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在清代的发展可谓登峰造极,尤其在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因政治安定,经济繁荣,加之皇帝对瓷器的爱好与督陶官制度的建立,使青花、彩瓷、颜色釉等各类品种皆取得卓越的成就,清代宫廷御瓷因此成为了中国陶瓷史上光辉灿烂的一页。
本次《余香集——古董珍玩专场》中,瓷器部分以清代宫廷御窑瓷器为主,形式多样,品种丰富,其中不乏极具代表性的精品,来自名家旧藏、国营文物商店旧藏或海外回流,来源清晰,且有较高的性价比,值得藏家关注、收藏。
“乾隆年制”两行四字篆书款
H :24cm
著录:伦敦佳士得
此件乾隆粉彩灯笼瓶为本专场的封面拍品。灯笼瓶,创烧于雍正,盛于乾隆,因形状颇似长圆形灯笼而得名。乾隆朝灯笼瓶制作较多,常见品种有青花、釉里红、粉彩、炉钧等,传世作品以釉里红飞凤穿花、五彩花蝶、粉彩山水纹饰等为佳。本品即为一例。
本品造型敦厚,米黄色地明亮清雅,山水图画宁静淡泊,充分体现了乾隆官窑的装饰风格,诚为盛世彩瓷之代表。南京博物院藏有乾隆朝同类器物。底以红彩书“乾隆年制”四字篆书款,其中“乾”字所书笔法有别于一贯的字体。纵观今日公私所藏,但凡乾隆官窑所署年款写法有别于传统书写规格的作品,皆有可能出于“唐窑”。“唐窑”即清代雍正、乾隆朝唐英任景德镇督陶官时之官窑。《清史稿·唐英传》载“英所造者,世称‘唐窑’”。在中国陶瓷史上,“唐窑”永远是不会被人忽略的,其器物之丰富,釉色之齐全,技艺之精湛均独步有清一代。拍品著录于伦敦佳士得,传承有序,值得重点关注。
“大清雍正年制”青花两行六字楷书款
D:14.5cm
来源:国营文物商店旧藏
斗彩以对比鲜明、清新雅致等艺术特点备受推崇,其中雍正斗彩又以其釉彩精妍绚丽、布局巧妙空灵独步有清一代,为成化斗彩旷世奇珍的续写。
本品器形周正,线条优美,胎质细腻,碗心绘团蝶,外壁绘灵芝、仙草,寓意“灵仙祝寿”,色泽清雅,层次清晰明丽,色彩富于变化,描绘细致,格调优雅。同样一例可参阅香港苏富比(微博)2003年10月26日拍卖,编号9。
H:27.8cm
帽架由三部分构成,上部帽托为球状;中部柱身四周等距出戟;下部底座四周等距攀爬四只夔凤,凤体蜿蜒,昂首张口,身形柔美灵动。通身绘如意云头、锦地花卉及镂雕夔龙纹,各层纹饰之间都有辅助纹饰相隔,设色艳丽华美,代表了其时粉彩雕瓷技艺的最高水平。此器成型复杂,由于不能拉坯只能靠拼合方成,故在烧造中极易疵裂变形,因此传世品稀少。
镂空的香薰圆座不仅可以搁置冠帽,还可以盛放香料,薰帽防臭,转动赏玩,可谓一举多得,实为巧夺天工之艺。这类转心玲珑帽架曾于乾隆九年《活计档》中所载,“制作二对,一对藏于乾清宫,一对藏于养心殿”。北京故宫博物院有此种清宫帽架使用示意图,可作参照。
“大清嘉庆年制”矾红三行六字篆书款
D:39cm
著录:香港苏富比2006年4月10日,LOT.1741
自雍正御瓷开始,瓷器纹饰的风格有传统题材与西洋元素之分别。后者的出现深刻反映了雍乾二帝对西洋艺术的包容与吸纳,其往往以巴洛克手法设计纹饰,中西结合,为中国瓷器工艺史上特殊的一页,影响深远。此盘正是这一时期西风渐入之作,所绘西番莲即为中西结合的产物,殊为珍贵。
此形制大盘始见于乾隆时期,折沿处镂孔一周,造型别致。其通体施胭脂红釉,以粉彩描金缠枝西番莲纹。口沿自外而内分别饰如意云纹、勾莲纹和蝠纹,构成福寿连年之意,口沿施一圈金彩。器底以矾红彩书“大清嘉庆年制”六字篆书款,字体端庄工整。此多孔盘施彩艳丽,工艺华美,尽显宫廷用器之奢华,当为清代宫廷陈设之器物。
“大清乾隆年制”青花三行六字篆书款
H:26cm
来源:国内重要藏家收藏
本品主体呈玉壶春瓶样式,唇口短颈,鼓腹下垂,整体造型丰腴端庄。壶底款识字体隽秀,为乾隆时期官窑器之典型。此式执壶原型为西亚银制执壶,永乐御窑首创为瓷质作品。乾隆皇帝对永宣青花的苍劲深沉极为尊崇,曾多次命景德镇御窑厂仿烧,本品即是其中的代表作。
本品造型稳重典雅,青花发色艳丽有加,纹饰绘制工丽细致,时代特征明显,是一件不可多得的乾隆官窑代表作。此式执壶因其造型复杂,极易损坏,故而难有整器传世,流传至今,实属不易。
H:63.5cm
来源:国营文物商店旧藏
此瓶器形硕大,主题纹饰为牡丹纹,以清淡的色彩和纤细的笔触绘盛开的牡丹,有的含苞待放。我们不得不赞叹其构图处理颇具匠心,宛若一段激扬婉转的韵律,又暗合起承转合的格律要求,实在是形、绘、意三绝之作。
“大清嘉庆年制”矾红三行六字篆书款
L:16cm
据清文件记载,嘉庆皇帝有在清晨饮茶的习惯,深爱品茗故赋诗赞咏,并写在宫廷御窑烧制的茶具上。这首茶诗,是嘉庆帝于嘉庆二年(1797)十月中旬所作。因此推知,这些御题诗文的茶具应该为嘉庆早期的御瓷。
此种造型之茶盘,粉彩花卉御题诗文是这个品种的主流纹饰,其中又以造型周正者为上品。此对茶盘色泽艳丽,诗文书写工整,绘画精细严谨,可为嘉庆粉彩器之精品佳作。
“大清道光年制”矾红三行六字篆书款
H:20cm
来源:S。 MARCHANT AND SON旧藏
本品为嘉道之际清宫御瓷尊贵的式样之一,通体敷设黄绿彩釉为色地,以各色粉彩描绘缠枝莲纹,其彩绘妍而不媚,清新悦目。
“大清雍正年制”青花两行六字楷书款
D:6cm
来源:徐展堂《在望山庄》旧藏
本品直口,深腹,圈足,杯形小巧俊秀,显曲线流动之趣。内壁施白釉,外壁柠檬黄釉,纯净娇嫩,明丽夺目,晶莹透亮,与整器的轻盈灵透相得益彰。底部施白釉,坚细匀净,并署“大清雍正年制”青花双行楷书款,字体清秀工整,神韵雅致俱存。
“大清乾隆年制”三行六字篆书刻款
H:32cm
著录:佳士得2004年LOT.203
此器瓶体修长,线条流畅,瓶身弧度曲折自如,给人以亭亭玉立之感。通体施炉钧釉,蓝紫、月白交错,显得均匀而斑驳。色泽鲜艳,颇具特色。本炉钧釉观音瓶釉色斑点中己不见雍正、乾隆早期的“高梁红”斑,釉色变化妙趣横生,是乾隆不可多得的代表作品,器底阴刻“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书款。
“大清雍正年制”三行六字篆书刻款
D:23.8cm
著录:纽约佳士得LOT.1535(盆),1536(托)
花盆形制规整,造型别致,盆奁器身内外及底部均施半透明孔雀绿釉,色泽艳丽,釉面开片密布,积釉处釉层较厚,故颜色略深。足底内凹,釉下刻“雍正年制”篆书款。
在具款识的御制单色釉瓷器中,孔雀绿是最为罕见的釉色之一,而雍正款孔雀绿釉器则更为珍罕,可参见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一例花口罐。综观各类孔雀绿釉单色瓷器,此套盆应在此类器型中,存世量远较他类釉色器少见。
“大清乾隆年制”三行六字篆书刻款
H:22cm
来源:国营文物商店旧藏
云耳瓶是窑变釉器物的典型造型之一,自乾隆至道光时期均有烧造,其中以乾隆器质量最为优秀,贵为同类作品之冠。本器造型端庄,精致小巧,釉汁流淌自然,釉色奇幻瑰丽,时代特征明显,为乾隆朝窑变釉器物之典型,难能可贵。
“雍正年制”四字篆书款
D:28cm
著录:香港佳士得1999年11月2日LOT.620
此器为冲耳,直腹,器身六出戟,管足器形,端庄稳健,典雅古朴,满身窑变釉,外壁朱白相间,内壁白色,鼎心为蓝色窑变,整器釉色灿若烟霞,亮丽可人。此器造型模仿古代青铜礼器,器物胎体制作细腻,成型考究又不失自然流畅的特色,反映出雍正瓷器的精湛之处。
“大清雍正年制”青花两行六字楷书方章款
D:7.3cm
来源:
1。乔治·佛朗西斯·沃伦爵士及乔治诺拉夫人收藏,购于1921年11月15日
2。伦敦佳士得LOT.226
此杯为雍正朝仿永乐红釉器,造型饱满规整,周正大方,所施红釉釉水腴润,匀净莹亮,宝光四射。底部以青花书“大清雍正年制”双圈六字双行楷书款。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雍正时期的《胤禛行乐图围炉观书》及《雍亲王十二美人图》中都有此种红釉小杯的出现,由此可见雍正皇帝对此类品种的珍视喜爱。
此拍品系出名门,明确记载由乔治·佛朗西斯·沃伦爵士及乔治诺拉夫人收藏(家族收藏),此家族于上世纪初地位显赫,现伦敦大英博物馆及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的中国陶瓷收藏均有此家族大量的捐赠。
“大清雍正年制”青花两行六字楷书款
D:17.2cm
著录:香港苏富比2007年4月7日LOT.720
菊瓣盘是清代雍正御窑名贵品种,也是雍正朝极具特色的艺术品。此盘拟取秋菊之形,造型隽美,配以匀净莹润的釉色,彰显出此器清新脱俗之艺术魅力。
胭脂红釉,绝色娇艳,甚为罕见。E.T.Hall藏品中有类似小盘一对,先后售于香港苏富比2000年5月2日,编号547及2006年4月10日,编号1625;香港苏富比另于1994年11月1日售出一只胭脂红釉盘(编号101);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胭脂红釉盘,器型略小,书方款,刊于Suzanne G.Valenstein,《A Handbook of Chinese Ceramics》,纽约,1989年,图版256。
华艺国际2017秋季拍卖会
预展:2017年11月22-24日
拍卖:2017年11月24-25日
地点:广州琶洲南丰国际会展中心二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