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8000余年河南博物院镇院之宝:提醒你喝酒误事

2017年12月19日 08:29 新浪收藏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差点没看懂这集剧情,吓得赶紧抖下腿差点没看懂这集剧情,吓得赶紧抖下腿

  导言:这集《国家宝藏》中的包袱并没有让小编get到笑点,还好有联席坐镇的博物馆馆长们补充要点,小编才看懂了三个小剧场的内容。这三件国宝来自“华夏之中上古文明开源之地”的河南博物院,他们曾经的拥有者有能打战又爱美的女将军,也有喜欢吹笛问上天的部落首领,还有被从墓中“惊醒”的楚国令尹。

现场坐镇的9位博物馆馆长们现场坐镇的9位博物馆馆长们

  《妇好鸮尊》:是女将军也是“收藏家”

  1976年出土的妇好墓是唯一未被盗掘的商王室成员墓葬,让妇好这一人物不仅存在于甲骨文中。当时出土的2000余件文物,其中包括一对《妇好鸮尊》,现分别藏于河南博物院和中国国家博物馆。

《妇好鸮尊》《妇好鸮尊》

  这件萌萌哒的国宝《妇好鸮尊》是迄今发现最早的鸟形酒尊,造型实用、纹饰精巧,更特别之处在于《妇好鸮尊》曾经的拥有者:妇好。妇好是商朝第二十三任君主武丁的妻子。“鸮”俗称“猫头鹰”,在商朝人视猫头鹰为战神的代表。出土青铜器中,有109件上都刻有“妇好”及其它铭文,所以可以推测出妇好当时的生活习性。

  与穆桂英、花木兰相比,她才是中国历史上有据可查的第一个女将军,带过兵、打过仗、猎过虎。1976年出土的妇好墓,从文物可以推测除了是将军,妇好也是爱美、爱梳妆、爱收藏的女人。

战争前举办的祭祀仪式战争前举办的祭祀仪式

  作为一名女将军:她曾带兵1.3万余人打仗,并深受国人尊重。商周时期,如遇任何大事,战争、天气降水、农田收成等都需要通过占仆祭祀,商周时期的《卜辞》中便有很多关于妇好的记载。本次在《国家宝藏》上“前世传奇”中,开场的祭祀桥段便由“国宝守护人”刘涛演绎的妇好来占卜,和与丈夫武丁一起联手抗敌的故事。

  在甲骨文上也有记载另一段夫妇联手的记载:战役中妇好提前埋伏,武丁诱敌深入,两人前后夹击最终消灭敌人。

武丁与妇好武丁与妇好

  作为女人:迄今出土的商代铜镜共有7块,其中5块就在妇好墓中发现。还有类似调色板与刻刀之类的物件,可能是用来抹胭脂化妆,可以推测妇好的爱美之心。虽然为将军,但作为国母的妇好也曾组织接见全国“妇女代表”,可以看出当时的女性的地位。

  作为收藏家:妇好墓中出土的700多块玉器中,有超过20%来自比当时早一两千年的老玉,这说明妇好在商代就已经爱好上了收藏。

  据刘涛透露,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会有一部关于妇好的影视出现。

  《贾湖骨笛》:也许你真的没看懂这件“前世传奇”的故事?

《贾湖骨笛》《贾湖骨笛》

  在《贾湖骨笛》“前世传奇”中,可能给大伙上了一堂探讨“事物具有两面性”、“人要有精神导向”的政治课。还好,从几位坐镇的博物馆馆长的讲解中,小编还是懂了这件国宝。

  剧场一开始,便有几位部落村民正在喝类似酒的甘甜液体,由“国宝守护人”蔡国庆向其儿子庆庆提到,这液体来自于“你爸爸爷爷的儿子曾教授的酿造之法”。小编奇怪了,喝酒都是这么委婉的吗?

  南京博物院院长龚良解释了这背后的历史,其实在贾湖遗址中的陶器中,已经出现了酿酒的附着物,“证明在8000多年前的贾湖遗址便已经有了酿酒技术”。这一发现也反映了当时粮食富余到,可以追求更多精神上的生活。

  之后,有事没事村民便找拿着骨笛的蔡国庆,希望吹骨笛祈求上苍。这又是什么剧情?

  其实,在有几百座墓葬的贾湖遗址中,骨笛只出现在少数墓葬中,并且墓葬规模大、随葬品多。“经此可判断拥有者应该是一个比较特殊的人物,例如部落首领”,故宫博物院副院长任万平解释。意思就是,在小剧场中,蔡国庆的角色就是整个部落的精神支柱。

为什么一根骨头上钻孔的笛子,能被推为国宝?为什么一根骨头上钻孔的笛子,能被推为国宝?

  这根骨头取自丹顶鹤的尺骨(翅骨),骨笛一侧有规整的圆形音孔,每孔间隔距离基本相等,有些笛孔旁另外钻有用于调音的小孔。在1987年的11月,这沉寂8000余年的《贾湖骨笛》再次吹响河北民歌《小白菜》的曲调,证明了乐器的使用性。

  所以,这只《贾湖骨笛》发现最早、保存最完整的管乐器,把中国音乐的源头一下子推到了距今8000多年前,是中国古代音乐文明的奇迹。改写了先秦音乐史乃至整部中国音乐史,具有无可比拟的重要地位和价值。

  春秋《云纹铜禁》:古人怎么警告“喝酒误事”

  按照套路,在“今生故事”中该介绍用3年时间以“失蜡法”修复《云纹铜禁》 的技师,但等来的却是飞机发动机的工程师。跨越式的取材,小编还以为点错了节目。

《云纹铜禁》《云纹铜禁》

  这件《云纹铜禁》是用来干什么的?“云纹”是指外形,四周以透雕的多层云纹做装饰的青铜器。它的使用性在于其中的“禁”字,虽是禁戒饮酒,但这件案子却是放酒的器具。古人用《云纹铜禁》来警告喝酒误事、喝酒误国呀。

  这一规定是因为周朝人亲眼目睹了商王朝的灭亡,他们认为夏、商两代灭亡的原因之一在于嗜酒无度,因而将放酒杯的案台称为“禁”。而这件出自楚国的,体积最大、年龄最大、工艺最美《云纹铜禁》,“是中国最早采用‘失蜡法’制作的青铜器,更是我国经过科学发掘的第一件禁类器物,见证了中国古代第一个禁酒时代”,河南博物院院长马萧林提到为什么要推荐这件国宝的原因。

  所以这件国宝又和飞机有什么联系?这件青铜器中涉及到的“失蜡法”,是用蜡拼接成一个需要的形状,然后用石膏粉把蜡模浇灌成石范,后用火加热将蜡烧化形成空间,再将铜液灌入,冷却后敲开石范就形成了铜器。

  而在“今生故事”中,来自中国航发高级工程师的吴庆辉向观众介绍,其实“失蜡法”也用于飞机“涡轮叶片”的制造,只有这样方式制作出的“涡轮叶片”,才能适应在高温度、高应力、高转速的工作环境。

  而现今飞机制造领域中“失蜡法”称为“熔模铸造”,这其中也包含了一个故事:抗日战争时期,在云南巫家坝机场驻扎了美国空军部队,里面有个叫奥斯丁的机械师。他在小村子里散步时,看到当地村民在庙里用“失蜡法”做钟,钟表面非常精美、纹理非常细致。受到启发的奥斯丁尝试用“失蜡法”制作发动机的叶片,发现与之前的叶面相比结实很多。回到美国,他把方法进行改进,注册专利,便是现在的“熔模铸造”。

  追溯到春秋的一个工艺,能够在现今继续延续下来,也许就是张国立经常提到的:“国宝给后世留下的,那就是传承。”

  来源:雅昌艺术网

扫描下载库拍APP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推荐阅读
关闭评论
高清大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