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记忆”公共艺术计划

2016年11月04日10:33   新浪收藏   微博收藏本文     

“北京-记忆”公共艺术计划“北京-记忆”公共艺术计划
图1:位于北京地铁8号线南段南锣鼓巷站内的“北京-记忆”公共艺术作品图1:位于北京地铁8号线南段南锣鼓巷站内的“北京-记忆”公共艺术作品

  随着地铁线网建设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城市选择在地铁中设置公共艺术品,将地铁作为展示城市文化与艺术的新平台,地铁中的艺术氛围越来越浓厚。

  位于北京地铁8号线南段南锣鼓巷站内的“北京-记忆”公共艺术作品(图1),通过艺术的方式将代表北京生活和文化特色的老物件封存于一个个琉璃制成的方块之中,使用拼贴的手法将4000余个琉璃块组成了老北京特色的生活场景,并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访问网络等手段讲述这些老物件背后的北京故事。

  2012年,在北京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北京市地铁公司的指导下,中央美术学院和中国壁画学会完成了《北京地铁线网公共艺术品规划》课题,确立了北京地铁公共艺术“传承北京城市文脉,发扬北京城市精神,地上地下映射互动”的主题思路和“文化、空间、艺术三位一体,区域、站点、线路相辅相成”的规划设计原则,让地铁成为展现北京城市文化与人文精神的平台和绽放城市友善表情的载体。

  南锣鼓巷作为北京老城区的核心,体现了北京的胡同文化。老城区内,消失院落、被毁坏的建筑、被遗忘的物件,无不蕴藏着一段难忘的往事。然而,寻找这份将要遗失的故事,重寻模糊的北京记忆,为子孙后代收集并珍藏这些精神财富将极具意义。一个纪念徽章,一张粮票,一个顶针,一个珠串,一张黑白老照片······一个个时代的缩影,都勾起了人们对北京的美好记忆。

图三:老物件-青蛙图3:老物件-青蛙
图4老物件-米票图4:老物件-米票

  “北京-记忆”的整体艺术形象由4000余个琉璃单元体以拼贴的方式呈现出来,用剪影的形式表现了老北京特色的几种人物和场景,如街头表演、遛鸟、拉洋车等。通过在每一个6厘米见方的琉璃单元体中保存一个北京物件(图3、4),并在临近的琉璃块中加入可供手机扫描的二维码(图5),市民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阅读关于该物件的介绍及其背后的故事、观看提供人的访问视频、并与网友通过留言进行互动。

图5:二维码扫描图5:二维码扫描

  该作品的最初设计灵感来源于琥珀,通过运用传统工艺之一的琉璃铸造的方法将逐渐被遗忘的老北京记忆封存在这一作品中,借助地铁庞大的人流形成的影响力,将老北京记忆的种子植入人们的心中,唤起人们对于老北京文化生活的感情和回忆。

  在地铁公共艺术作品中综合运用网络等虚拟空间形成与观众的互动与延展,并以公共艺术计划的形式来推进地铁公共艺术品的设计,在国际上尚属首次。“北京-记忆”以地铁艺术品为出发点和基本的载体,通过手机、网络等现代手段与市民产生互动(图6、7),通过媒体的介入和推广引发广泛的社会话题,为这些老物件和老北京的文化找到了新的载体的同时,将整个过程酝酿发酵为一个文化艺术事件,从而为老北京文化的传承和衍生带来了全新的可能。

图6:观众互动图6:观众互动
图7:观众互动图7:观众互动

  “北京-记忆”的顺利实施,可以阶段性的引领中国公共艺术发展的方向。这个方向充满着民众关怀,这个方向不依靠作品的体量和高制作成本来显示暴富意识,这个充满中国人情特色、北京市民气息的方向应该是公共艺术的一个重要走向。以中国独特的民俗色彩和制作手段,使其因独特语言可以呈现在世界公共艺术史上。如果后期的传播得当和展品能够永久陈列,那么这个艺术事件将载入艺术史册。

扫描下载库拍APP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文章关键词: 北京-记忆公共艺术计划老物件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