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家身后事令人扼腕
2014年02月13日 16:02 收藏界 我有话说
藏家之憾
本刊 董大勇
我所认识的收藏家中,有几位的身后事颇令人扼腕。
一位Q先生,山西籍,老银行职员,与先父有交谊,以藏银币著称,所藏近现代银币数量不菲,均为珍稀品种,上世纪80年代,将所藏数百枚珍贵银币悉数捐给人行总行。除荣誉奖状之外,银行每月为其发资100元,直至终身。据我所知,此例为文革浩劫后,首开有偿捐赠之例,时人传为美谈,并以为Q君藏品已捐赠告罄,不知有他物。
然上世纪90年代末,Q君仙逝,其女处理其生前弃物,其中竟夹有大量晚清及民国珍稀纸币,甚至有发行量极少的陕钞大珍品,已有一些为收废品者拣去,后为识货者发现均以极低价购之,转卖沪穗,身价增数千倍。
另有一L君,生性豪爽,遇事认真,以收藏古籍称著,因稿件往来,渐渐熟悉,然上世纪90年代末忽因病魂归道山,子女处理遗物时亦将大量珍稀纸币以废纸贱卖,后为识家得知转抢一空。
人们只知L君藏币,均不知藏钱,家属认识亦同,故币留之,钱毁之,命运也?天数也?不得而知。
然有其相反者,藏家生前体健时,已向子女交底,将珍藏品之价值告之,或辅以钱币基本常识,不至于身后遗珠散落飘零,以废品弃之,此本好事也。但亦有后代工于心计,当起钱商,借先辈藏家之名收购普品,以先人珍藏之名增其值售于他人。可谓另辟蹊径、生财有道。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均为光阴匆匆过客,悲欢离合、阴晴圆缺皆有定数,刻意患得患失反而徒劳。古人云:人算不如天算也。
闂佸搫鍊绘晶妤€顫濋鐐闁挎柧鍕樻禒娑㈡煥濞戞瑧鐓柟骞垮灪閹峰懘寮撮悢鍛婃瘑闁荤姵鍔曠紞濠囥€傞埡浼卞湱鈧綆浜滈崗濠勭磼娴i潧濡虹紒鍙樺嵆瀹曘劌螣閼测晜鎯eΔ鐘靛仜閻忔繈骞夐敓鐘冲剭闁糕剝娲濈粈瀣偣閸パ呭ⅵ闁绘稏鍎甸弫宥呯暆閸愭儳娈查梺鍛婃礀閵囨ḿ绮崒婵勪汗闁瑰灝瀚壕锟�闂佺粯鍔楅幊鎾诲吹椤旇姤浜ゆ繛鎴灻鎶芥偣閸ョ兘妾柛搴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