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文物大征集:毛毯映射日军结局

2013年09月23日 09:58   大众网-齐鲁晚报  

 21日,李女士正在展示她父亲保存下来的毛毯。70多年过去了,这床军绿色的毛毯保存良好。本报记者 王媛 摄    21日,李女士正在展示她父亲保存下来的毛毯。70多年过去了,这床军绿色的毛毯保存良好。本报记者 王媛 摄

  本报济南9月21日讯(记者 张泰来) “抗战刚开始那几年,日本派过来的兵,军用的物品都很精良,后来就不行了。”济南市民李洪星说,她父亲是我军历史上一位军需官,家里保存着一些当年从日军缴获的战利品,从这些战利品的品质变化,就反映出当年日军力量的衰败和必灭的结局。

  李洪星家有一条军绿色的羊毛毯,长2.1米宽1.6米,虽然经过了70多年,上面也有了一两道裂缝,但手感依然很好。李洪星说,这条毛毯是从侵华日军那里缴获来的战利品,也是父亲的宝贝。 李洪星父亲李式瑛,祖籍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县,抗日战争爆发时,是邹平县西董镇鹤伴山下一个叫东峪村的村长,受马耀南、姚仲明(解放后曾任济南市市长)革命宣传活动影响,于1940年参加革命,在长山县独立营担任军需官,负责给部队采购生活用品、武器、药品等军需物资。

  父亲讲过,在抗战时期,缴获日军的战利品会按照级别分发给士兵,“我父亲说,刚开始,缴获的罐头质量还很好,肉啊什么的都不错,后来就不行了,夹了很多其他东西,不好吃,营养也不好。日本兵也一样,刚开始很强干,后来再来的就是些小孩子,他分析说这也反映出日军的衰败。”李洪星说现在她决定把毛毯捐赠出去,也是对父亲和这段历史一个交代。 截止目前,本报已经接到20多名读者来电,有近30件(套)文物愿意捐赠或者参加展览,内容包括武器、生活用品等多个方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近期也会派专人前来接洽接收捐赠事宜。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