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涛:技术“战争”——未来艺术生产的背景资源

2017年01月15日 14:35 新浪收藏 微博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综述:

  科技的高速发展,会带给人类便捷的生存空间,摆脱愚昧迷信,也会带给我们毁灭性的生态或伦理的灾难,因此科技革命的意义一直是个争议的话题——它是一把双刃剑,技术“战争”即是未来科技发展的利弊之争:自然与人工自然之争、进步与倒退之争、欲望与能力之争。科技让我们一直对未来充满美好的愿望,随着对未知世界的认知能力增强,人类同样不愿面对的,是神秘莫测、潜伏着不确定和各种危机的世界。此文中未来可能创造的技术革命,是当代科学家们正在探索的技术成果的预见。科学的想象是根据理性实践的推理来实现,每一个实验项目都具有深思熟虑的功能与实用性,但科学家的欲望和好奇无法控制科技快速膨胀的步伐,这一点看科学家相比艺术家或哲学家又是非理性的,他们可能会比科学家更能看清科技将给人类带来什么。

  艺术预见未来的视角试图摆脱当下和历史束缚的想象空间,对未来的预设必然依托当下科学技术和理论,不然就成了天马行空的妄想或神话。即使艺术现代派时期的“超现实主义”一味想摆脱现实的束缚去自由想象,也只是现实在潜意识中的体现;“未来派艺术”随着时间的转变也成了不未来的东西,可见未来是个相对的概念,随着时代的变化未来也一直在变化之中,这样艺术的发展必然不会灭亡。虽然一个人在一个时代的思维一定受到时代的局限,但是以未来的视角审视当下的价值观仍具有非常大的意义,它是一种坐天观井的开阔视野,必然会对当下产生启示性的作用,当下与未来也是互补和依托的关系。

  未来技术革命带给人类的伦理、生态和社会结构的变化,已经超出政治、经济体系对未来的影响力,技术发展比经济发展更加值得信赖和期待,这是一种只能前进而不可能倒退的趋势——人们愿意相信,技术发展将最终帮助人类实现梦想。科技甚至可以影响政治与经济的变化,这也是我们对未来的想象总是与科技联系在一起的原因。所以我们的电影对未来的表现都称为科幻电影,而人类存亡的灾难片也多和科技对生态破坏有很大关系。这些对未来的想象在电影、小说中有所涉足,而艺术中却触及很少,其实当代艺术媒介的跨界表达非常自由,科幻只有新媒体艺术中触及到一些,对于未来高端黑科技的想象仍极少。这也是笔者为什么写这篇文章的原因,下面文字结合了科学技术、哲学思想、艺术观念的不同形态,从未来技术如:人工仿真、物理转换、生化变异、数字虚拟几个领域,探讨科技现象如何作为未来艺术生产的背景资源对艺术家们有所启示、打开想象的空间,创造更多的可能性,而非只是单向地关注当下已经发生的事实,这样才能让艺术更大地发挥其能量。

    科技、哲学、艺术的关系

  科技虽然与科幻划清了界限,但后者却常常以文艺的媒介表达给前者以灵感,给予未来以启示。如科幻艺术《星际迷航》里想象出的手机和平板电脑,阿瑟·克拉克想象的地球同步卫星与万维网……如今都变成了日常生活中的科技。相比科学家而言,艺术家只是观念感觉的生产者,不一定赞成科学家的行为和观点,但可以参照科技带给未来的背景资源,艺术家更多考虑科技对人类的利弊,从而辩证、客观、甚至批判的表达自己的态度,另外用什么媒介、技术、语言来转换成感觉,需要感官性的方法和方式,创造一种新的可能性。

  科学是用新角度来看世界的手段,“好”的艺术和“好”的科学并非仅仅在讲技术的“新”,但是用新技术可以寻找被忽略掉的真理。当然科学和艺术还是有不同的地方,科学家必须用精确实证的方式来控制项目,并用客观的方式记录;而艺术家会觉得科学束缚太多,更注重科学现象给我们带来的感觉和关系的思考。艺术更多是主观的、想象性的、非线性的;而科学是客观的、符合逻辑的、线性的;科学寻找真理的方式是把所有假设一一摒除,而艺术家的表达方式相对自由;艺术的开放性、可能性对问题的重视胜于对答案的重视,给了科学的认识一个新的切入点。

  相比前两者哲学家多用文字理论表达,但更多是总结永恒的、历史与现实中存在事物的规律,较少去想象未来创造的可能性。哲学把握人生观、自然规律,思考世界的本源、终极信仰、人生存在的意义、感性与理性的关系、方法论、唯物与唯心的关系,反思后工业、后现代社会文明发展的规律等等已经存在的价值观,一般是发现和挖掘这些规律。艺术家相比之下不一定只是表达已经存在的感觉,而且不论是传统媒介还是新媒介也很注重艺术的表达方式、语言和媒介的创造性,这是与哲学家、科学家的不同之处。

  一、数字革命:读心术

  据英国《每日邮报》2010年9月8日报道,科学家在《神经科学学报》中公开发表了一项最新发明成果——“心智读取器”。这是一台能够将人类脑部发出的信号转换成语言的机器。

▲“心智读取器”▲“心智读取器”

  研究者称,他们相信这项科学突破能够使失去语言能力的瘫痪病人重获声音。发起这项研究的美国犹他州大学生物工程师布兰德里·格雷格说,“我们将努力在两三年内使‘心智读取器’能够应用于临床,为瘫痪病人带来福音。”

▲ 读心器▲ 读心器
▲ 读心器▲ 读心器

  读心术是运用读心器深层了解对方的记忆信息、愿望和想法,阅读人的记忆与未来隐私,读其心智,看透对方的心事、大脑活动规律等。这样的技术还可通过远程网络互联或强制获取对方脑信息,对现实伦理的发展有利也有弊,同样具有双刃剑的特征。运用读心术我们可以在战场和体育竞技中打配合,也可以在办案中获取对方准确的犯罪信息,起到测谎仪的功能,然而对于强制获取对方脑中记忆信息涉及到隐私权,判断标准最关键的是自愿还是被迫。未来读心的技术设备可以为便携式,象我们戴眼镜、耳机、手机一样方便。当然,瞬间看透对方心思的世界也很可怕,比如两人恋爱、商战,互相都知晓对方的意图,世界会变得多么直白,好无神秘的想象力可言。一旦读心器普及,自然就会出现抗读心术的设备,如果不断深化推广或被滥用,也是很可怕的现象。在未来甚至会出现思维控制物体的技术,家用的日常用品都可由思维链接远程实现,而非现场触摸掌控,与世界各地的人互动,可远程沉浸式的旅游,进行虚拟现实的深度体验。

  未来读心术可以复制一个逝去的人所有信息再拷贝到机器人或其他人脑中,这样记忆便可永恒,了解和研究已逝去人的档案,让“信息人”永生,这样原创性思维便不再具有个性与独特性。当然,记忆也会被篡改,这时记忆信息的绝对确定性又一次受到冲击。

▲《盗梦空间 Inception》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2010▲《盗梦空间 Inception》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2010

  诺兰导演的《盗梦空间》影片讲述由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扮演的造梦师,带领约瑟夫·高登-莱维特、艾伦·佩吉扮演的特工团队,进入他人梦境,从他人的潜意识中盗取机密,并重塑他人梦境的故事。 

▲ Paul Sermon《半存活艺术家》共生体A研究小组;装置▲ Paul Sermon《半存活艺术家》共生体A研究小组;装置

  美国亚特兰大的科学家Doug Bakkum认为艺术和科学,有一些最基本的相同点,其作品《半存活艺术家》是依靠老鼠的神经细胞和机械手制成了一个画图的机器——左边一个机械手,右边控制这些机械手的是放在试验室里老鼠的神经细胞。从科学角度讲,这个试验研究的就是记忆和学习,其原理是老鼠的神经细胞控制着装有一条摄影机的画图的手,把拍摄到的东西再送回实验室刺激那些细胞继续活动,科学和艺术探讨都是去发掘新的或者被已经遗忘的问题。 

▲ 脑中植入微电极的家鸽▲ 脑中植入微电极的家鸽

  二、生化变异:寿命革命/返老还童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美国匹兹堡大学的科学家在《自然通讯》杂志上发表报告称,年轻老鼠的干细胞能够使患有早衰症的老鼠保持青春活力,并使它们的寿命延长3倍。

  2012年5月25日,首届国际烧伤创疡学术会议在江苏南通召开。生命科学家徐荣祥首次正式公布人体再生复原科学体系,他在会上演讲称高等动物具有再生功能,人人都有返老还童的再生机制,人类生命长度为300年。徐荣祥说人体再生复原科学体系的科学属性,简单地讲就是将不正常的器官变为正常器官,而后用再生细胞取代衰老细胞,把衰老器官复原为年轻器官。方法很简单,通过吃饭将再生物质吃进去,再生物质能启动人体的再生潜能,培养出人体的再生细胞,再生细胞的功能是去弥补和取代人体组织细胞出现的缺损和顽疾,实现再生。徐荣祥表示他提出的人体再生复原科学,已经有些结果。首先是动物实验研究,是以年龄300天的雄性大白鼠进行实验,从第300天时开始喂养再生物质,喂养再生物质的大白鼠实现了3倍的年龄,且2倍年龄寿命的时候不衰老。

  不久的将来人类会解决生命延长技术,自然人体器官移植技术、纳米机器人医疗让青春永驻,返老还童——这与我们古代神话故事和皇帝寻求长生不老的寄托与愿望不同,当今科学是实证科研的结果,不只是巫术与幻想。未来人体器官医院是一个全新行业,售卖各种人体器官、打印活人的皮肤、培养皮肤、修复损伤或松驰的皮肤、精心打印血管、更换眼睛等各种器官;纳米纤维杀菌机器人“部队”会分辨细菌的好坏、杀死有害的细菌、监测健康、保护体内有益细胞。这些技术可以让人类寿命延长至115岁,甚至生命不死,逆转时光,改变整个社会部门设置和结构,如教育系统会调整时制;医疗系统的结构也会随之改变、医疗保险系统等等社会结构都会相应调整;而且地球上的人口不再减少,会让地球的负担无法承受;更重要的是返老还童,青春永驻,会改变人类对生命意义的质疑,改变伦理系统。身份年龄都将不再有对比,可能儿女、父母、祖父母都有同样的生理容颜,在改变大脑器官后甚至会让他们的心理年龄相差无几。克隆或克隆人更会加剧人类伦理关系和结构的改变,那时集体自杀俱乐部都可能成为时尚,活腻的人生对死亡将会是另一种追求。有的人可能几百年与一个人生活在一起,也有的人会无数次结婚、离婚,生育数十个儿女,婚姻观和人生观都会有新改变。以及,由于器官移植后,细胞的程式化记忆、病人性情和品位随之发生变化,生理和心理与器官捐献者一样,这也是个很难解决的副作用。

  延长生命有几个技术条件:

  由于细胞分裂的次数有限,从基因上需改变细胞让它永不停止的复制,减缓衰老的关键;

  培养身体各个部位的替换品;

  防止细胞的瓦解;

  制造小机器人机身,让他们活在我们体内杀死疾病。

▲ NHK特别节目《我们的未来》▲ NHK特别节目《我们的未来》
▲ NHK特别节目《我们的未来》▲ NHK特别节目《我们的未来》
▲ NHK特别节目《我们的未来》▲ NHK特别节目《我们的未来》

  未来将发现一种似维他命的物质NMN,这个实验说明人类的寿命也可延长至300岁甚至1000岁。医疗革命中纳米机器人队伍、NMN物质让细胞重现活力、3D打印制作人体器官、电子皮肤定制等医疗技术将人返老还童,也可提供给艺术家对于伦理关系的创作资源,设想着不愿违背天理的人与用人工医学延长寿命的人面对时间、身份、工作、家庭关系的差异性,必定会出现各种社会矛盾。

  纳米探测器与病毒发现者

  纳米运输机器人是一种对细胞尺寸的物体进行搬运的机器人,它可

  以将其运输到体外或体内(艺术家Mike Gallagher创作)。

▲ 艺术家Mike Gallagher创作的纳米运输机器人▲ 艺术家Mike Gallagher创作的纳米运输机器人
▲ Jeff Johnson创作的纳米机器人《病毒发现者》想象画▲ Jeff Johnson创作的纳米机器人《病毒发现者》想象画

  Jeff Johnsc创作的《病毒发现者》(Virus Finders)是一种能够识别并且捕捉病毒的机器人,如图所示。

  三、生化变异:取代上帝设计 再造生命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2010年5月22日报道,美国研究人员在实验室里创造出世界首个人造生命细胞,但他们声称自己并非要扮演“上帝”,也不打算在试管里再造新的生命形态。该研究组的首席研究员克雷格·文特尔告诉记者,他们用“四瓶化学物质”为他们的“人造细胞”设计了染色体,然后把这个基因信息植入另一个修改过的细菌细胞中,这个由合成基因组控制的细胞具有自行复制的能力。

  加拿大一家国际科技监督组织的托马斯警告,合成生物学是高风险、以牟利为前提的领域,人类对这方面了解不多,不应贸然制造新的有机体。托马斯担心实验室内制造出的生命体,最终成了“脱缰”的有机体,对现有的自然生物多样性造成威胁,此外,它也可能用来制造生物武器。

  据香港《成报》报道,生物技术出现突破,美国科学家第一次制造出可以自行分裂的人造细胞。有人批评科学家制造人造生命,存在道德问题。负责该研究项目的科学家则指,研究有助将来度身订造生物,协助解决粮食不足、全球暖化和污染等问题。

  新泽西州罗格斯大学分子生物学家艾布莱特说,这确实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一个转折点,势必再度引发道德、法律和公共安全的争议。

  研究者称利用该项技术,将来可设计出不同用途的有机体,利用它们制造新型燃料、净化受污染的水、加速疫苗的制造过程或吸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等等。不过有科学家指出,新技术可能为人类带来灾祸,如用作制造生物武器,或错误造出导致瘟疫的细菌,更指文特尔试图取代“上帝”角色制造生命,违反自然规律。

  当然,“人造生命”的研究工作在社会上确实引起了激烈争论。媒体称,美国前总统奥巴马要求评估此研究在医学、环境、安全等领域的影响。不少科学界和伦理界的专家呼吁停止该项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因为可能为人类带来灾难,比如用作制造生物武器,或变种生物,违反自然规律。

  人类未来逐渐可以取代上帝、女娲设计来创造超级后代,创造自己的基因工程,也可以取走成功人士的DNA再造优良基因人类、消除疾病、改良心智,如此,人工介入基因的改变可由人类自己控制人类的进化速度,推翻达尔文等生物学家所提“物竞天择”的进化理论,改变基因就像去除抑郁病、青春痘一样,生下来之前就去掉劣质基因,再造精英人类。父母通过医学部门基因改造可自行选择喜欢的子女人种、性别、性格、发质、高矮、胖瘦;甚至可以把动物好的基因转换到人的身体器官上,比如嗅觉、视觉、触觉的超人能力;设计有腮的人类自由在水中生存,有翅膀的人在空中飞翔;也可以吸收这些返祖基因工程,具有我们祖先从前的捕猎和树上攀爬的能力;让我们的家禽返祖成为恐龙的体态……创造一个会思考的哲学型DNA,未来人工演化与自然进化之间的矛盾便开始凸显。自然人与返祖人的生活方式、思维、身份的差异可能会造成新一轮的贫富差距,而再造人类的专利权也需要建构非常严格的法律监管机制。

  变异的虚拟生物

  Bernd Lintermann的作品《Sono Morphis》采用计算机遗传算法的模拟生成一种进化的过程,用于控制3D形态虚拟生物的生产,用户可在界面下方小窗口提供的六种可能变异的类型中进行选择,从而诱导这种虚拟产生各种复杂的变异形态,如图所示。

▲ Bernd的作品《Sono Morphis》;用户可以诱导虚拟生物产生各种变异形态▲ Bernd的作品《Sono Morphis》;用户可以诱导虚拟生物产生各种变异形态
▲ Karl Sims作品《Galapagos》;进化的虚拟生物体群▲ Karl Sims作品《Galapagos》;进化的虚拟生物体群

  基因转变对生态环境的潜在影响导致生存空间的工业化。动植物基因的转变、杂交,是特定条件下将基因在其他生物和亲缘生物间转移,使这些生物具备转基因作物的性状。而这些研究的人工化变异,使我们的环境被人工化物品包围,基因食品导致试验动物发生异常,自然不复存在,人类也将发生异化,人兽混体成为可能。

  转基因生命异常导致其生命的脆弱,非典型性细菌侵入,对生命造成巨大痛苦,受到道德谴责。人兽混体、基因克隆造成身份、年龄的异常,也造成新伦理的冲击。因此,人类对于科学家的素质培养中,除了技术培养最重要的是道德培养。为人类未来着想,以造福人类为己任,不能以个人利益出发,分清利弊,坚守科学家的道德底线

▲ 活体组织雕塑▲ 活体组织雕塑

    人工创造超人类

  人类未来通过DNA改造,让疼痛、恐惧、自私等人性的弱点远离身体,创造新新的超人类。疼痛一直是人类生命受到伤害时的预警系统,如果一旦疼痛成为遥远的事,人会逐渐消除同情心,道德文明的底线自然会消失。

  另外一个技术让人类逐渐成为超人,隐形斗篷的发明让我们眼睛的视觉不再可靠,隐身术欺骗眼睛让违法者或抓捕者的现状造成了戏剧性的变化,自然人类又要创造一种反隐身术的技术,创造第六感,超越原始感观,发现隐身的攻击者。

  2045年后人类新型奥运会成为改造基因及人机同体技术开发的竞争大赛,赛场上人类被改造成超人类,他们可以运用火箭喷发装置,眼睛视力超强、记忆力好、肌肉充满活力、念力操纵机械手,甚至未来人类死后大脑系统的信息可以被拷贝、转移至其他人类或机器身上,真正实现不死身的精神人类,延续生命。

▲ 艺术家Stelarc《额外的耳朵》▲ 艺术家Stelarc《额外的耳朵》

  澳大利亚艺术家Stelarc作品“额外耳朵”(The EXTRA EAR)是使用艺术家前臂的皮肤组织培养制造,并使用硅填充物使皮肤扩展,形成用于外科手术中塑造耳朵的皮肤,然后植入艺术家左臂上,他曾经设想将这个耳朵移植到右耳边上,但由于手术会太危险而放弃。这个耳朵内置安装了无线蓝牙麦装置,可以让Stelarc通过这个“额外耳朵”同远处的人通话。

  基因噩梦

  Patricia Piccinini是澳洲颇具代表性的当代艺术家之一,曾多次参加国际性大展。她的作品《年轻的一家》,是一组采用硅橡胶制作长着猪的面孔和人的身体的怪物。这组形态上令人感到恶心甚至惊悚的作品不由让人想起关于人和猪有着相似基因的报道,进而联想到这些怪物会不会就是未来“基因农场”里用于器管移值的供体。这个作品对基因技术的未来,以及人类与动物关系的本质等伦理问题进行了严肃的思考。

▲ 艺术家Patricia Piccinini《年轻的一家》;布料、人造皮、填充物▲ 艺术家Patricia Piccinini《年轻的一家》;布料、人造皮、填充物

   关注种族

  不同的“人种”虽然有明显的体表特征,但遗传的差异程度其实非常小。不过,我们可以利用遗传资讯,划分出不同人群,这具有重要的医学意义。

  人们常常根据肤色、眼睛、毛发这类体表特征,加上地理起源与文化,将自己和其他人区分为不同的“人种”。但是,从生物学的角度来分析,人种的概念究竟有多少依据呢?比如某人有着一对蓝眼睛和满头卷发,除了告诉我们他拥有生成这些特征的相应基因以外,体表特征还能揭示有关这个人的遗传组成的更多信息吗?

▲ 艺术家Nancy Burson《人种机器》▲ 艺术家Nancy Burson《人种机器》
▲ 艺术家Nancy Burson《人种机器》▲ 艺术家Nancy Burson《人种机器》
▲ 艺术家Nancy Burson《人种机器》▲ 艺术家Nancy Burson《人种机器》

  纽约艺术家Nancy Burson发明了一个所谓的《人种机器》。该机器先拍下某人一张照片,然后再根据各人种的体表特征增减,显示此人要是出身于另一个人种的话,看起来会是什么样子。Burson声称,她想以这种方式来凸显人类的共性。确实,体表特征并不能反映个人的大部分遗传组成。《人种机器》在伦敦的千禧圆顶展览馆是最受欢迎的卖点,每年吸引了大量观众,此外她还设计了允许用户改变自己面孔或年龄的“年龄机器”,和可以改变性别的“性别机器”。

    四、人工仿真:机器人与人机同体革命

  不久的将来,会出现我们现在以为非常荒诞的事情。机器人技术的成熟,机器人生产批量化,逐渐形成机器人社会生态,他们将主动参与到社会文明发展的建构中。人类也逐渐为他们建构和规范他们的生存方式,平等的尊重他们的各种权益,包括公民权、投票权。机器人参与公民投票是人类改变其身份的重要标志,他们不再只是人类的附属物,就象黑人种族与妇女权利的争取过程一样,机器人也不应该再受到人类的歧视。

▲ 《人工智能 Artificial Intelligence》;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2001▲ 《人工智能 Artificial Intelligence》;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2001

  以前一直在人类固定思维模式中认为我们和机器人的差异在于机器人缺少灵魂与心智,机器人的行为都是在按程序而行的意料之中,一旦故障只要维修机械即可。而人类会面临生老病死,生理的复杂程度很大,大脑算法也很难得到修复,因为人的神经回路很难复制到机器技术之中。但未来将会逐渐改变这种技术的定式,人机能高效结合,人机同体,将人与机器的隔阂彻底打破。

▲《人工智能 Artificial Intelligence》剧照▲《人工智能 Artificial Intelligence》剧照

  人机结合如果将脑机接合,脑中植入新型装置,可矫正脑缺陷,强化脑部功能,增强大脑存储记忆、缩短学习时间、避免记忆缺失。当然,这便存在着技术实施中的伦理问题,权力争夺也会加剧社会的不平等性。由于贫富差距大,而技术时常掌握在部分人手中,会带来社会知识权利的两极分化——除非达到人人普及的程度,才能解决这个深层的问题。

  人机结合除了脑机接口技术之外,未来夜视镜、红外线传感器、X光透视系统、电子耳、人工视网膜、机器手臂、无线电波、卫星定位系统都可将人类创造成超人。而注册、生产、销售这些人工肌体配件的企业也将成为未来权利的代理部门。

  未来生产的具有人类心智的机器人,甚至可以有自我繁殖和创造能力,具有生物触觉传感器,人机差异何在?而且人类可以创造有道德的机器人,设置真善美的价值系统,去除人类贪婪、残暴的一面,创造不伤害他人、不收受贿赂、公正廉洁的公民,改变整个社会的生态系统。

▲《我,机器人 I, Robot》剧照▲《我,机器人 I, Robot》剧照

  人工智能大数据预测

  未来几十年内人类工作的一半资源要被人工智能取代,人类将成为依赖人工智能生存的“附属物”,人类的生活方式无法离开人工智能,如同我们现在离不开手机和电脑一样。人工智能超强的大数据预测能力已经大大超越人类的判断能力,人工智能可以预测犯罪的概率,甚至有犯罪气息的地方能提前预警,而避免恶性事件的发生。

  人工智能也可以象伯乐一样,分析和发现有潜力的无名歌手,挖掘新人,预测歌曲的流行概率,而予以人类参考;未来家庭安装人工智能系统,传感器可自动识别家人的表情、动态,根据形势自动控制并向警方报案;人工智能预测和建议可以消除人类非理性判断,甚至会改变人类对自己视觉的信誉度,人工智能可以预测一场交通事故。有了人工智能的预测,人类试错的机会逐渐减少,这是否也是一种悲哀?因为没有失败发生,自然也体会不到成功的愉悦。

▲ 斯蒂拉克《行走的头》;机器人系统▲ 斯蒂拉克《行走的头》;机器人系统

  未来机器人会不会被少数人类利用或自主地对人类造成伤害?这是一个极具争议的话题。这里的机器人必然是高智能机器人,他们自我进化和学习爱人心智、个人尊严与种族意识,将来会成为我们亲密的朋友还是人类的敌人?这种“较量”也充满着未来的不确定性。倘若大势所趋,机器人未来批量生产,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时必须平等地制定机器人生态制度,如领养协议、户籍制度、职业分工、身份认同、法律与销毁机制等,这样才能与人类互补、互助,合谐共处。

  五、物理转换:外星移民计划

  星际移民,天文科学家在宇宙中寻找到适宜人类居住的星球或在其他星球上创造条件让人类移民居住。过去研究人员提出早期移民人口数量为几百人,但科学家认为需要重新讨论这个问题,这需要从人类群体遗传学上去考虑,人数太少不能组成基本的繁衍群体,移民的多少也决定了需要多大的宇宙飞船。

  据国外媒体报道,如果人类想要移民其他星球,那么就需要一个很大的飞船,俄勒冈州波特兰州立大学人类学家卡梅伦·史密斯估计初期移民人口数量大约在4万人左右,如此庞大的人口数量可使殖民地人口呈现多样化,在遗传统计上具有意义,可解决长时间太空飞行的需要。

▲ 120年后世界第一艘长2公里的天空母舰建成▲ 120年后世界第一艘长2公里的天空母舰建成
▲ 冷冻法“移民”到未来(国家法律将开始解禁活人人体冷冻)▲ 冷冻法“移民”到未来(国家法律将开始解禁活人人体冷冻)

  美国科学家发表报告说,他们利用设在夏威夷的“凯雅克”天文望远镜发现了这颗“迄今发现最像地球的星球”。它是个多岩石的星球,位在天秤座距离地球约20光年。它环绕着天秤座中的红矮星(恒星的一种) Gliese 581(中译:格利泽581)运行。这个星系内迄今共发现6个行星,天文学家把这颗新发现“超级地球”命名为Gliese 581。

  20世纪飞机缩短了国家与国家的距离,21世纪后的将来电浆火箭的发明将逐渐缩短星际间的距离。哥斯达黎加出生的华裔太空科学家张福林(Franklin Chang-Diaz)向法新社表示,他推动的高科技“可变比冲磁电浆火箭”(VASIMR)在历经数十年研发后,目前正蓄势待发,未来可将地球飞火星所需时间大幅缩减近六倍到只需卅九天。电桨火箭比传统火箭快很多倍,电桨相当于把一个小太阳装入火箭。星球孕育生命需要三个基本条件:1、为化学反应提供场所,水媒介;2、生命中材料DNA中的磷;3、能量的来源,如太阳。找到这些物质的新星球,人类便可以搭乘电浆火箭或飞船大量移民新的家园,消除由于能源短缺、生态破坏或小行星撞击地球而引发地球人类灭亡的绝望。在很久的将来,人们可能在新的外星家园通过望远镜来回忆地球被淡忘的历史。

  外星殖民时代的开始就如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在外星球土地比黄金还珍贵,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自然也是权力争夺的焦点。在外星球建筑多为三D打印技术建造,按一钮就可自动建成一座房屋。新的外星殖民之争由于狭隘的民族、个人欲望一直会持续下去。

  除了太阳系最适于生存的火星,2.0地球也会被发现,在飞向2.0地球的路程远比火星遥远,可能需要几十、甚至几百年到达,为了让远航者能活着到达外星球(2.0地球)人类想尽各种办法减缓远航者的老化过程,降低其代谢能量,诱发冬眠,延长寿命成为一种假死状态。要么人类能控制时空结构,利用时间扭曲通力场飞往2.0地球。星际旅行的物理时空扭曲也会带给我们生理、伦理的错乱这也是一种极为可怕的想象。

▲《星际穿越 Interstellar》剧照;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2014▲《星际穿越 Interstellar》剧照;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2014
▲《星际穿越 Interstellar》剧照▲《星际穿越 Interstellar》剧照

  《星际穿越》(Interstellar)是克里斯托弗·诺兰执导的一部原创科幻冒险电影,基于知名理论物理学家基普·索恩的黑洞理论经过合理演化之后,加入人物和相关情节改编而成。《星际穿越》主要讲述了一队探险家利用他们针对虫洞的新发现,超越人类对于太空旅行的极限,从而开始在广袤的宇宙中进行星际航行的故事。

  结语

  科技的高速发展让人类对未来一直充满乐观主义的信心:认为未来人类的生活方式将越来越便捷、舒适、健康,甚至在更高级的文明治下,进入乌托邦时代。我们把与乌托邦欲望都寄托在对未来的想象中,却全然不去思考可能存在的种种危机,科技文明的发展给我们带来的阶级矛盾可能会更加激烈、道德伦理缺失、生态破坏,导致地球负担难以承受。而生活在当下的艺术家们,如何能跳出历史与现实的桎梏,穿过科技的迷雾,跨越时间与空间的纬度,并保持清晰、自由的思维为未来艺术生产创造更多的可能性,便成为一场想象力与能力的博弈,让争议的科技成为未来艺术创作的背景资源。

  2017年1月2日于北京

  关于作者

  张海涛(Zhang Haitao) ,策展人、艺术评论家、艺术档案网主编。生活、工作于北京。2009—2014年先后任宋庄美术馆执行馆长、元典美术馆副馆长。北京独立影像展选片人;首届圈子艺术青年奖评委;丽水摄影节学术委员、评委。2012年出版个人著作《未来艺术档案》。1999年至今致力于当代艺术创作与研究工作,在国内外的实验影像、新媒体、行为艺术等领域已策划九十余展览。

扫描下载库拍APP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推荐阅读
关闭评论
高清大图+ 更多

外星人也在倒立?

2017年01月11日 1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