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学者“瓷路相逢” 讲述瓷器背后故事

2017年07月09日 10:12 新浪深圳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3 3

  深圳晚报讯(记者 李福莹)7月8日下午,“一带一路系列讲座之瓷路相逢”文化沙龙在中心书城尚书吧举行,著名海洋文化专家梁二平、宋瓷专家刘涛作为主讲人,通过展示一幅幅世界名画和一件件精美瓷器的图片,以独特视角解读瓷器背后的故事。著名凤凰卫视(微博)评论员刘申宁作为活动特邀嘉宾,对讲座进行了精彩点评。

  本次活动由深圳晚报社主办,是2017年“寻找城市灯火——特色小书店系列文化活动”之一,由深圳市文化事业发展专项基金支持。

  活动从刘涛讲宋瓷开始。刘涛曾任深圳市文物管理办公室副主任、调研员等职,是著名宋瓷专家。他介绍,宋代(包括与之并世的辽、金、西夏等王朝),是我国陶瓷发展史上一个繁荣昌盛的时期。宋代瓷业大体可分为白瓷和青瓷两大系统。前者以定窑、景德镇窑为代表,后者以耀州窑、汝窑及一脉相承的钧窑、南宋官窑、龙泉窑等最负盛名。此外,以“化妆土艺术”为特色的磁州窑类型瓷器和黑釉瓷器,也占有重要地位。宋瓷表现出一种美而不艳、华而不靡的美感。爱宋瓷,就是爱我们传统文化中那些最质朴最典雅最美好的东西。

  深圳晚报副总编辑、海洋文化专家则从“海上视角”,通过“荷兰绘画中的陶瓷”“佛兰德画中的陶瓷”“荷兰代夫特皇家蓝陶”三个主题进行了深入解读。

  梁二平介绍,瓷器真正从海上走向西方,是嘉靖年间从葡萄牙人开始的。之后,荷兰开拓了瓷器作为大宗商品进入欧洲的历史。1602年荷兰成立东印度公司后,扬帆挺进东印度。此时,葡萄牙人掌控着这个他们已经营了近一个世纪的海上通道。1603年,无法在此进行贸易的荷兰人,一怒之下打劫了葡萄牙商船“圣卡特琳娜号”。当时,这艘船上所载货物主要是大明万历年间生产的青花瓷器,掠来的货物被带回阿姆斯特丹拍卖,引起轰动。从此,荷兰人以致整个欧洲都称这种明晚期瓷器为“万历克拉克瓷器”或“克拉克瓷器”,中国史家也以“克拉克瓷器”专指万历时的外销瓷器。

  讲座结束后,著名凤凰卫视评论员刘申宁点评:两位学者带领大家重温了宋瓷的历史和中国瓷器海上之路。今天,我们对瓷器表现出浓厚兴趣并热烈地追寻,归根到底追的还是中国传统文化。

  来源:深圳晚报

扫描下载库拍APP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标签: 瓷器宋瓷

推荐阅读
关闭评论
高清大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