩日的地方总督下令建起了当地的第一座瓷厂,也因为“高岭土”,利摩日成为法国的“景德镇”。值得一提的是,史料证实利摩日也是殷弘绪的家乡。
探索中的法国塞夫尔陶瓷制造局
现在我们终于该讲到了本次的主角,法国塞夫尔陶瓷制造局。
17世纪,路易十四在巴黎城郊建造了巨大的宮殿凡尔赛宫,让皇宫贵族在金杯银盏中“杯酒释兵权”,这一举措也为后来推动法国文化艺术起到了巨大作用。而在后期,路易十四在宫廷中提倡用陶瓷餐具代替金银餐具,并将金银器熔毁,以用来支付战争的费用。当时法国不得不舍弃金银器,也促使十八世纪初法国出现了陶瓷生产热。
当时中国瓷器和已经发现“高岭土”的德国占领了欧洲高端瓷器市场,刚成立几年的文森纳陶瓷厂没有找到自己的特色,仅在于模仿前面两者的风格,以花瓶、茶具、咖啡具为主提升产量,物美价廉的特点,让其受到了富裕市民和中产阶级的青睐。
1745年开始,路易十五为文森纳陶瓷厂提供了各方面的支持,这其中便要提到路易十五的情妇蓬巴杜夫人。热衷于装饰艺术与建筑艺术,也是洛可可艺术风格的积极倡导者的她,拯救了不断出现财务问题文森纳窑厂。
起先文森纳窑厂的四分之一股份属于路易十五皇室,而后便于管理,蓬巴杜夫人于1759年出资购买了瓷厂的全部产权,皇室也特别许可开始使用双“L”的皇家标记,这样的皇家荣誉一直延续到1793年法国大革命。
在蓬巴杜夫人管理过程中,文森纳窑厂摸索出一些门道,并在1756年移址到巴黎西南面的小镇塞夫勒(现在的塞弗尔国家陶瓷城)。
而现今法国塞夫勒国家陶瓷博物馆,便是由法国原国家陶瓷博物馆和法国塞夫尔陶瓷制造局于2010年合并而成。
成为陶瓷艺术时尚先锋
总结塞弗尔窑十八世纪的特色为:多以金粉描边,繁复的鎏金技术、优雅的装饰、奢侈的黄金涂层和精致的釉面而闻名,中国风和洛可可艺术杂糅的产物。
而有这一转变原因,首先也许因为皇室心中对具有身份象征的金银的执念,可以看到文森纳窑厂所烧制的陶瓷具有金银器华贵精致的特征。而蓬巴杜夫人既是洛可可艺术风格的倡导者,也收藏了大量中国瓷器,甚至把私人藏品供技师复制并寻找灵感。所以这一时期的瓷器是融入中国风之后的“产物”。
这些在中国瓷器上获得的灵感,主题大多带有中国元素的人物形象或故事情节,或以中国传统花鸟为主要纹样进行装饰。通过对青花瓷的借鉴,运用蓝白两色进行绘画描釉。
在蓬巴杜夫人的管理之下,文森纳窑厂先后在两个时段迎来了改变它命运的两个人。第一个是1745年,青铜铸造与金饰品专家让·克洛德·杜普雷斯(Jean Claude Duplessis,1695-1774)被任命艺术总监,他将洛可可艺术造型设计进瓷器磨具中。
塞弗尔窑最显著的特点之一便是其色釉,主要有玫瑰红釉(Rose Pompadour)、帝王蓝釉(Bleu de Roi)和黄水仙釉(Jaune Jonquille)。他们也生产昂贵的无釉陶,其色泽接近于大理石。其中 ,粉红蔷薇色是受清朝粉彩启发,而新发明的彩绘用色,但比粉彩更加艳丽与华贵,非常适合当时流行的洛可可风格。
1750年,画家让·杰克·巴契利尔(JeanJacques Bachelier,1724-1806)被派到瓷厂担任绘画部艺术总监,负责瓷绘设计。以路易十五御用画家弗朗索瓦·布歇(Fran?ois Boucher)的版画为创作模板,吸取中国瓷器的构图形式与雕刻技法,不给陶瓷表面的装饰画施釉或加以过多的装饰,来区分德国梅森窑的彩瓷产品。
硬瓷 1776-1785 塞弗尔窑 40 x 14,5 x 14,2 cm 现藏于法国国家装饰艺术博物馆
除了融入洛可可风格和以绘画作为模板,雕塑也被运用于陶瓷设计。据悉1775年前后由塞夫尔陶瓷制造局制作的乾隆塑像,是根据中国内廷的意大利传教士潘廷章为乾隆所绘的水彩画像而创作。同样参照物而创作的,还有一件收藏于凡尔赛宫瓷板画和赠予乾隆皇帝的一尊乾隆瓷塑。
塞夫尔陶瓷制造局集中了以往陶器的优点,构图严谨,色彩富丽堂皇,金粉的巧妙运用,更显示了皇家瓷的气派。从最初受到法国宫廷广泛收藏,后又被世界各地的皇权贵族追捧,无论是英国皇室成员、俄国凯瑟琳大帝,还是二十世纪的罗斯柴尔德家族,J.P。 摩根,都有收藏美轮美奂的塞夫尔瓷器。
而这里的工匠也紧跟时代需求,与艺术联手之后,他们先后受1908年始于法国的立体派启发,塞夫尔制造局邀请了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家进行创作,其中包括:设计师Emile-Jacques Ruhlmann,De Nerville,Decoeur,Delachenal,Fontaine,Gauvenet,Gensoli;画家Albert Martine, Pierre Jacquot, Eric Bagge,Maurice Bisson,Plantard,L.Né, Vannerie Richard;以及动物雕塑家Marcel Derny等。但这批作品因为二战,鲜少烧制出品。
现在看塞夫尔制造局与艺术家的合作历程,除了立体派,也有巴黎画派、波尔多画派,更有Jean Arp,Pierre Soulages,José Lévy,Christian Biecher,Pierre Charpin,Michele de Lucchi,Barthélémy Toguo,Louis Bourgeois,赵无极,草间弥生,朱德群,到近期与李禹煥的合作。从中可以看到,塞夫尔一直与当代最先锋的杰出艺术家合作。
20世纪30年代对于塞夫尔国家制造局是关键的历史转折点,在此期间它参加了1925年巴黎“现代工业和装饰艺术博览会”、1931年国际殖民艺术博览会、和1937年世界博览会等重量级展会等等,向世界传播法国瓷器。
为了还原法国瓷器这一段经典历史,塞夫尔制造局自2014年起,便从法国塞夫尔国家博物馆国家级馆藏中借调出二战时期未完成的设计,最终将当年这批杰出的作品再现于世。
并与近期在杜梦堂画廊上海空间中,呈现其中26件孤品瓷器与十余件炻器雕塑。这也是“三个世纪的优雅,塞夫尔制造局”巡展的第四站,也许还能借用那一句:正如当初塞夫尔创始人路易十五国王与蓬巴杜夫人所期望,塞夫尔肩负着法国向全世界传播其手工艺,艺术家创新精神和优雅生活方式的外交使命。
来源:雅昌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