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得 做策展不忘初心

2017年04月08日 09:46 新浪收藏 微博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做策展人,对艺术家马得来说,是挖掘自身潜力的方式。接连做了三届装置艺术展之后,他不仅有乐在其中的感觉,还心生出了更大的期许:抱着分享的目的去发掘有潜力的装置艺术资源,然后借助自己搭建的策展平台去推动当代艺术的多元化发展,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可以跟他一样爱上装置这种艺术表达形式。

  用自己的方式重塑装置语境

  “装置艺术在中国还属于小众艺术。我虽然从2008年前后才开始接触装置艺术,但却属于较早一批接触装置的艺术家。” 如马得所说,起源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装置艺术,直到现在还属于相对小众的艺术表现形式。而在此之前的数十年,他的身份是一名观念影像艺术家。“我是在经历了对摄影本体的试验和研究之后,才决定通过装置这种形式,来表达自己的艺术感受。”与他之前创作影像作品时的心态不同,做装置的时候,马得不再纵容镜头里的“故事”(善的、恶的,危险的、安全的)自生自灭,而是希望转换视角,赋予自己的装置作品以新的生命力。“在进行艺术创作的时候,我会在作品中‘人为’地注入很多‘情绪’进去,举例来说,我会把自己对时间、空间以及生命意义的思考,作为题材融入到艺术创作中去,像《铸塑凳》和《人机交互摄影师》,都是这方面的作品。”

  最近三年,马得在潜心创作装置作品的同时,希望自己还可以以策展人的身份,发掘出更多有潜力的装置艺术资源,为普及和推广这种小众的艺术形式,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2013年,“首届中国国际装置艺术学术论坛暨马得作品展”在798“圣之空间”盛大开幕。在那一年的装置展上,马得把自己的装置作品抛到公众的面前,还以“学术研讨会组织者”的身份,与众多装置艺术家,分享了自己从事装置创作的过程中积累的创作心得和经验。“事实上,这不是我第一次以策展人的身份面对公众,早在2009年,我就以策展人的身份,参与策划了‘中德青年装置艺术展’。”在重庆黄桷坪当代美术馆开幕,虽然当时参与的人并不多,但他却在这个过程中,积累到了很多宝贵的经验。

  要做就做经得起推敲的装置展览

  “首届中国国际装置艺术学术论坛暨马得作品展”成功举办之后,马得收到无数好评。次年,“第二届中国国际装置艺术学术研讨会暨2014中国国际装置艺术展”,在马得的努力推动下,又如约跟大众见面了。“考虑到装置艺术的创作涉及其他跨学科和行业的经验,而这些行业的成果每年又都会有飞速的发展,所以学术论坛我选定了每年举办一次,这也是顺应这个社会的发展决策。”据马得回忆,“第二届中国国际装置艺术学术研讨会暨2014中国国际装置艺术展”与上一届国际装置艺术学术论坛相比,学术论坛更加侧重于装置艺术的内部研究,旨对装置艺术的本体进行更加本源的探究和交流。而于2016年在今日美术馆举办的同曦·第三届“中国国际装置艺术学术论坛暨展览”,跟之前两届相较,不管是展品规模和数量,还是装置艺术的语法,都显得丰富许多。“这一次装置展,我们集聚了一批年轻的、有实力的艺术家,他们都有着良好的专业素养和宽广的知识结构,他们所创作的装置作品也都相对的内省和理性。”

  据马得所说,这一次装置艺术展,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作品有很多。“像艺术家马晗的作品《是风》,就非常的有趣,且充满新意。”为了创作这件作品,马晗从四面八方收集来大量被撞裂的挡风玻璃碎片,然后凭心性将这些已经破碎的玻璃碎片黏贴完整后挂到墙上展出,因为玻璃碎片片片都不相同的缘故,也预示着马晗的作品,具有不可复制性。“这是一件集暴力性、偶然性、突发性为一体的装置作品,让我印象深刻。尤其是玻璃上面的油彩绘画,在我看来,更是值得玩味的一部分。”除了《是风》,艺术家王恩来创作的《瀑布的演进》,也是马得在接受采访的时候,多次提及的作品。由脚手架、肥皂、木板和水泵构成的装置作品《瀑布的演进》,利用水流间断性的冲刷原理,让成排摆放的肥皂,发生了质的变化。“这件作品呈现了物的关系,物与时间的关系,具有非常深刻的哲学原理,值得我们进行深刻的推敲。”

  “现在有一个特别坚定的想法,想把中国国际装置艺术学术论坛暨展览一直做下去。” 马得坦陈,他做“系列”装置展就像乔布斯做“苹果”一样,目的并非是为了做成一样东西,而是抱着分享的目的去发掘有潜力的装置艺术资源,然后借助自己搭建的平台去推动当代艺术多元发展,让越来越多的人,能够爱上装置这种艺术表达形式。

  艺术家的行为介入方法论

  事实上,相较于独立策展人这个身份,艺术家三个字显然更适合形容马得。“做策展的确会花费我很多时间和精力,可就算策展的工作再繁杂,我也不会厚此薄彼,懈怠了创作这件事。”这些年,他为了举办“中国国际装置艺术学术论坛暨展览”,工作安排甚至都要精确到分钟了,可即便如此,他也没有耽搁创作这件事,并且还跟之前潜心艺术创作时的心态一样,严格把关作品质量,与此同时,他还会要求自己努力做到绝对的“高产”……到底怎样做才可以保证年年“高产”?不止是我们,跟马得相熟的艺术家,其实也都好奇他是怎样做到的。“没什么秘诀可言,用心创作就好了。”马得一言以蔽之,倒不是他有意敷衍,实在是因为他没什么技巧而言。“勤奋,我能分享的经验唯有勤奋。”

  简简单单的两个字,在马得心里,却重逾千金,他眼中的艺术创作,是一个痛并快乐的过程。但他亦说,创作这事会上瘾。“创作是我攫取快乐的方式之一,攫取灵感、选料、制作、精雕细琢……眼见着一件作品从我手中从无到有,那种让人喜出望外的感觉实在是美妙。”马得强调,有心从事艺术装置创作的人,一定都有一颗强大的内心——因为就算他这样的行家里手,在创作作品的时候,也难免发生诸多意外。“很多时候,问题会出现在原材料上。就差一个画龙点睛的一笔,但翻遍整个储物仓库,也没有如愿找到中意的那一款。人工做吧,又怕这件作品看上去不够浑然天成。这次出现在装置艺术展上的一件作品,所用材料全部来自电脑机箱,为了找到合适的,我在中关村电脑城逛了很久。”

  为了实现“合适物料”的愿望,马得一有时间就会出去“海淘”原材料,建材城、街边的两元店、宜家商场,甚至是街角的废品回收站,都是他淘宝的好地方。“我记得有一段时间我特别迷恋逛宜家,你们可能都想不到,我用了一整个夏天的时间去逛宜家,到后来,我跟那里的很多导购员都发展成了朋友。”逛宜家的新鲜劲过去之后,马得特意做了一件艺术作品,来纪念这段日子。“我花了三块钱买了一个热狗,然后用宜家的免费铅笔替换掉了里面的香肠,我通过这种行为介入的方法,来纪念这段我现在看,仍旧会觉得弥足珍贵的日子。”说这席话时的马得,一脸的幸福。经过时间沉淀的他是绅士的、有思想的,而他的作品以及他所参与策展的艺术展览,也跟他本人一样,有内涵、耐人寻味。

  来源:舒适杂志

扫描下载库拍APP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推荐阅读
关闭评论
高清大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