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卡•施莱默:百年前的包豪斯之舞

2014年01月02日 15:54   视觉同盟  

包豪斯大师奥斯卡•施莱默作品老照片 包豪斯大师奥斯卡•施莱默作品老照片

  2012年5月30日下午,拉曼•施莱默(C. Raman Schlemmer)应邀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举办“包豪斯之舞:奥斯卡•施莱默和包豪斯戏剧工作室”讲座。拉曼•施莱默是包豪斯大师奥斯卡•施莱默的外孙和艺术遗产管理人,在长达两个半小时的讲座中,拉曼根据其亲历亲闻及大量珍贵的图像资料,为听众重构了奥斯卡•施莱默跌宕起伏的生平及其在包豪斯任教期间的难忘岁月。在讲座中,拉曼放映了奥斯卡•施莱默成名作《三幕芭蕾》的录像片段、服装设计稿以及包豪斯戏剧工作室的老照片,富于抽象美的包豪斯之舞给全场听众留下了深刻印象,让人了解到包豪斯的另外一面。

  奥斯卡•施莱默(1888 – 1943)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德国艺术家,在绘画、雕塑、平面设计、舞蹈和舞台设计方面取得了诸多成就,他在包豪斯创办了独具一格的戏剧工作室,开设了人体研究基础课,是包豪斯学院最受学生欢迎的大师之一。1933年后,奥斯卡•施莱默受纳粹迫害,被迫放弃教职,避居乡间直至郁郁而终。其妻子挟带其遗留的作品、手稿和日记,驾马车从德国逃亡法国,为后世保存了一份珍贵的精神遗产。拉曼继承祖母的遗志,继续在全世界传播奥斯卡•施莱默的艺术和思想。

  女主角换了10身行头,时而头顶数不清的线圈,时而穿着一条宛如盘子的裙子,有时把金属圈也套在身上;两个男舞者的打扮甚至已经不像人类了,而是介于机器小丑和外星人之间……。这样一台舞剧,放到当下的中国观众面前,也会让人产生摸不着头脑的“后现代”感。事实上,它不是当代艺术家的搞怪前卫艺术,而是一个世纪前的“古董”。

  这是德国表现主义艺术家奥斯卡·施莱默创作,1922年9月在斯图加特剧院首演的实验芭蕾舞剧《三人芭蕾》。奥斯卡•施莱默的孙子拉曼·施莱默来到北京,在中国美院和国内的戏剧专家以及美院的学生们,分享当年的那些珍贵影像。奥斯卡·施莱默是著名的包豪斯学院剧场作坊的当家。

  包豪斯是德国魏玛市的“公立包豪斯学校”的简称。这所由现代主义领军人物格罗皮乌斯1919年在德国魏玛创办的学校,曾经在上世纪那个“沸腾的二十时代”中,扮演过十分重要的角色。它的成立,标志着现代设计的诞生,对世界现代设计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它诞生之前,艺术与技术是没有任何联系的。正是包豪斯提出,建筑家、雕刻家和画家们,都应该转向应用艺术。它将艺术与技术统一起来,为人所用。奥斯卡·施莱默是个表现主义画家,和保罗克利、康定斯基是同一期被聘用的包豪斯大师。自1921年起,他在魏玛的包豪斯学院任教,教授壁画、雕刻和剧院设计。他设计了包豪斯的校徽和学校的内部装饰。作为一个设计学校,戏剧艺术的综合特性受到了包豪斯的重视。因而在其独特的作坊体系中,便出现了“剧场作坊”这一特殊的形式。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