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15万套!我国首次摸清国有可移动文物“家底”

2017年04月08日 08:29 新华网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国宝级文物 国宝级文物

  (记者施雨岑、王思北)

  国家文物局7日公布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经普查,我国国有可移动文物共计10815万件/套,其中完成登录备案的国有可移动文物2661万件/套,我国国有可移动文物“家底”得以摸清。

  可移动文物指馆藏文物,即历史上各时代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等,分为珍贵文物和一般文物。

  2012年10月至2016年12月,国务院组织开展了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旨在通过国有单位文物收藏情况摸底调查、文物认定、信息登录等环节,对我国国有可移动文物藏品进行全面登记,建立全国统一的可移动文物名录和藏品信息资源库,并向社会提供公共文化服务。

  “普查结果显示,我国国有可移动文物呈现出资源总量庞大、收藏体系多元、收藏主体集中、文物类型丰富、文物数量快速增长等特点。”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分析说。

  据介绍,在为期5年的普查期间,全国各级普查机构共调查102万家国有单位,对经认定的文物开展定名、断代、编号、拍照等工作,建立藏品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在全国可移动文物信息平台上联网登录。

  值得一提的是,各级普查机构通过实地走访、上门调查、重点认定等方式,加大对新发现文物资源的梳理调查和登记,全国新发现新认定文物708万件/套。

  刘玉珠表示,通过普查,我国建立了各省级文物资源目录和文物资源地图。各级地方政府全面掌握本行政区域文物资源状况、收藏单位数量和行业分布。普查还对收藏单位信息、文物保管信息、管理情况等同步开展了调查,有效提升全国文物基础数据的全面性、准确性。

扫描下载库拍APP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标签: 文物刘玉珠

推荐阅读
关闭评论
高清大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