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翅膀,他是安尚秀
观“翅膀与PaTI”——安尚秀作品与他的学院展”后记
作者:张婷婷
[编者按]韩国首尔市立美术馆每两年举行一次对不同时期的韩国美术家进行集中展示的seMA三色展,其中,seMA Green是回顾元老级美术家,2017年3月14日至5月14日,他们邀请了展览视觉设计师安尚秀和paTI,举行了“‘翅膀与PaTI’——安尚秀作品与他的学院展”,以期对形成一个社会和文化的根基一文字的根本属性进行探索,展望设计教育的未来。
作为设计师,安尚秀在开启了韩文字体设计新纪元后继续推广韩文的美,创造着更多可能性。作为教育家,带有一双自由翅膀的安尚秀在2012年成立了独立的关注文字与字体应用的设计学校——“PaTI”,共同创造学习之美、学校之美、设计之美。此次也是安尚秀和PaTI共同合作的展览,他们把设计定义为设计生活方式的事情。此次展览,便围绕这两条线索展开。
如果你发现“哦,原来韩文很美”,
这对我来说是最好的反馈。
重现韩文之美的设计师
在韩国,安尚秀以设计师和“安尚秀体”被人熟知,以至于首尔市立美术馆想做关于设计师的展览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他。安尚秀头顶笼罩多重光环,比如国际平面设计师联盟(AGI)会员、德国莱比锡古登堡奖获得者、国际平面设计师组织联合会教育奖得主等。此外,安尚秀还是韩国弘益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教授、中国中央美术学院(微博)客座常聘教授。
20世纪80年代伊始安尚秀就开始了对韩文进行实验,创立出全新的字形,最终形成“安尚秀体”。对文字的特殊感情也许是源自安尚秀儿时的记忆,他曾说“书是用耳朵听过来的。”小时候父亲每晚都会念书给祖母听,他就坐在一旁听着。到现在他还记得韩国传统纸那种柔软绵绵的触感,而父亲念书的声音,就像是好听的音乐。那时,父亲常常用“册贱父贱”来训导他,意思就是说要尊敬书如同尊敬自己的父亲一样。凡是写有文字的纸张,不管是任何一种,他都不允许孩子带进洗手间。安尚秀说:“这些儿时的经历给了我很大的影响,甚至可以说,让我对纸张和文字有着一种天然的敬畏感。”
带着这种敬畏感,他认识了韩文的创立者——世宗大王,重新认识了韩文,也重新知道了自己作为设计师的定位。“在他所有的设计作品里,韩文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工具,很大部分包含了他对韩文认知下的哲学和文化体系,所以展览就是从重新定位开始的。”此次展览的策展人权辰告诉记者。
本次展览贯穿了30年的时光轴,这一时光轴的起点定为1985年“安尚秀体”。在接触到‘安体’之后,安尚秀对韩文充满自豪和自信,也慢慢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这个展览的所有作品应是他在形成这种文化自信之后开始完成的。
20世纪90年代是经济繁荣的文化时代,安尚秀打破了文化、艺术和工业的界限,梦想着多样和自由的表达。在他的各种海报作品中,非常重视“手”的使用,这其中蕴含着通过身体的感觉来熟悉具体经历的方法论。他看到韩文,就像使用第一次看到的活字一样,想要读懂形状的内外涵义,并且在对韩文的鉴赏方面从未停止过尝试,这种尝试也可在展览的作品中可见一斑。如正对展厅门口的几幅巨幅“书法”,这是安尚秀用韩文写成的文字图。文字图在以前是老百姓创造的艺术形式,韩国民间有专门画文字图的流浪艺术家,他试图把这门流落在民间的艺术加上自己喜欢的元素重新加以诠释,便有了这些经过解构之后的美丽文字。穿过文字图,是一整面用韩文拼成的瓷片墙。在去中国景德镇写生时,安尚秀发现陶瓷这种材质与这款可以拆解的文字理念很搭,便尝试创作了这样一个新的作品;穿过视频展示区,可以看到图片与文字结合的装置作品,有其崇拜的安迪·沃霍尔曾用的符号毛主席头像,也有他最喜欢的诗人李箱,还通过用“韩”的头文字来致敬的世宗大王等;在一个多媒体展厅中,文字线条形成有节奏的动线,铺满三面墙体。这里展示的其实是安尚秀几十年间所创办的独立杂志,通过平面展示将所有作品整合在一起,从而体现文字的设计。“与纯粹艺术家不同的是,他们在做作品时就会考虑通过什么样的媒介展出,但设计师的属性则不然。如何把安尚秀对韩文的态度而产生的平面作品重新转换为展览的语言是我们考虑比较多的。”权辰说。
安尚秀不断寻找韩国的设计、韩国的字体、韩文字体应用的历史痕迹,提出世宗、李箱、崔正浩等历史人物并予以资料的整理,并告诉身边的人他对韩国传统文化强烈的归属感和自豪感,以此试图证明“我”做事情的立脚点。带着这种定位,安尚秀不断在自然文化中寻找灵感,完成了对此次展览作品的再创作。笔者问安尚秀通过展览最想传达给观众什么?他笑着答说:“如果观众发现‘哦,原来韩文很美’,这对我来说是最好的反馈。”(文中部分采访翻译:黄俐玲)
从设计字体到设计学校
他是韩国设计教育的改革者
安尚秀还是一名有长期教学经验的教育家。
展览的时间以2010年为起点,绘制出另一条曲线,其中一件就是开始设计学校。2012年于韩国弘益大学退休后,安尚秀开始创办自己理想中的设计学校——位于坡州的PaTI字体设计学校。“在韩国,美术教育只是综合类大学的专业,有很多限制,并没有像中国这样有专门的美术学院体制。”从2002年的教授安休年开始,安尚秀希望能做跟社会有更紧密联系的一个项目,直到参加完“生命与和平”运动,办学校的想法才开始慢慢成型,“我希望能够给予社会一个更多的方向性选择”。在PaTI的开学典礼上,静静地播放了约翰·列侬的《想象》,似乎为这所学校奠定了梦想的基调,而安尚秀的梦想就是开办一所以东方设计教学方式的学校,把东方的智慧、哲学解析为设计教育、开发教育的方法运用到设计中。进入PaTI的第一课通常是从东医学开始了解自己的身体,而基础课程是音乐与诗等人文素养课,安尚秀认为东亚的智慧和文化是非常重要的事,比如在大三时会有“东亚的智慧”课,学习《论语》《中庸》《周易》等古籍经典,以及东亚的智慧的价值在现实中是如何被诠释的。
在PaTI,安尚秀和他的同事带着学员们用创新意识和执行能力,追求实现开放性思维,追求实现韩文内在设计精神的扩展性。书籍、音乐、家具、网页、时尚、舞蹈、舞台美术,甚至独特的学校建筑……所有领域的出发点都是成为其共性理解的“韩文”。简而言之,这里是韩文文化的耕作地。在展厅的另一侧,便在讲述这所学校的故事。中间巨大的圆形展台上,密密麻麻地摆放着PaTI每个阶段的课程成果。有平面排版的小册页,采风旅行的成果,有开展时来自世界著名设计师的祝贺视频,有学生们写就的诗歌,有戏剧课上肆意的狂舞,有学生的自画像,有东医学课上对自我的剖析,有用回收的韩服布料做成的环保袋,也有从自然中采集的各种声音,观众可以选择感兴趣的CD放入cd机中,带上耳机,感受一下平时被我们忽略过的风声、浪声、秋千相互摩擦的声音等等。PaTI的学生们也会经常参与韩国的大型艺术活动,如世界设计大会或坡州音乐节等,在投身实践的过程中也将这种设计理念慢慢传播。
在圆形展台的周围,学生们的设计海报像旌旗一样挂在入口处,墙上是PaTI学校的课程设置和教学体系,最引人注目的是有一大面用来展示韩文活字印刷的铅版墙,以及各式各样制作活字铅版的工具,旁边就是一个小型的操作台,在特定的时间里,观众可以亲自操作,感受这一古老印刷术的魅力。据策展人权辰介绍,展览特意设置了一张课程表,并开设了对一般人开放的工作坊,观众也可以参与到课程中,比如开戏剧与影视的课程时,他们会在展厅里面蹦来蹦去的,非常开心。“其实设计跟生活联系在一起,这是安老师做设计和学校时向大家传递的重要信息。”在策展初期,权辰每周都去一次学校,跟学生们一起上课,一直持续了两三个月,才最终理解了这所学校想做的事。“其实在艺术界针对社会问题有很多类似的反抗,但如果脱离生活,并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艺术跟生活联系在一起才是最好的状态,我们也希望通过这个展览能够进行更好的沟通和传播这种理念。”
德国德绍包豪斯基金会研究员Torsten Blume认为,PaTI就像初期的包豪斯那样,是一座以地区为根本,与全世界相联系的混合学校。“PaTI想要的设计师是那种博学多识的、幻想家形态的冒险家,这一点与包豪斯非常相似。这不是偶然的。安尚秀赋予韩文的自由就像20世纪20年代欧洲先驱实验中开始的那样,可以说,他开设的PaTI也在多个方面从包豪斯获得了灵感。PaTI追求的设计教育的出发点是,‘谋求民族文化和地区文化发展的同时,实现共同体生活的和谐’,这也是安尚秀常常强调的一点。这一点也是与包豪斯一脉相承的。”
PaTI不是完结型的学校,更像是学生和老师共同建造未来不断前进的设计项目。会思考的手、弘益人间和世宗韩文思想构成了PaTI三大办学思想基础。安尚秀说,“创意出自于人的双手,我们虽然无法拒绝电脑,但是通过电脑体现出来的是我们身体中的东西,这一点要了解。”安尚秀邀请一流的匠人作为讲师,帮助学生自行制作自己在纸上画出的对象。学生看着自己设计图纸,制作工具、制作家具。感性地、具体地体验材料与形态所带有的律动性、潜在性,这在设计中是非常重要的,这种经验的本身就是设计。从建筑到家具到学生的学习空间甚至取暖,都需要老师和学生亲自动手完成,这一点在空间的设计上尤为明显。建筑师金仁喆只设计了建筑的基本框架,即长18米,宽18米,高15米,但却有45层的“萝卜块”建筑框架,块与块之间没有隔板,每一块都是一个开放的工作室,每一条水平面也可以自由组合成2、3、4个工作室,但这45层又是一个统一开放的空间。笔者在参观过程中也被这种有趣的空间分割形式迷住了,每一个转弯都像打开了“任意门”,每一层又有三种动线方式可以到达,外部楼梯甚至能直接爬到屋顶。学生和老师们要一起完成通风采光、门窗、空间美化等等。每个学生还要自己构思自己想要的作业空间,并找到与自己设计概念匹配的家具,以期在生活中探索美感,同时可以发现设计问题,这也是每个学生要完成的课程之一。所以在PaTI的教室里,不同个性的学生有不同特色的工作台,冬天用来取暖的锅炉上也画着可爱的涂鸦,每个角落都在随性且自由的生长着。而在课程中遇到的现实困难,也引导和激励学生发挥逆水而上的生命活力,学会无所畏惧的自主生活,实现真正的“我”发现。
在PaTI,安尚秀虽然是校长,但学生们都称呼他为“翅膀”,所有的老师也都有自己的别称。安尚秀解释道:“PaTI最主要的三个理念是无权威、无财产、无竞争,特意把权威提出来是因为有权威,沟通就不会完全民主化。我喜欢的韩国诗人李箱有一首诗叫《翅膀》,他的号也是翅膀,我在学校也是‘翅膀’的角色,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把学校里面的权威慢慢打散。”PaTI并不是以美术水平作为招生标准,要考入这所学校,需要参加三天两夜的面试和工作坊,选拔的标准更像挑选一个长期的旅伴,是否真的关注自己喜欢的事情,能否进行团队合作等都成了考察条件之一,在此期间,在校学生也会有选择权。安尚秀把这所学校称为主岸旁边的支流,他不推崇让学生出去就当一个明星设计师,他更推崇如何以设计师的身份好好地活下去。就像他常常强调的“积极的目标是生活的项目”,幸福不应该受到经济成功或社会地位的影响。幸福应该是美丽的,只有美丽才能幸福。
在PaTI的入口处有一面墙,整齐地排列着印有学生姓名的长条形陶瓷砖,这算是PaTI学生的毕业证书。未来,还会有更多的学生带着梦想来到这里,在新生时期捡来旧书桌,创造今后停留的“自我空间”,聆听海外老师们的研讨会,跟老师同学们一起狂舞,约定一起旅行的日期,在毕业前完成一份自画像和一本书籍。然后,以设计师的身份好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