僵硬线条赤裸肉体 这是贝克曼所经历的世界大战

2017年06月19日 18:57 新浪收藏 微博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文/小明

  说起毕加索在1937年的那幅《格尔尼卡》,大家立刻回想到世界大战中那个遭受劫难的西班牙小镇。而德国表现主义艺术家马克斯-贝克曼曾于同年创作过一幅战争题材的《鸟的地狱》,这幅作品是贝克曼1938年流亡阿姆斯特丹时所作,1938年完成于纽约。现藏家于1956年首次尝试收购该作品,终於在30年后将其收归囊中,其后作品曾借出於各地大型展览展出。

《鸟的di yu》《鸟的地狱》

  《鸟的地狱》画面颜色十分响亮,效果十分震撼人心,用色以蓝色域绿色、黄色与红色为主,人物角色设置十分直白,甚至有些超现实主义的表现效果:刑板上被割裂的肉体、面目狰狞的“鸟人”因为身披多种色彩反而令人感到丑陋、恐怖,似乎象征着战争中社会的杂乱不堪、鲜血满地;也让我们明显体会到艺术家在创作时的激动与愤愤不平。

  除去色彩的明亮,画面构图其实很容易使人联想到毕加索的《格尔尼卡》,伦敦佳士得印象派及现代艺术部主管Jay Vincze曾说道:《鸟的地狱》与毕加索的《格尔尼卡》同为当时最具政治色彩的画作。只是从画面中看,相比于《格尔尼卡》,贝克曼的这幅画面中增加了更多的空间感,景深效果更明显。

毕加索《格尔尼卡》毕加索《格尔尼卡》

  毕加索与贝克曼在1937年同时开始创作这两幅作品。1937年初,毕加索接受了西班牙共和国的委托,为巴黎世界博览会的西班牙馆创作一幅装饰壁画。构思期间,1937年4月26日,发生了德国空军轰炸西班牙北部巴斯克重镇格尔尼卡的事件。德军三个小时的轰炸,炸死炸伤了很多平民百姓,使格尔尼卡化为平地。德军的这一罪行激起了国际舆论的谴责。毕加索义愤填膺,决定就以这一事件作为壁画创作的题材,以表达自己对战争罪犯的抗议和对在此次事件中死去人的哀悼。

  与毕加索《格尔尼卡》战争年代的创作背景相似,马克斯-贝克曼的画面中面目狰狞,满是些令人发指的残酷画面,和他所经历迫于世界大战与纳粹压迫的关系深远。这位著名德国艺术家一生中经历了战乱、逃难以及动荡的和平。

  在纳粹统治的前几年中,德国艺术界遭受巨大的压力与诋毁,于是贝克曼不得不于1937年背井离乡去荷兰阿姆斯特丹,第二年他就在异乡创作了这幅《鸟的地狱》,画作反映在国家社会主义政权下,社会充斥暴力、压迫及恐慌,是贝克曼最具反纳粹意识的重要作品。

  早年的马克斯-贝克曼生活还是安稳的,而且他在1884年生于德国一个富有的商人家庭,少年时候还是在一心一意投入在艺术中。他15岁考德累斯顿美术学院失败,转向魏玛美术学院求学,并接受了传统的美术教育,花大量时间练习素描,从古代的石膏模型到人体模特。被德国、尼德兰、佛兰德斯等著名大师作品所吸引。然而身处19、20世纪的交点,遭受了世界大战的摧残,使他在后期的画面中逐渐地与表现主义绘画接轨,运用怪诞、非理性的手法去表现艺术家的个人情感。

  硬朗、浑厚的边缘、浓重的色彩成了他的标签,这种一反大众艺术家熟谙的轻盈线条,反而更有历史感,战争年代的洮南的压迫下民众喘不过气,艺术家收到纳粹的严厉打击、才重压下用创作来呐喊。自1980年开始,贝克曼的作品就越发得到观众的喜爱,在纽约、苏黎世以及巴黎的回顾展出都获得极大的成功。

  这幅从未上拍过的《鸟的地狱》,将在6月27日亮相佳士得伦敦印象派及现代艺术晚间拍卖,拥有着世界大战的历史背景,又是德国表现主义的艺术大家,我们期待它在拍场上的表现。

扫描下载库拍APP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推荐阅读
关闭评论
高清大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