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庆祥:别让美术评论被金钱绑架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2月24日 14:46 新闻晨报 [ 微博 ]

  □晨报记者 徐颖

  在中国歌坛,仅凭一首歌唱上一辈子的歌手不乏其人,此种现象被称为“一首歌现象”。如今,此种现象也在画坛蔓延和盛行。昨天,由《美术博览》和《美术天地》杂志联手举办的“关注艺术批评研讨会”在上海作协举行,收藏家郭庆祥在研讨会上尖锐指出,目前艺术界十分浮躁,存在着不求真、流水线作业、自我复制、千篇一律的现象。无论在国画界还是油画界,“一张画现象”比比皆是。翻开拍卖图录,会发现不少知名画家的作品,几十年没有一点变化,只有一种题材和一种形式。

  流水线作业蔓延

  郭庆祥的感叹,来自他作为一个藏家的苦恼,那就是买不到真正的好作品。

  “投资者和真正的藏家不是一回事,目前市场上,大多数是投资行为,真正从事艺术收藏的极少。”他指出,目前对画家的宣传过于强调“职务”,其实这与艺术没有任何关系。而大部分有职务的艺术家,根本没有时间搞创作,出来的是千篇一律、程式化的东西,但批评家很少有人站出来说真话。尽管美术评论家是自由的,但美术批评家的文字是不自由的,谁给钱,就为谁写,美术评论被金钱所“绑架”。整个书画界的浮躁心理,使得充满创造力的好作品越来越少,“一张画现象”和“流水线作业”,在画坛四处蔓延。

  评论家自批不敢说坏话

  文艺评论家吴亮表示,当代艺术的蓬勃发展,金钱大量涌入,使得艺术圈成为一个巨大的名利场。当作品和经济之间产生强大的利益时,揭露真相的举动,一定会引起多米诺骨牌效应。“金钱会影响话语权,利益会导致真正的批评失语。”

  沪上知名评论家江宏昨日也大谈苦衷,“作为一个评论家,我很难说批评的话,因为真正的批评不受欢迎。”他认为,目前国内最弱的就是艺术家评论这一块,打开报纸杂志,介绍画家的作品,千篇一律全部说的是好话。曾经写下无数艺术评论的江宏透露,迄今为止,他大约为100多位艺术家说过好话,没有说过坏话。“为什么?因为这些画家是我的朋友,或者是朋友的朋友,人际关系的种种制约,让你最终没有办法说真话,只能说好话。”

  对名利炒作在升级

  作家白桦昨日也出席了研讨会,他对当下的美术批评送上三句话:评论家要敢于肯定和否定,目前是肯定也没肯定在点上,否定也没有否定在点上;评论家要敢于说我喜欢和我不喜欢;评论家要不拿红包拿版税。“做不好这些怎么办?那就交给时间和历史。”

  上海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朱国荣表示,眼下对艺术批评的关注是个时机,当下艺术圈对名利的炒作越来越厉害,大有升级之势。他发现了一个颇为有趣的现象,不少画家不再像以前那样,对大师的称号那么看重了,反而希望能在美术史上占有一席之地。“要进入美术史,这就需要更高技巧的炒作”,但朱国荣认为,能否在美术史上站得住脚,光靠炒作没用,历史自会作出公断。

> 相关专题: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电话:4006900000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