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郑文谈中国山水画教育与民族文化

2016年09月21日 16:22 新浪收藏 微博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排行榜

  时间:2016年9月20日14:00-15:00

  地点: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系231室(上海市东川路500号)

  采访人:李欣芸(中国画专业硕士)

  问:您是一位学者型的山水画家,请您谈一谈在全球化背景下,我们应该如何看待民族文化身份认同?

  答:全球化首先是资本的全球化,也是政治和文化的全球化。它无孔不入地渗透于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甚至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在全球化进程中,所有文化都不可阻挡地被纳入单一“西方文化”的影响范围内。无处不在的西方主流文化产品充斥于世界,西方文化品位和文化习俗正在日趋全球化。世界各民族及其文化将在全球化冲击下逐渐解体、甚至消失。我国民族的文化符号也在急骤消失,民族文化认同的危机已经到来,如果再不重视对民族文化身份的认同,我们将无法回答“我是谁?”的问题。面对全球化带来的民族文化身份的破碎化、认同的危机化,我们必须梳理中华民族文化身份的核心价值,找寻强化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途径。

  问:您对中小学进行山水画教学的意义有很深刻的思考。请您为大家介绍一下您的观点。

  答:山水画的价值与其教学的意义应该是一体的。也就是说,正是因为体现山水画价值的某种特性(包括其形而上的哲学追求,审美境界及其形而下的材质、图式、技法等),值得我们教和学。因此,在多元文化时代,我们进行山水画教学的重要意义在于确立学生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文化自豪感,使他们有选择地接受外来文化,培养正确看待中国文化的眼光和对中华文明价值创新的认识,提高学生珍惜传统文化艺术的意识,帮助学生理解和体会蕴含在山水画作品和中国文化传统中的造型理念及其价值,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培育时代精神。

  问:您认为学生通过山水画学习,可以提高对中华民族文化身份的认同吗?

  答:是的。这是因为“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作为贯穿于中国文化背景的价值观念,决定了中国传统绘画价值观的形成,也就是以“通天人之际”为最高主旨,以人、自然、神灵三者相融相合为表征的传统范式。山水画的本质不是对客体的真实描摹,也不仅是主观性情的抒发,而是通过绘画体会宇宙精神、把握天地境界,成就理想人格。由此可知,山水画不追求客观物象的真实再现,其所强调的抒情写性也并非是画家个体思想、情感的发泄,而是以一种类型化移情方式表现对“天”或“道”的认识。因此,山水画教学的意义正是植根于对山水画内在文化身份的关注和引导,而不是仅仅满足于对山水画中“技”的传授。通过山水画教育,学生接触、了解并认识山水画,理解其人文本质内核,同时,学生在置身于中西文化比较的视野中加深对山水画的认识,真正认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确立中国文化的身份。

  问:您的观点很具有启发性。您能谈一谈如何在教学中让学生体悟到山水画中的文化身份吗?

  答:我认为,从观察方法、表现手法、学习方法三方面切入,能帮助学生在学习山水画过程中获得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作为一种对“道”的体悟,历代文人画家均把对自然规律的认识自觉地运用到画面的处理上,形成了画法和画理。在古人经验式的画论中,我们可以读到,诸如阴阳、黑白、大小、方圆、虚实、奇正、动静、苍润等相依相生的对立关系;及在计白当黑、以静制动、方中求圆等矛盾中求得和谐共存的思维方式和作画法则;还有“游观”、“以大观小”、“三远法”等观察自然和表现自然的独特方式。要真正理解这些绘画之理,临摹是最为直接的方法,它是学生理解经典作品、掌握格法语言和意境创造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进入传统语境,通过对“技”的学习来体悟其中的“道”。当然在教学中也需要时刻提醒学生临摹不是依葫芦画瓢,重在理解格法,而不是描摹形象。在临摹的同时也应该引导学生多到自然中去感受和体悟生活,以丰富和拓展视野,进而表达出符合自我心性的作品。

  作者简介:郑文

  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上海美术家协会会员。

  研究领域:中国画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国画课程与教学研究。学术成果:《江南世风的转变与吴门绘画的崛兴》、《中国画写意基础——高等艺术院校美术基础系列教材》等著作及论文数十篇。

扫描下载库拍APP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推荐阅读
关闭评论
高清大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