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乾隆镂空碧玉花熏

2017年01月20日 06:30 新浪收藏 微博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清乾隆镂空碧玉花熏清乾隆镂空碧玉花熏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清乾隆镂空碧玉花熏,通高20.7厘米,足径8.3厘米,口径14厘米。花熏盖呈六层圆塔状,镂空莲花、莲瓣和缠枝牡丹纹。腹内装一铜鎏金随形碗,以盛香料。器下为青玉托,呈圆饼形,底有圈足,外沿镂雕连续的如意形云头纹,中心透雕菱霄花。托下为铜胎掐丝珐琅座,其上部一圆形花盘,供托足套入,中部为四个对称的云头,面饰宝相花纹,下部作盘形,四个如意头形足着地。造型新颖,工艺复杂,制作精巧,浑如一体。是乾隆时期镂空玉器的代表作品。

  1736年,乾隆皇帝即位,他把玉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非常重视玉器的收藏与研究,仅咏玉诗就达800首以上,还撰写了《搢圭说》、《圭瑁说》等有关玉器方面的论述。在制造和使用玉器方面,他不仅亲自参与了部分玉器的设计,还对玉器的使用作出了严格的规定,对中国玉器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他的推动下,宫廷玉器的数量和品类超过了历史上的任何一个王朝,用玉范围遍及宫廷生活的各个方面。中国古代玉器在乾隆时期达到了顶峰。

  乾隆玉器全盛发展的一个最重要的保证就是玉料的来源。乾隆前期,准确地说是乾隆二十四年以前,其实西北部都是不安定的,所以影响到当 时的玉路也不畅通。西北准噶尔部大大小小的叛乱连续不断。我们现在所说的和田,当时叫于田,还有叶尔羌,都是被准噶尔部所占领,所以这个时期宫廷玉料主要是靠走私,加上一点进贡,甚至还有一些前朝明代留下来的玉料。所以我们往往能从顺治到乾隆前期看到一种现象:在我们的活计档里面常常记载有拿前朝的玉料来改制,制作成当代的玉器。雍正的时候曾经说找一些好玉料来做,但那时好的玉料确实很少,所以我们现在看到雍正的玉器并不多,雍正留下来的带年款的玉器数量就更少了。因为很多都被乾隆改制之后加刻了本朝款,标上乾隆年制,当然在档案里面我们还是可以看到这批玉料来自于前朝的。

  乾隆继位以后,他痛下决心一定要把西北边疆这块给弄安定了。到了乾隆二十二年,清廷分两路进军打败了准噶尔,再然后为了巩固了西北边疆,就开始在那里驻兵。乾隆二十五年开始,整个西北地区开始有供玉进京,从此以后形成了乾隆朝的供玉制度。从乾隆二十五年一直到乾隆退位的前一年,每年都有大量的玉料进京,这就形成了一个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个形成制度的供玉制度。这个供玉制度可以说是奠定了乾隆玉器之所以能超越前人而达到历史高峰的基础。

  来源:收藏快报 

扫描下载库拍APP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推荐阅读
关闭评论
高清大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