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红坊”暂别申城 改造后迈向4.0时代

2017年08月04日 01:32 新浪收藏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上海上钢十厂上海上钢十厂

  时光倒回2005年,由上钢十厂改建的上海城市雕塑艺术中心正式对公众开放,同时揭幕的还有它的首个展览“雕塑百年”邀请展。此后,以上海城市雕塑艺术中心为原点,这片土壤逐渐由一个具有单一功能的艺术展馆生长为一片文化艺术社区,这便是红坊的开端。

2005年11月11日,“雕塑百年”展在上海城市雕塑艺术中心举行2005年11月11日,“雕塑百年”展在上海城市雕塑艺术中心举行

  穿行在梧桐茂密的淮海西路,红坊为都市人构建了一处闹中取静的休闲场所,更被视为2.5产业政策的重要实践者。提到它,人们会不自觉地想起:各大艺术机构、创意文化公司、Live House、文艺小店,还有大草坪……但很快,这儿又将以新的面貌,带给市民们惊喜!随着土地性质的改变,红坊文化艺术社区即将开启向文化、商业与办公充分融合的“4.0产业园”迈进的探索之路,并于2017年7月底暂时谢幕进入新一轮改造调整期。

红坊红坊

  7月25日下午,由上海城市雕塑艺术中心、上海融侨中心、上海红坊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共同主办方,并由红坊社区的投资运营管理方上海红坊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承办的纪念活动“红坊不说再见”在红坊召开,通过《花草亭》收藏仪式、《城市再生》论坛和红坊的纪念版铸造模型发布三个板块,让我们重温了红坊的前世、今生,并对其未来满怀憧憬。

  关于《花草亭》

  每个去过红坊的人,想必都会对园区内那片宽敞的草坪印象深刻。红坊的草坪也是艺术与自然的完美结合,其中《花草亭》这一作品,不仅妆点了自然,也是在草坪中起到了亭子的功能。该件作品完成于2015年,是艺术家展望与建筑师柳亦春为“上海城市雕塑艺术中心十年暨‘1+1’空间艺术计划”而联袂创作的艺术作品之一。

人们在《花草亭》下纳凉、拍照人们在《花草亭》下纳凉、拍照
《花草亭》内部《花草亭》内部

  当时恰逢红坊成立十周年,由城雕中心策划的“1+1空间艺术计划”系列展,计划每届邀请雕塑与建筑专业领军人物进行跨界共创,突破雕塑与建筑各自形态及学术边界,以专业融合之力,为上海新一轮城市文化建设提供空间艺术创作的实践案例。因此,在红坊进入新一轮改造的前夕,主办方特意将《花草亭》包裹珍藏,寓意社会各方对红坊历史价值的认可和对未来的美好祝福。

  下午14:30,《花草亭》的创作者之一的柳亦春和红坊文化的创始人,也是该系列展策展人的郑培光,以盖红绸的方式完成了收藏仪式,共同见证这一重要时刻。

左为郑培光,右为柳亦春左为郑培光,右为柳亦春

  关于《城市再生》论坛

金艳萍,上海建科建筑设计院市场部总监金艳萍,上海建科建筑设计院市场部总监
王艺,德国盖博建筑设计(上海)有限公司(筹)总经理王艺,德国盖博建筑设计(上海)有限公司(筹)总经理
邵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上海) 执行主任邵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上海) 执行主任

  《城市再生》论坛是红坊自2006年开始的重要传统活动。而今天这一活动再次举行,现场四位嘉宾邵甬、王艺、金艳萍、郑培光依次以 《红坊的文化和社会价值》、《城市再生中的国际实践》、《工业建筑的绿色更新实践》和《红坊,不说再见》为题进行了长达近两小时的分享。且以红坊作为案例切入,分别讨论了城市再生项目的社会价值与文化价值、城市再生的国际实践、遗产再利用的技术前沿以及城市再生实践的类型与发展方向。在全方位解析红坊的同时,探索未来城市再生类项目的实践之路。令这一次的论坛活动,显得尤为意义非凡。

郑培光,红坊董事长郑培光,红坊董事长

  红坊文化的创始人郑培光,作为论坛的最后一位嘉宾,也向大家介绍了未来红坊规划的一些新动向。譬如大家关心的大草坪,他提到会从现在的园区中心,转移到淮海路上,并且整个面积会比过去的绿地大两千平米,成为一个城市公共公园等等。

  红坊纪念模型发布

红坊纪念模型红坊纪念模型

  在“红坊,不说再见”活动的尾声,主办方也还特意赠送给了在场来宾一个红坊纪念版铸造模型。以铜、铁铸造而成的纪念模型,透露出红坊前世的工业味道,而造型上则是过去12年红坊的布局。

  但未来红坊还将让你创造更多新的记忆!

  4.0版的红坊,预计会用5年的时间去建设,计划在2022年的下半年再次开放。而以上海城市雕塑艺术中心为首的原上钢十厂七号车间(A、B区)还将保留。关于更多红坊的未来动向,大家可以及时关注,相信新的红坊也不会令大家失望。亦如今天的主题一样,我们不说再见!(来源:空艺术)

扫描下载库拍APP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标签: 红坊申城

推荐阅读
关闭评论
高清大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