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Ⅰ号”已出土文物21000余件套

2017年11月27日 07:32 新浪收藏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南海Ⅰ号”的水罗盘 “南海Ⅰ号”的水罗盘
钳镯 钳镯

  来源:金羊网

  宋新潮在会上指出,“南海Ⅰ号”以精彩纷呈的考古成果向世人展示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风采。此项发掘工作见证中国水下考古三十年的发展历程,是迄今为止我国最为重要的水下考古成果之一。宋建忠、孙键、姜波、Himalchuli Gurung分别发表“中国水下考古的历程”、 “南海Ⅰ号的发现与研究”、 “海上丝绸之路考古发现与研究”和“全球视野下的《2001 水下公约》”四个主旨演讲。

  “南海Ⅰ号”沉船于1987年在广东上下川岛海域被发现,2007年采用“沉箱整体打捞”方案出水,2013年启动室内考古发掘,现已完成大部分船货清理工作,目前发掘工作仍在进行中。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南海Ⅰ号发掘与保护项目”由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共同组织实施,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协同开展文物保护工作。

  考古发掘确认,“南海Ⅰ号”是一条满载各类货物的南宋时期沉船,残长22米、宽9米,共发现15道隔舱,属于我国古代三大船型之一的福船类型。目前,该船已发掘清理出土、出水器物包括陶瓷器、铜铁器器、金银器、漆木器、钱币、朱砂、动植物残骸、植物果核等。已出土文物21000余件套、标本2600件,其中瓷器19000余件套、金器180件套、银铤183件套、铁器84吨、铜器170件套、铅锡器85件、竹器13件,木器46件,漆器28件、石器25件、铜钱约17000枚,以及大量动植物标本、船体构件等。

  “南海Ⅰ号”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年代最早、体量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沉船,蕴含着极为丰富的历史信息,对研究我国乃至整个东亚、东南亚的古代造船史、陶瓷史、航运史、贸易史等有着特殊重要意义,同时也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千年传承提供了坚实论据。

扫描下载库拍APP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推荐阅读
关闭评论
高清大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