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艺国际17秋拍:云海阁集珍 张宗宪藏文房雅玩

2017年11月20日 11:02 新浪收藏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张宗宪张宗宪

  谈到中国古董收藏界的大咖,张宗宪先生的地位和影响力可谓无出其右,今年88岁的他,依然风采依旧,在国内外各大拍场中常能见到他的身影。看看圈内人是怎样评价他的:

  “张宗宪教育了中国一批玩家:收藏要耐得住寂寞。”

  “张先生当年的很多举动都被别人认为是疯子,当时值5万的东西,他能出10万,但时间证明他是对的。”

  “收藏是需要财力和眼光的,张先生都有。”

  张宗宪自己表示:“我是华人第一顶,好的东西就是要出好的价钱!”。

  他一直胸有成竹,是这个圈子里的风标和榜样。

  张宗宪何以能成就今天的传奇地位?我们再来看看他的重要经历:

  1949年,20岁的张宗宪移居香港,做起服装生意。那一时期,北京的旧王孙、上海的金融家、南京的旧官吏为了逃避战火,远走香港,随身携带的金银细软、文物艺术品造就了香港古董市场的繁荣。张宗宪适时地捡起祖辈的产业,从古董行里挖到第一桶金。1951年,张宗宪的古玩店“永元行”开业,由于店里的货物品种多,质量精,以及他善于交际,广交朋友,永元行的客人日渐增多。张宗宪父亲的朋友仇炎之几乎天天到店里来,“暂得楼”主人胡惠春,“天民楼”主人葛氏翘、金才记等都是常客。

60年代的香港60年代的香港

  1967年,台湾经济开始起飞,张宗宪又来到台湾,结识了一批企业界人士,为这些台湾客人掌眼,可以说张宗宪为台湾成为民间收藏重镇出了大力。

  1968年,张宗宪参加了伦敦的一场拍卖会,成为第一个出现在国际拍卖会上的中国香港人。从此,他穿梭于伦敦、纽约、东京、巴黎与香港之间。

  90年代以后,张宗宪便甚少为他人竞标,而是以收藏家的身份驰骋在拍场。由于他的许多时间都是在飞机上度过的,因此便自称为云海阁主。

  张宗宪拥有作为收藏大家所必须具备的三要素:眼力、财力与魄力。他凭借高超的鉴赏能力和经营智慧,在国际收藏界赢得了普遍的信任和尊重。他在经营好店铺的同时,也常受人之托,帮助一些收藏家购买古董。作为收藏家,张宗宪声名远播,在拍场上总是手持一号牌亮相,不惜以“天价”购得自己心仪的艺术品,总是给人一种叱咤风云的气势,他一直相信这样一个道理:

  “只要东西好,贵了还能贵!”

  近几十年,许多拍卖纪录都是在他的竞投牌高举中产生的,他被认可为举足轻重的中国艺术品收藏家和古董商,以及中国文物与艺术品市场的推动者之一。“张宗宪”三个字已经成为了中国古董收藏界的一大品牌,佳士得、苏富比(微博)多次为他的藏品举办专场拍卖,其藏品之精美程度令人叹服。

  成就张宗宪的,除了天时地利之外,更重要的是他的收藏态度。他说,“我是多听、多问、多买”。多听,就是广泛收集信息;多问,就是四方求教学习;多买,就是多实践、不怕交学费。他的生意经“首先要看得懂,然后要买得起,买得起还要卖得掉,卖不掉还要摆得起”包含了他的商业智慧和对艺术市场大局的信心。

  如今,张宗宪已经八十多岁高龄了,还风趣地让人们称呼他为“小张”,在各大拍场上仍能看到他的身影,仍能感受到他那叱咤风云的气势。

  在今年秋拍的《余香集——古董珍玩专场》中,我们重点推出了张宗宪旧藏专题,包含9组张宗宪先生珍藏多年的玉器与掐丝珐琅器,藏品的精美程度与完整程度均非常难得。

  张宗宪藏文房雅玩赏析

 
★1119   清乾隆?白玉碗   D:12cm★1119   清乾隆?白玉碗   D:12cm

  此玉碗用料奢侈珍贵,作为实用器,以和田白玉大料剖成,不随形,不就料,玉色清润温和,质地细腻通透,如膏如脂,实为彼时珍稀之料。玉碗造型雅致高贵,碗口外侈,线形流畅,底部有矮圈足,整器遵循“良材不雕”的原则通体光素,以突显玉质之美,示蕴天地山川精气之大器不琢。玉碗胎体薄厚均匀,碗壁磨制精到,抛光细腻,虽光素无纹,却十分费工,包浆呈凝油脂光泽,实为清代乾隆一朝玉碗之精品。

  乾隆朝治玉大体可概括为三大类,一为陈设器,二为把玩器,三为实用器,实用器中玉碗较有代表性。乾隆皇帝对此类素面作品十分赏识,他认为这类作品符合道家“清静无为”的理念,同时也能体现儒家的“素位”、“谦言”的道德准则。

  清代宫廷中除帝王外,其它人使用玉器的规范较瓷器、漆木器以至金银器的使用更为严格。乾隆年间所定“铺宫”中规定的日常用品,仅皇太后、皇后各可用“玉盏金台”一副,而其它等级的人皆不配用玉器。由此可见,玉碗为皇家御用器,不仅数量少且有较高的等级限定。此玉碗无暇无络,品相全美,给人一种盈盈宝气、质朴谦恭的审美感受,极具收藏把玩价值。

★1120   清中期?白玉马上封侯山子(带座)   L:10cm★1120   清中期?白玉马上封侯山子(带座)   L:10cm

  山子以白玉为质,光洁致密,雕琢一马跪卧于地,曲颈回首,菱形眼,眼角出勾,鬃毛茂密贴于后颈,肢体健硕,体态优美,马蹄纹路均清晰可见。一调皮小猴攀附于假山之上,动作轻盈,天真有趣。假山背面还雕琢童子与爱犬嬉戏的场景,动态生动,一派喜庆祥和的景致。山子质美工精,雕琢线条流畅圆润,富于张力,神态把握恰到好处。

  马上封侯为中国传统吉庆题材,巧妙地利用了马与猴机敏、祥瑞的动物形象,象征步步高升。侯表示高级爵位,是高官的象征,因“猴”与“侯”谐音,故有此意,寓官运亨通,仕途顺达,事业有成。而童子与犬又具有吉祥如意与招财进宝的寓意。

★1121   清?白玉海八怪纹水洗(带座)   L:13.5cm★1121   清?白玉海八怪纹水洗(带座)   L:13.5cm

  水洗以白玉雕成,色泽温润,器壁厚实,器形略呈三角形,其上满雕海水纹饰,口沿起伏似汹涌的波涛,构思巧妙。器壁于浮雕的海水之中,现数只海怪,交织穿梭于波涛间,螭龙、麒麟、蝙蝠、天马等灵兽随跃动翻腾的海浪上下邀游,极富动感,意趣盎然,雕刻工艺精细,状物有神。

  明清时期的文人非常重视文房用具与陈设,玉质文房用具的出现与他们对玉之华美的崇尚和追求息息相关,文人雅士皆以此来表现他们的闲情逸致与风雅志趣。而清王朝中以乾隆皇帝为代表的上层社会对玉器的推崇更使文房用具成为玉器精湛工艺的载体。本品工料俱佳,造型别致,是清代玉洗中一件珍贵的代表作品。

★1122   清乾隆?白玉螭龙纹花插(带座)   H:14cm★1122   清乾隆?白玉螭龙纹花插(带座)   H:14cm

  花插以整块白玉雕琢而成,玉质洁白凝光,润泽晶莹。体呈菱形式,上下端略宽,对称布局琢刻葵花瓣为口及底,弧度匀称。瓶为追拟商周青铜器形而略有增减变化,瓶身缩腰处高浮雕两两相对螭龙衔芝纹,螭龙小头细颈,口衔灵芝,细腰,体几近S形状,臀肩丰满,长尾分卷向两侧,一岔稍长,尽显古雅秀美。

  全器敦实庄重,线条曲折有致,雕琢工艺精湛,融合仿古与创新,造型上于稳重之余,亦充满动感线条,显示出皇家雍容华贵之感,为清乾隆仿古玉器之精品,可用来插花或作陈设用品。

★1123   清中期?白玉饕餮纹爵杯(带座)   H:10.5cm★1123   清中期?白玉饕餮纹爵杯(带座)   H:10.5cm

  爵本为青铜器的器型之一,原用途为饮酒器具。口形似雀,有流、两柱及三足。乾隆时期,由于仿古与尊古的风气盛行,加上皇帝的喜爱与提倡,造就此一时期大量仿古器具的出现。包括铜器、瓷器、玉雕工艺等,都可以见到仿古器具的踪迹。

  此件玉器仿“爵”之造型,以白玉为质,玉色温润而富光彩,杯口开阔附流,口沿凸雕对称二立柱,杯腹饱满,龙首状持柄,螭龙凸眼、阔鼻,形态生动,兽首吞柱足呈三足鼎立。器腹饰饕餮纹,碾琢精细。整器造型华丽,匠心独运,展现磅礡气势,为清中期仿古玉器之精品。

★1124   清 青玉螭龙纹山形笔架(带座)   L:18.5cm★1124   清 青玉螭龙纹山形笔架(带座)   L:18.5cm

  笔架青玉质地,玉质莹润柔和。立体圆雕、透雕而成山石奇峰,大小山峰错落有致,整体线条运用刚柔相济,造型古雅。山石之上高浮雕攀爬的两条螭龙,螭龙四肢粗壮有力,小头长身,穿梭于镂雕的山石之中,犹如在云中穿行,雕琢精致细腻。整体布局繁而不乱,构图巧妙严谨,可作文房用具,亦可长置案头把玩。

★1125   清?白玉花卉纹镇纸(带座)   L:16cm★1125   清?白玉花卉纹镇纸(带座)   L:16cm

  镇纸以白玉为材,底部平滑,上面弧凸,浮雕菊石图纹样,五朵菊花姿态各异,生动有致。在传统文化中,菊花不仅清丽淡雅、芳香袭人,而且具有傲霜斗雪的特征,被用来象征恬然自处、傲然不屈的高尚品格,与梅兰竹一同被称为“四君子”。菊花常出现在诗中画里,东晋隐士陶渊明种菊咏菊,乾隆皇帝亦作过御制诗《冒雪寻菊》:“秋雨霏霏碧藓滋,闲情今日步东篱。不知冷月寒朝里,开到西风第几枝”,爱菊之情尽显,表达君子对于菊花品格上的认同。

  此件玉镇取材上乘,质地白皙滋润,雕琢细致,纹饰清逸高洁,颇具匠心,全面体现了清代玉作的典型风格,为一件精美的文房珍品。

★1126   清中期?黑白玉降龙罗汉山子   H:15.5cm★1126   清中期?黑白玉降龙罗汉山子   H:15.5cm

  山子以黑白玉料一体雕成,匠人巧妙将黑色玉料镂雕成嶙峋的山石,山下石台与坐于其上的降龙罗汉以白玉料雕就。罗汉面相丰满,额头高突,神情刻画十分写实生动。宽袍袒胸,曲盘左腿呈游戏坐,左手持念珠,右手上举金刚杵,姿态安然自若,匠师以娴熟流畅的刀法,将一代高僧修行之无我境界刻画得淋漓尽致。石台一侧另雕香炉一具,炉座、炉盖皆雕琢细腻,炉上青烟一缕袅袅而上,绕至黑玉料山头化作白龙盘旋于祥云之中,画面随白玉之势而走,宛若天成。

 

  山子质地温润细腻,包浆润泽,以深浅浮雕、镂雕、圆雕等技法雕刻,匠师巧妙利用玉料的自然色泽和纹理特点雕琢出富有层次变化的景致,刀法爽利,砣碾遒劲,云纹、龙鳞、罗汉衣褶、眉目皆刻画得细腻入神,形神兼备,全然一幅仙逸之景,妙趣横生,堪称俏色雕刻中的杰作。

★1127   清乾隆?铜胎掐丝珐琅炉瓶三式★1127   清乾隆?铜胎掐丝珐琅炉瓶三式

  底刻‘乾隆年製’楷书款,‘吉’字款。

  炉高13.5厘米;瓶高11.7厘米;盒口径6.2厘米

  5件/套

  “炉瓶三式”,即指香炉、香瓶及香盒三种器具,是焚香的必备之物,焚香时,中间放置香炉,香炉两边各置香瓶、香盒,香瓶用来盛放箸与铲。

  此铜胎掐丝珐琅炉、瓶、盒成套,为宫廷燃香专用器皿,造型精巧,别致美观。香炉仿商代礼器铜鼎的造型制作而成,双立耳,敞口,斜腹,腹部四角有铜镀金棱脊,平底,四夔龙足,附一覆斗形盖,四面开光镂雕花卉纹,盖钮镂雕相同纹饰;香瓶方形口,口微侈,双耳,直颈略微内凹,垂弧腹,瓶身亦为方形,线条硬朗流畅,圈足外撇,箸与铲保存完好;香盒呈倭角四方形,子母口,上下对称,相互扣合。

  三件香具均以天蓝色珐琅釉为地,素雅柔和,主体纹饰为饕餮纹,辅之双龙纹与缠枝莲纹,掐丝粗细均匀而流畅,珐琅釉色彩丰富,口沿、边棱、足底与纹饰之间皆露铜胎并鎏金,与珐琅相辉映,富丽美观。外底均刻“乾隆年制”楷书款,附“吉”字千字文款。

  香具是清代宫廷、苑囿的几案上常见的陈设品。此套铜质精纯、鎏金厚亮、造型古朴,在装饰上结合了掐丝、珐琅、鎏金等多种技法,纹饰细腻精巧,做工精良,打磨光滑平顺,具华丽灵动之感。三式均呈方形,工艺难度较圆形更高。观察三器体量、铸造工艺、装饰风格、刻款笔法,当为一套,多年来未散失,实为难得,为乾隆御製的文房精品。

  华艺国际2017秋季拍卖会

  时间

  预展:2017年11月22-24日

  拍卖:2017年11月24-25日

  地点

  广州琶洲南丰国际会展中心二楼

扫描下载库拍APP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推荐阅读
关闭评论
高清大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