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 Adobe Flash Player

陆俨少与宋文治:往来俱不远岁晚肯相寻

2013年05月08日 10:48   新京报  

“三顾茅庐”拜师未成,获赠珍品随身携带,相交半个世纪见证收藏佳话 陆俨少与宋文治 往来俱不远,岁晚肯相寻   “三顾茅庐”拜师未成,获赠珍品随身携带,相交半个世纪见证收藏佳话 陆俨少与宋文治 往来俱不远,岁晚肯相寻

  ■ “北李南陆”

  20世纪的中国画坛有“北李南陆”之说。“北李”指的是李可染,画风酣畅凝练,沉厚老辣。“南陆”说的正是陆俨少,他的笔法婉约细腻,古意成趣。一北一南两位艺坛巨匠,代表着中国当代山水画的最高成就。

  陆俨少1909年出生在江苏省嘉定县南翔镇,18岁考入无锡美术专科学校,拜王同愈为师学诗文书法,在海派名家冯超然门下习画。他早年效法“四王”,功底由此而来,后师法自然,寄情于山水。陆俨少一生动荡,却始终淡泊名利,终大器晚成,自成一派。

  日前,“搜妙创真——松石斋藏陆俨少书画精品展”在北京画院展出,一百余幅陆俨少书画精品均为画家、收藏家宋文治先生所有。这批作品的创作时间在上世纪四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其中多件为首度面世。

  三顾茅庐后,成为知交

  陆俨少大宋文治十岁,据陆俨少的儿子陆亨回忆,两人初识于1948年,还有过一段“三顾茅庐”的佳话。“宋先生很喜爱中国画。有次他到南翔的古漪园游玩,看到很多路牌是我父亲写的,后来有朋友请客,他见人家用的扇子上的字画也是我父亲的,就下定决心要拜我父亲为师。他来我家第一次和第二次,我父亲都不在,最后一次我父亲正在田里锄草,宋先生终于见到了他”。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宋文治坚持每周末去陆家学习请教,他曾提出正式拜师,却被陆先生以“如要拜师,应拜最好的老师”为由辞让,并推荐他拜画坛巨擘吴湖帆先生为师。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陆俨少将宋文治介绍给刘海粟,后者出面将宋荐入江苏省国画院。推荐信由陆俨少亲笔起草,刘海粟签名。

  保存作品,倾注半生心血

  相知相交近半个世纪中,陆俨少馈赠宋文治不少画作。为纪念最初的三次登门,1950年,陆俨少特别为宋绘制长卷一幅,依其斋名“松石斋”起名为《松隐图》,并在同年里两次题跋,在第二次他写道“往来俱不远,岁晚肯相寻”。

  宋文治对陆俨少作品的保存也倾注了半生心血。在动荡的“文革”年月,宋文治将陆俨少的多幅重要作品寄放在儿子宋玉麟的学校。宋玉麟介绍,当时自己正在上海求学,“相对来说比较安全。还有的作品被他转移到朋友那里去,‘文革’结束才取回来”。

  宋玉麟还记得,父亲常把陆先生的作品,特别是一些重要的手卷,装在小箱子里随身携带。“到哪里都拎着那个箱子,一是给画家朋友一起欣赏学习,二是请名家题跋,所以好多手卷后面有名家题跋,徐邦达、启功、沈尹默、黄胄都题过”。宋文治也以自己数十年的精心收藏,使陆俨少的画作更增添了文化的内涵。

  《蕉阴雅集图》

  宋文治收藏的陆俨少代表作《蕉阴雅集图》是二人友情的重要见证。1963年,宋文治要去四川写生,而陆俨少曾于抗战年间居蜀地八年之久,宋的此行勾起了他的回忆。“四川予旧游地也,当群山之处,四季暄暖,无有雪霜,故芭蕉经冬不凋,高干齐檐,绿阴平展,有岭南之风矣。文治此去当知予言之不谬也。癸卯二月,陆俨少并记。”题款中,陆俨少将作画来龙去脉尽数道出,对过往生活的感怀也跃然纸上。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