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收藏者与“书呆子”

2016年12月11日 08:46 北京晨报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排行榜

  2014年11月1日,那是一个星期六,我在纽约第五大道的巴恩斯-诺布尔书店闲逛时,我的注意力被一组摆放非常漂亮的文集所吸引。这些书是所谓上古经典卷轴系列中的一部分,店员告诉我,这些印刷精美的图书,有助于美化我的图书收藏。这让我意识到,作为精致文化的体现,书籍的存在依然非常重要。

  自公元前3500年和公元前3150年,楔形文字和象形文字分别在美索不达米亚和埃及被创造出来起,书籍就成为了读者享有文化的象征。

  在遥远的美索不达米亚,只有一小群人可以阅读楔形文字,负责向人们解读这些信息的人员享有巨大的声望。在这一时期,阅读书籍是阅读者享有权力及特权的象征。公元前七世纪,在耶路撒冷约西亚王的支持下,《旧约申命记》被创作出来,对书籍的崇拜也自此而始。公元前2世纪的罗马时期,书籍上记载的内容拓展到世俗社会,它们开始作为奢侈品丰富着有钱人的声誉。生活在公元1世纪的罗马哲学家塞内卡将矛头对准了那些拥有宏伟藏书室的图书收藏者,抱怨他们仅将书籍当作客厅和餐厅的装饰品,因为“就像浴室一样,图书室也成为了一座豪宅的重要装饰之一”。

  公元5世纪,罗马帝国衰落,拥有巨大物质财富的欧洲人渴望从私人图书馆中获得上流社会应有的高贵和优雅。对于很多人来说,拥有一个藏书丰富的图书馆成为他们的目标。近1000年后,阅读所赋予的差异普及到了更多人群。杰弗里·乔叟在他的诗歌《好女人的传说》中提到,他拿着书表示自己的“崇敬之情”。理查德·德·伯利的《书之爱》被称为“最早的有关读书乐趣的英文论述”。他的传记作家威廉·德·尚布尔指出,伯利的房间里堆满了书,很难在不踩到书籍的情况下在他的卧室里站立或移动。

  在之后的几个世纪里,肖像艺术家们依然将书籍作为沉迷于精神世界的一个基本艺术象征。

  进入20世纪,读书成为了一种艺术形式,知识分子们为阅读者画定了一条界限,一边是装模作样的读者,另一边则是“精英”。

  随着数字技术的兴起,阅读形式发生了很大改变。对比一个沉浸在读书之中的18世纪女人肖像图,和一个盯着手机阅读的青少年照片,可以发现,不同的阅读方式可以确立他们不同的身份地位。但是,哪种阅读方式应该受到更高的肯定和重视呢?

  幸运的是,我们身边依然有许多“书呆子”,他们忘我地沉浸在书中。这不是表演,也没有舞台上最为重要的灯光,这是一段未知的旅程。作者 弗兰克·富里迪

  编译 何安安

扫描下载库拍APP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标签: 收藏者

推荐阅读
关闭评论
高清大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