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花三月 感受画里的扬州风情

2017年04月05日 11:45 新浪收藏 微博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没有哪一座城市,像扬州这样,与诗歌结下千载情缘,而和扬州城最相得益彰的时节,自然是“烟花三月”。每到农历三月,仿佛不下扬州,就不知春色何许。从古至今,不知有多少的书画家为之驻足,留下笔墨佳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画里,欣赏扬州的旖旎风光。 

清代袁耀所绘的《扬州东园图》清代袁耀所绘的《扬州东园图》

  扬州历史上,有一座名为东园的园林,其知名度不亚于如今的个园、何园。据史书记载,清代扬州有三座东园,一座在天宁寺,一座在瘦西湖,还有一座在甪里村。清代袁耀所绘的《扬州东园图》描绘的是位于瘦西湖、被称为“贺氏东园”的一处,是清代扬州湖上园林的代表作之一。《扬州东园图》以写实的手法描绘了扬州一处名为东园的私家园林,作品画风细腻,画面上杨柳依依,小桥流水,亭台楼阁,整幅画面展现了静谧平静的扬州园林盛景。

  《扬州东园图》画作纵59厘米,横731厘米,是画在绢上的设色画。整幅画作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清代大诗人程梦星的题额“别开林壑”,中间是横为261厘米的《扬州东园图》,第三部分收录有15位当时名流撰写的诗作。整幅画作以写实的手法描绘了东园的旖旎风光。画中东园背山面水,犹如人间仙境。右侧是一片丘陵,河港交叉,远山如黛。旁边一墙之隔的花园中,人们对弈、交谈,热闹非凡。而画面的中间是亭台楼阁,溪桥轩榭,屋宇朱门,苍松翠柏。画面左侧,一座木桥跨水而建。整个画面路上人来人往,远处绵延群峰,方圆百里的风光一览无余,美不胜收。在画作左上角,有邗江袁耀的题款。

清 袁耀 《山水四条屏》清 袁耀 《山水四条屏》

  袁耀的另一幅描绘扬州的作品 《山水四条屏》,分别自题:“春台明月”、“平流涌瀑”、“万松叠翠”、“平岗艳雪”,描绘了扬州北郊的四处名胜景点,将瘦西湖两岸的亭台楼阁、名园胜景置于春夏秋冬四季的大自然中,以传统界画的精湛技法把扬州当时“两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的繁荣景象真切形象地展现在观者面前。

“春台明月”“春台明月”

  这组画屏是袁耀晚年的作品,均为写生之作。“春台明月”绘一派怡人春色,湖岸枝头新绿,垂柳依依,用笔细润秀媚,设色淡雅。“平流涌瀑”画夏日高树浓荫,茂茂森森,以浓厚的墨色点染,华滋苍润。“万松叠翠”写秋时萧瑟之意,构图平远、空明,远景山石以简笔勾勒,林木萧疏,只有常青的松树依然叠翠。“平岗艳雪”绘冬季大地覆雪,老梅独立,神态潇洒,枝干用笔老练苍劲,再以胭脂、白粉点染敷色。其中的“春台明月”更是将扬州三月的春色展现的淋漓尽致。

高翔 《扬州即景山水册》高翔 《扬州即景山水册》

  高翔字凤岗,号西塘(又称西堂),别号山林外臣,生于康熙二十七年秋(1688年),与乾隆十七年(1752年)病逝于五岳草堂家中。在“扬州八怪”的“八怪十五家”中,高翔是其中唯一的扬州本土人士。他是以山水园林见长的画家,其山水园林画达到了“笔头尘土渐无痕”的艺术境界。

  高翔的山水笔墨简静、清雅绝俗,与世人趣味迥异,但又不乏真实的生活。他的山水园林画都是从扬州本土景物中写生得来,其所画《扬州即景山水册》共八开,所入俱是扬州本土景致,多为平远景色,构图富于变化。其山石多以浅而干的线条勾勒而出并辅以皴染,从中可见弘仁枯墨淡笔之法;树林分化山峦层次则明显是受石涛笔意的影响。活脱灵秀、淡雅润泽。

山水册页 石涛作山水册页 石涛作

  除了扬州的本土画家,不少外地的画家也慕名而来,石涛便是其中之一。这张石涛山水作品册页,尺寸为17×13.3厘米,册页右上方,有“清湘苦瓜和尚极”落款,并印有“清湘老人”章。该册页所绘应该是取景扬州蜀冈一带,画面下方的树虽是寥寥几棵,却富于变化,斜直远近、姿态万千、淋漓洒脱。细观树叶,聚散自然,疏密有致,笔墨或浓或淡,虚而灵、空而妙,树后静谧的草庐和远处隐含氤氲气象的山冈,尽现石涛用笔朴实厚重,同时又不拘传统的创新画风。

乌克兰画家笔下的扬州乌克兰画家笔下的扬州

  扬州是一座充满魅力的城市,它不仅让我国的画家为之陶醉,也深深的吸引着国外的艺术家。在扬州城庆2500周年之际,来自乌克兰艺术大师以不同的审美情趣和理解,用画笔创作了200余幅极具扬州特色的油画作品,展现了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扬城风貌、人文景观、历史积淀,体现出他们对这座古老城市精髓的真切感受和体会。

  来源:张雄艺术网

扫描下载库拍APP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推荐阅读
关闭评论
高清大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