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无极:艺术无极价无极

2013年04月14日 10:13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曹俊杰

  这一次,法籍华裔著名画家赵无极选择了另一种方式面对人生。

  尽管妻子关于画作监护权官司刚刚尘埃落定——日前,赵无极的儿子赵嘉陵打赢了获得父亲赵无极画作监护权的官司,而在当地时间9日下午则传来赵无极因病医治无效在瑞士沃州逝世的消息,享年92岁。

  就像他的名字“无极”一样,赵无极的画作充满动荡与颠簸,他的艺术作品用抽象的方式诉说着风与树、喧嚣与宁静、雪与北极光、隆隆雷声与寂静。他脑海中的世界短暂而无形。

  在赵无极一生的旅程中,他与法国知名画家汉斯·哈同、皮埃尔·苏拉热、诗人亨利·米修以及美籍华人建筑师贝聿铭等人成为好友。

  “他影响了一代中国艺术家”

  抽象画家丁乙是在4月10日早晨获知这一讯息,在赵无极去世后的几个小时内。

  “我最先是在微信中看到一位英国留学生发布的关于赵无极病逝的消息。到了下午,几乎微信中的艺术家都在谈论这个事,我看到了都会去回复一下,赵无极对我们这一代影响太深了。”丁乙说。

  丁乙最早是从上世纪80年代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办的杂志《信史》中看到对于赵无极及作品的介绍,当听说赵无极当时要去中国美院办展览的消息,丁乙专门赶到了杭州。

  “从抽象的线索来说,一种是理性抽象,一种是感性抽象,我当时就对他非常崇拜,当看到他的感性抽象作品后,我就基本否定了这条路,因为我发现是不会超过他的成就。当时另一位艺术家陈箴有一批作品《西游图》就是受赵无极影响,他去法国前对我说去法国一定要见到赵无极。”丁乙说。

  事实上,赵无极对丁乙的影响不仅在于艺术道路的选择上,丁乙对于赵无极对作品以年月简单命名的方式也非常欣赏。“在80年代的时候,我看到赵无极对作品的命名,都是以年月命名,可以给观众更大的欣赏余地和想象空间。我觉得这样命名对于抽象艺术作品是不错的方式,后来我也就这样命名,除了‘十示’之外就加上年月。”他说。

  艺术家张恩利还记得在高中的时候,就开始接触到赵无极的作品。“1980年代《美术》期刊海外中国艺术家专题介绍认识到赵无极的作品的,当时没有任何文字介绍,他的作品看上去像宇宙一样。这种感性的抽象的东西在当时国内美术界是没有的,那时大部分是叙事的绘画。”他说。

  到了1990年代初,赵无极作品在上海博物馆展览,让张恩利对对他1970年代的画过目难忘,至今仍感觉是赵无极最好的一批作品。

  “他对创作是有本能意识和形式感的强化,包括西方的观念,尺幅不是特别大,但是精神足,力量控制得非常好。他的作品非常刺激,黑里面透漏着亮光,看到他的白,就感觉非常冷,像冰川一样。你能感受到艺术家创作下笔的那种速度和力量,这种创作和艺术家的身体状况是紧密联系的。”张恩利评价说。

  抽象艺术家、中华艺术宫执行馆长李磊与赵无极有着数面之缘。“我最后一次见赵老,是2007年夏天在他巴黎的寓所中,那时他的精神非常好,很健谈和风趣,但是我发现他当时的作品颜色开始非常重,色彩关系不像以前那样严谨,我感觉可能是赵老晚年有些色弱。但他那种艺术修养、视觉感受仍然非常强烈。如果放在历史的纬度,赵无极是真正实现了中西文化融合的大家。”李磊回忆说。

  去世后画作价值或趋高

  赵无极是把西方的抽象和中国画大写意结合起来而取得成功的艺术家,赵无极在上世纪50年代末出名,并且进入当时法国艺术界的主流,当时巴黎有一个抒情抽象画派,他是代表性人物。他的作品,有大块的蓝色、红色、黑色,具有非常强烈的对比。其作品充斥着一种闻所未闻的力量,在那里,红与黑是大地的色彩,绿与蓝是深海的足迹。

  “一般艺术界把赵无极的作品分为三个阶段,把中国元素和西方元素结合起来的抽象的初级阶段,然后中期山阶式的表现方式,到了80年代后期,就进入随心所欲、非常松弛的阶段,常能看到神来之笔。”上海文化艺术品研究院执行院长孔达达介绍说。

  而赵无极作品在市场上的价格也呼应了人们对他的关注,他在世时作品就在拍卖市场上频创纪录。2005年5月,香港佳士得“20世纪中国艺术及亚洲当代艺术” 拍卖会上,作品《1985年6 月至10月作》三联画被买家以1800万港元拍得,创下当时华人油画拍卖的世界纪录。2011年10月,香港苏富比“20 世纪中国艺术专场”上,《10.1.68》以6898万港元被拍下,刷新赵无极个人拍卖纪录。2012年4月,香港苏富比“20世纪中国艺术拍卖”专场,总成交价前10名的作品中有6件是赵无极的。

  上海文化艺术品研究院出品的《赵无极市场报告》中提到:“赵无极市场指数近23 年增长超过3400%,近12 年的增长超过1700%。同一时期,上证综指增长率仅为17%,而Artnet 当代艺术C50 指数增长了400%。赵无极作品的炒作之风并不严重,重复送拍率仅为18%。流入市场的赵无极作品主要来自海外,已拥有坚实的收藏群体。”

  “赵无极去世后,可能中国的收藏家对于赵无极的认同会越来越多,现在他的藏家还主要是欧美、香港和台湾的藏家,以后收藏界可能对于抽象艺术会有更多关注,因为它毕竟比写实的绘画更有想象力。赵无极的作品,也有稀缺性,市场上流通的作品并不多,重复送拍率也很低,价值会越来越高。我觉得他比其他的中国现代艺术家,比如吴冠中等人的市场价值还要更高一些。”负责撰写《赵无极市场报告》的艺术评论家孔达达说道。

  “赵无极的成功,首先是对中国文化精神的发扬,融合了西方当代艺术;其次,他恰逢这样一个时代,寻找多元化的语言格局,当时毕加索、梵高之后,赵无极的出现迎合了多元化的需求。在他成长起来的时候,正好出现了巴黎抒情抽象画派,这也呼应了美国的抽象表现主义,这也是他成功的一个方面。”丁乙说。

  而在孔达达看来,法国最大的画廊对他不遗余力地宣传,总共有160多场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展览。此外,他的第三任太太弗朗索瓦对他艺术的推崇和推动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