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吾尔族退伍老兵:红色藏品绝不贴金钱标签

2017年11月23日 11:44 新浪收藏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网络配图网络配图

  吾尔族退伍老兵托乎提

  用红色收藏传承红色基因

  “没有党的好政策,咱们农牧民的日子不会这么好,大家应该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这一天,位于新疆温宿县古勒阿瓦提乡的红色纪念馆,被阿克苏军分区100多名官兵和自发参观的群众挤得满满当当,一位身穿老式军装、佩戴军功章的维吾尔族老人正在为大家讲解一件件红色藏品背后的故事。老人叫托乎提·沙依木,今年60岁,是一名退伍老兵。

  1976年,托乎提参军来到战斗英雄司马义·买买提生前所在某团民族连。连队组织新兵参观团史馆,看着英雄的遗物,听着英雄的事迹,托乎提的心灵被深深震撼。服役期间,无论在什么岗位上,他都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多次受到连队嘉奖并加入了党组织。在一次扑灭驻地油田火灾的行动中,他三闯火海救人,荣立了三等功。

  1981年,托乎提光荣退伍,被分配到古勒阿瓦提乡政府任通讯员。工作中,他发现乡里不少青年学生经常跟父母、老师吵架、闹别扭,甚至逃课、不安心上学,于是就把从部队带回来的10多枚毛主席像章、自己的军功章和购买的20多本红色书籍装在一个简易木箱里,定期挑到集市、学校和田间地头进行宣讲,从新旧社会的对比讲到党的政策,让不少青年学生深受教育,逐渐静下心来,专心投入到生产和学习中。

  尝到红色藏品育人的甜头,托乎提从此走上了红色收藏之路,收集毛主席像章、雕塑和红色书籍等。上世纪90年代,人们的生活条件逐步改善,他发现很多年轻人丢掉了勤俭节约、尊老爱幼等优良传统,便有意识地收藏一些年代久远的木犁、纺车等藏品,通过农村几十年的发展变化,让青年学生对党的好政策有更加直观完整的印象。

  托乎提膝下有一儿一女,妻子有轻微的听力障碍,戴上助听器才勉强能与人交流,全家仅靠他微薄的工资和妻子打零工的收入维持生活。2015年3月,妻子腿疼得无法走路,被诊断为股骨头坏死,急需手术。儿女都在上学开销很大,托乎提又经常花钱购买藏品,家中没有积蓄,面对8万多元的手术费,全家人急得团团转。这时,一名地方老板表示愿意出高价购买他的所有藏品,没想到却被托乎提一口回绝:“我收藏这些藏品,有着特殊的意义,就算给再多钱也不卖!”

  乡党委了解到托乎提家的困难,准备组织群众为他捐款,可他坚决拒绝:“如果接受捐款,我的红色收藏就变了味儿!”最后,托乎提东拼西凑才让妻子做了手术,至今还欠着亲戚朋友的1万多元钱。

  渐渐地,托乎提的红色藏品越来越多,他就把家里本不宽裕的住房腾出一间建成专门的收藏室。2013年,古勒阿瓦提乡党委领导同他协商,准备将他的收藏室搬到乡宣传教育中心。面对“个人财产即将变成公有物资”的传言,他一笑置之,亲手将藏品打包装箱搬进了新展厅。

  “没有托乎提大叔的红色收藏室,就没有我的今天!”维吾尔族教师亚森·阿布拉感慨地告诉记者,初中时,他很调皮,经常逃课、打架。是托乎提大叔把他带到红色收藏室,看着红色藏品,听着他深情讲述的战斗故事,亚森的心受到深深震撼,经过努力学习,他考上师范学校成为了一名老师。

  “托乎提红色藏品的魅力就像是一粒粒蒲公英的种子,传播到哪里就在哪里生根发芽!”古勒阿瓦提乡政法委书记艾力亚尔·阿合尼牙孜向记者介绍,近5年来,该乡适龄青年的报名应征数与实征数之比高达80∶1。

  随着红色收藏室的名气越来越大,前来参观的人也络绎不绝。有人建议托乎提适当收点门票,用来改善家里的经济状况,可他却说:“红色收藏室的重点是红色,如果贴上了金钱标签,就会给革命先辈抹黑,这种事我不能干!”

  如今,集“红色收藏、社会历程、发展成就、爱国主义和廉政文化”为一体的红色纪念馆,收藏有各类报纸、杂志4000多份,纪念勋章、奖牌6000多枚,领袖人物图片3000多幅、雕塑50多尊,每年前来参观的党员干部、学生和各族群众达1万人次以上。(向晓东、杜炜、张强)

  来源:中国国防报

扫描下载库拍APP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推荐阅读
关闭评论
高清大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