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情相依 相看不厌——顾平人物山水画

2017年08月22日 16:49 新浪收藏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顾平顾平

  人物:顾平

  访谈:哲轮

  哲轮:看您的画就像看古人。大处水墨淋漓,小处用笔精到,得到了傅抱石的精神,而且还很厚重。经营位置出奇制胜,尤其两个人物之间的虚白很有味道。

  顾平:我喜欢画人物山水画,人和山水两情相依,山为人世界,人为山中景,我一直在研究人物山水情景交融的表现形式。

  我自小就喜欢人物故事,后又被六朝文化所吸引,我崇拜六朝士人与天地同乐的散怀胸襟,所以我痴迷于人物山水画。“水墨淋漓”是直入如来佛地的豁达艺术表现形式,面对大山,开怀大笑,应放笔直取。

  傅抱石画得大气,我在南京读书教学,当然会受其影响。

  我作画没有固定形式,信笔行走,俯拾即得,所以画无雷同。我有时会给自己出出难题,先随意落笔后精心收拾,所以有些作品有些奇特。

  《竹林七贤》是我1994年参加八届全国美展时画的,十六年前画的至今看上去依然很棒,但传统题材在当时入选美展是很难的。当时注重政治题材,但我坚持我的观点,而且把工笔写意化。构图是很奇特的,把古人的飘渺和实际山水相结合,学宋画,用笔是传统的。画面有古意,但形式是现代的,不全是用古人的笔法画,而是用现代意识画古人的境界。

竹林七贤200CM-200CM竹林七贤200CM-200CM

  哲轮:在您的画中人物和山水结合得非常完美,情趣很浓。

  顾平:我十多年如一日地渲染这个题材,我喜欢的就画到底,渲染笔墨精神和文人画精神——山水人物两情相依。

  在古代的山水画里,人物大都是点景,画得很小,很少有表情在里面,所以看上去点景人物缺少情感。而在人物画里山水又是衬景,没有太多的思想性,只是山水而已。我是把山水人性化、拟人化,山水就是人,人就是山水,包括树木、山石、小草,都赋予一种人情味,这样,人物山水两情相依,相看而不厌,这就是我渲染的画题。我的画不叫山水人物画,而是叫人物山水画,本质上是表现人的精神风貌。同时,如果没有山水,就不能把人的那种天人合一的潇洒,放浪形骸,文人那种与天地同乐的感觉画出来。

兰亭诗意68cm-136cm 2015兰亭诗意68cm-136cm 2015

  哲轮:山水是人物精神风貌,人物是山水欣赏者,两情相依。这样很容易把读者带入到画面当中,与里面的人物一起畅游。这就比古人所说的“可看、可卧、可居、可游”更近了一步。

  顾平:我喜欢六朝文化,六朝人清谈,放浪不羁,文人相会、文人雅集,这样的人物心态十分豪迈。阮籍醉了在猪圈里就睡着了,像刘伶一样,走到哪里喝到哪里,死到哪里埋到哪里。地为床天为被。刘伶说,天地是我的床,房子是我的衣裳,这是什么胸怀呀!你再看看嵇康,弹完广陵散之后,慷慨就刑,把生命置之度外。《兰亭修禊》、《西园雅集》都是晋人在登山临水时留下的千古佳话,画此情此景当然更有文学艺术的高雅之境。

岭上雅集68cm-136cm岭上雅集68cm-136cm

  哲轮:六朝士人放浪形骸,要表现人物的放浪,必须表现这个时代的内在精神,恐怕自己也要时常进入这样一种状态之中,即便不能像他们那样放浪,也应把自己置于这样的场景中去体味。

  顾平:这些士人都是贵族,图画是一种企盼,修得画中人也非一般。我画人物山水画是把我的六朝情结融入到画中,是对六朝文化崇敬的图画表述。

  人物山水画必需有古意,在六朝文化精神的主脉下,我的人物画必须是放浪的、写意的。人物浪漫,但山水、树木不相应也不会融洽,需要情景一致,它阐述的一个命题就是潇洒、奔放、豪迈、不拘小节,这是人物山水画的一个主脉。所以说,我的人物山水画并不注重过多的细节,而是着重笔墨精神和豪放的气息,用这种气息来衬托人物,这就是我绘画的追求。

岗上展卷68cm-136cm岗上展卷68cm-136cm

  哲轮:这是多年探索形成的创作方向,还是自我性情的内在需要?人物画主题创作是当前的主流,这会不会曲高和寡?

  顾平:当代需要主题创作,也需要文化的传承。我个人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表述每个时代都不同,这个时代所受的文化教育都会在画中体现。

  我画中人物必须是高士,高士什么?是大儒,是中国文人的典范,所以一定要表现出他们的文化气息。人物的表情是含蓄的、内敛的,而用笔应是潇洒的。我把历代人物画梳理了一遍,我临摹过很多人物画,顾恺之、吴道子、李公麟等等,临摹是学习,但必须创造自己的符号,人物必须要有自己的特征,比如夸张,画人物必须夸张,这是我画人物的一大特点。任伯年的人物画就比较夸张,是我比较喜欢的。但如何表现人物面部,我有自己独到的观念。我画里的人物都是天庭饱满,意向会告诉你他是智慧者,大耳垂肩,耳垂很大,那是福相,这种人是长生不老的,有仙气,道骨仙风。在具体表现面部表情时,我非常注意疏密关系,鼻子、眼睛、嘴巴,这些局部和脸庞的比例一定要夸张,一夸张就加强了面部的表情和文化人的独特气质,绝不能写实。这既是技术,还是一种审美标准。像人物的手指,我参照过佛教人物,佛教人物的手我研究过,记得在1980年左右,有一本杂志叫《美术丛刊》,其中一篇是关于佛教人物手脚的,画得很好,过去我一直带在身边。佛教人物的手脚肉肉的、肥肥的,给人有高贵富态、不食人间烟火的感觉。

  我的人物山水画不应是曲高和寡,有故事情节就有可读性,有人文情怀就有高雅性,有传统和现代的交融艺术表现力就一定有这个时代的观众。后之视今犹如今之视昔。

林木深秀贯泉流68cm-136cm 2015林木深秀贯泉流68cm-136cm 2015

  哲轮:所以,你表现的人物有文化品质,人物造型也有自己的个性特征。但在我看来,在如何保持一种现代性上也有你自己独到的思考和表现手法,看上去人物画结构没有任何毛病,无论手指、动态、比例关系,都能看出你有很扎实的基本功。

  顾平:我大学时的人物画就非常好,后又一直在教书,教学相长。我有传统绘画的底子,也喜欢当代绘画。用线不完全是按传统画,而是按结构行走,在现代意识的基础上运用传统的线条理念去画人物的结构,表现人物的风骨。

  画人物画要对人物结构有深入的理解,这样画起来才知道所以然,才能把千姿万态的人物画出来。人物结构需要童子功,需要长期的学习实践。我画中的人物都是随便想的,即兴之人,画多了就这样了。

  我看过明代吴彬的五百罗汉图,令我特别激动,从中取法甚多。

绿水青山白云悠68cm-68cm绿水青山白云悠68cm-68cm

  哲轮:人物山水画,如果人物不到位那么这张画也站不住了。像齐白石,画草虫很精到而其它大写意,照样能融合在一起。您的绘画对人物并不追求精细,而是在似与不似之间,这样能表达更多文人的意味,太像就太写实了,文人的味道也就尽失了。构图也很特别,几乎每幅都不一样,总是给人以出奇制胜的感觉,常画而常新。

  顾平:我对构图的理解是,构图一定要奇特,要想画、敢画,无所畏惧。“语不惊人誓不休”,如果构图不臆造,按常规行事,就会格式化。所以要经常进行一些尝试,要有对自己的进行解剖,要逼自己去应付各种各样的构图,当然这需要去整合。而写意人物是一定要有自己的审美造型的,万不能写实,离现实越远想象的空间越大,在度的把握上,因人而异。清代画家邹一桂评论西画写实性时说“全无品味”是有一定的道理的,而齐白石提出“似与不似之间”的审美观点是中国画的起码标准。所以我的人物画只要意到就够了,不作过细的刻画。

松声泉流图33cm-65cm 2017松声泉流图33cm-65cm 2017

  哲轮:笔墨也很张扬。

  顾平:笔墨精神必须张扬!我的绘画具有书法性。中国画第一讲笔,第二讲墨,第三讲气韵与节奏。如果没有笔墨就没有中国画,笔墨精神是中国写意文人画的一个典型创举,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也是中国画的一个最高境界。中国画笔墨要不失灵动、不失自由,放笔直取。要对书法有深入的理解,尤其是笔与笔之间要有一种藕断丝连的关系,这一点非常重要,气韵与节奏是画面的精、气、神,它是通过笔墨去实现的。

优游山岗,扶绿品香68cm-68cm优游山岗,扶绿品香68cm-68cm

  哲轮:所以您的画面里,每一块石头、每一次用笔都连成一气,笔笔灵动,笔笔相依。

  顾平:笔墨精神是魏晋风度的直接体现,具有书写性才能表现出人物的洒脱风流。石头如人,万物一样。人物必须精到,山水必须放浪。人是山水的主人,山水是人物心灵的写照,两者缺一不可。

青山寻仙68cm-68cm青山寻仙68cm-68cm

  哲轮:表现自己的审美价值观,还要完善自己的理论和审美体系,把人物山水两情相依、相看不厌的命题继续完善,乃至于形成一种画派!我们津津乐道于江左风流,为什么今天不可以呢?总要给后人留下无穷的遐想空间,我们不去制造故事,但可以创造美的画卷。作为研究者,我们会一直关注您的创作,也希望能时常看到您的新作。

扫描下载库拍APP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推荐阅读
关闭评论
高清大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