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忽略的艺术价值

2017年09月15日 13:24 新浪收藏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近几年我研究画家,几乎通读了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到现在的名家力作,不禁扼腕叹息。倒不是这些作品都不可取,因为再不济的力作,也会依附大历史的背景,得到一点史证的价值而存活下来。但我觉得遗憾的是这些画家并非如当时所期待的“龙非池中物”,从此飞跃出一番新天地。而是二十几年过去,仍没有翻出什么大浪来。

天马江山系列天马江山系列

  现在画坛上从画家到投资者,心照不宣的尊崇与画画毫无关系,纯粹的商业营销行为,已经成为画坛的风气。前几天网上有人写文章揭露,某画家为人民大会堂画的巨幅作品是枪手所为。投机、炒作已经达到如此荒唐境界。

  我接触书画市场二十余年,以我的观察,现在的书画市场就是一个投机的地方,骗子成堆的地方,真正的投资高手极为少见。图便宜,不花钱,想赚取最大利润,是一些书画经营者的普遍想法。多数画廊经营毫无特点的大路货、低劣货。其目的都是去蒙骗那些不懂艺术、不识货的客户。不具备艺术潜力的书画家,不具备艺术价值的作品,无论你来的多么便宜,投入多么少,必然是烂泥扶不上墙。艺术品没有艺术,相当于营养品没有营养,投资的是伪劣商品。

  除了多数投资者无法正确认识艺术品投资这一因素外,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急功近利。在书画市场,往往是多数人在投机,少数人在投资。以一个较短时间周期来看,往往投机的比投资的不仅赚得快,而且赚得多。中国人无论做什么,特点都是“炒”!近些年,在书画市场,不少炒“头衔”、炒“名家”的比搞艺术投资的赚得多。尽管许多画廊里陈列的那些名家作品,差到不堪入目的程度。但在“头衔”、“名家”最终原形毕露之前,以这几年的收益率来衡量,多数人就会认为:一些通过“炒”发大财的人水平高。以此认为“头衔”、“名家”就是最好的投资产品。这种情况很类似赌场的情形:总有一些人运气好发大财。如果以此认为此人投资水平高,显然是不对的。

  在书画市场 ,许多人简单地拿获利多少来判断投资水平 。事实上,同样的收益,由于其所承担的风险不同,无法简单地进行比较。举个例子,同样投资一幅画,一个是黄胄的画,另一个是现任某主席的画,都以一平方尺30万的价格买入,以一平方尺40万的价格卖出,两人承担的风险显然不一样,如果认为两人的投资业绩一样,是不科学的。因为黄胄的画放在手里10年卖不出,仍然可以升值,而某主席的画十年卖不出,可能会血本无归。

  书画投资主要是对书画家的投资,中国官本位严重,有一种错误的理解,只有职务一项能说明一个人有潜力、有发展,没有职务虽然有水平、有学识,也不被认为是有潜力、有发展。但是艺术是一个永久的存在,许多投资人,目光短浅,今天看到哪位画家要升官、哪位当红,马上跟进。在日常各类媒体上充斥着大量所谓专家、理论家、策展人的评价、推荐,绝大多数是充当代言人,收了钱做广告的。以这些年的市场实际表现说明,他们的评价、推荐是多么荒谬。其实这样荒谬的事情在书画市场每天都在发生。

  对于艺术品长期的价值,虽然无法准确预测,但艺术有艺术的规律, 通俗地说,画好,一切也就自然有,画不好,再多的添加物,也无济于事。正如一碗没有煮熟的面条,加上再多的浇头,还不是一块儿倒掉。这些道理有些人也懂,只是这种判断对多数要赚快钱的投机者来讲,觉得没什么意义。对于长期投资者而言,坚持下去必有收获。

  艺术品的判断必须要有一定的超前意识,你今天的判断在十年的投资周期中,前八年都可能是投资,由于你的超前判断,在大部分投资人眼里还没有看出他的价值,独独在后两年随着画家艺术的完善,影响力提升,大幅赢利,平均下来复合收益率会很好。

  书画市场本来是一个小众市场,近20年来却发生了非常特殊的情况,许多投资人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取得非常不错的成绩。但在礼品市场萧条之后,市场环境变化了,就翻了船,破了产。说明这种投资人的投资体系中存在严重的缺陷。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投资买进的东西,因为它有好的包装与商标,在礼品时代赚得顺风顺水。后来遇到礼品市场萧条,在一定程度上需要体现作品艺术的价值,而这些作品不具备高的艺术价值,则资不抵债。如果一个书画投资人忽略了艺术价值,无法经受住市场的考验,之前赚得再多,最终都是一场空。

扫描下载库拍APP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推荐阅读
关闭评论
高清大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