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俊华:传统手工艺与现代科技的融合

2023年06月11日 20:45 新浪收藏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2023年6月10日,由观澜湖集团、中华手工杂志社及深圳观澜湖文创发展有限公司发起的第七届“国匠荣耀 · 手工艺创新盛会”在观澜湖·深圳硬石酒店盛大开幕,众多专家及手工艺人济济一堂。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会会长——宋俊华教授上台进行精彩发言,主题为《手工艺与科技融合的模式选择》。

  我国的手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有10大类,当中一类是传统技艺,一类是民间美术,而手工艺作为非遗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中华民族的价值观与生活美学,集中体现我国自然和谐、天然合一的哲学观,与两者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如今传统工艺面临发展困境,并非是不具有科技属性,而是如今科技过于发达。当初,石器时代,磨出的石斧头虽说普通,却是当时最高的科技水平。因此,与时俱进方为良策。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表了一系列的重要讲话。一为保护传统历史文化,保护乡土,让人们记住民族的根源,牢记我们对传统的自觉、自信和自强。二是“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最后一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系统性保护。因此,我们传承非遗,我们结合非物质文化的过去与未来,我们将其发扬光大,这便是非遗、手工艺未来的方向。

  如今,传统手工艺与科技进行融合。以“三品四性”将老百姓的过去与未来需求结合为一,且在现代科技的帮助下进行重构,成为人类遗产的一部分。两者融合发展,因自身演变而演变,呈现出不同形态与特点。这种融合与媒介发展相似,可归纳为四种演进模式:玩具、镜子、艺术和元宇宙。不同形式的运用、结合与发展创造传统手工艺更多未知与潜能。当然,机会的背后自会有风险:如何良好保留传统意义、手工艺的话语权、知识产权以及技术垄断等问题。而在未知之下,我们可做的便是坚守非遗保护的伦理原则;弘扬契约精神;建立对话协商机制;因势利导,因类施策。坚守初衷,足矣。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推荐阅读
关闭评论
新闻排行
高清大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