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早报记者段祯实习生 赵文敏 摄影 赵霞
近段时间,《现代之路——法国现当代绘画艺术展》在成都博物馆开展。细心的朋友可能注意到,展厅内每一个厅都摆放了除湿机,多台机器随时监测并控制展厅的温湿度。除此之外,早在展品刚到馆时,还有一位特殊的文物“保镖”——来自法国的展品修复师露易丝·克兰女士随展而来。正如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里所展现的,文物保护工作者更多时候都在游客看不见的地方挥洒汗水,那么,成都本地的博物馆对于不同的展藏品又有哪些保护措施呢?近日,天府早报记者分别采访了成都博物馆及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的相关负责人,将文物保护背后的故事娓娓道来。
成都博物馆
护送/
运输车自带温控系统
修复师全程跟随
此次法国现当代绘画艺术展展出了来自法国圣埃蒂安大都会现当代艺术博物馆的51幅馆藏画作。莫奈、毕加索、马蒂斯、苏拉热等大师画作纷纷华丽亮相。莫奈的圆形《睡莲》是本次展览的亮点之一,这幅直径80厘米的圆形《睡莲》也是法国圣艾蒂安大都会现当代艺术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从法国到北京,再从北京到成都,展览中的这51幅画作,不仅有中法两国护送师保驾护航,更有法方专业的展品修复师全程跟随。据成博方面透露,在点交期间,专业人员拿着手电一寸一寸细细检查每一幅画作,如发现有损坏,修复师立马进行修复。
而成都博物馆对于这批展品的保护措施,从早前的运输就开始了。油画运输对于温湿度的要求也极其严格,因此本次从北京将画作运往成都,使用的卡车为带有温控系统的封闭式卡车,车内全程开启温湿度控制设备,实时监控车内的温湿度,以达到油画作品的温湿度需求。
当展品抵达成博时,并未立即开箱点交,而是放置了一天后才开箱检验。原来圣埃蒂安大都会现当代艺术博物馆馆长对画作所处的环境十分重视,画作到达后,必须要搁放24小时适应当地的温湿度。
展出/
重要展品进定制展柜
裸展画也有隐形保护
成博相关人员介绍,保存油画环境的温度应在15-25℃,上下不超过2-5℃,温度过高会导致油画翘曲变形,油绘层老化脆裂,画面变深发黑易沾灰;而低温会导致油画油绘层老化脆裂,在搬运时易受损伤。同时,油画通常最适合的环境湿度应在50%-60%,在太湿的环境下,油画容易吸湿膨胀,造成油绘层与基础脱离或部分空鼓,油质变黄、变质,油画生霉腐朽等。因此,温湿度恒定是油画完好保存的关键。
与以往展览不同的是,行走在展厅中,每进入一个单元小厅,便可以看见一台“立式空调”。但这些大家伙并非空调,而是除湿机,是为本次展览特地购置的除湿设备,上面有清晰的湿度与温度数,以便工作人员随时监测厅内温湿状况是否符合文保条件。为了达到文保要求,使展厅内的温湿度变化相对稳定,最大程度减少对画作的影响,成都博物馆除了增添除湿设备,更将重要展品“存”进恒温恒湿的定制展柜。
画作与普通文物相比,对光照更为敏感,而展览开幕之际,受到众多观众喜爱,大量观众拍照时出现忘记关闪光灯的情况,为避免珍贵画作受到太多闪光灯的“洗礼”,本次展览明令禁止观众拍照。
除了重点展品,其他数幅画作都是裸展,工作人员用印有展品介绍的展台将参观者与画作隔开了1.5米,拉起一条隐形的“保护线”,馆方人员还提醒观众,欣赏画作时切勿伸手触摸,与“大师们”产生距离才能看到美。
金沙遗址博物馆
开放式空间:
遗迹开放,保护手段跟实验室一样
对于第一次走进金沙遗址的观众来说,遗迹馆无疑为他们带去了视觉上的震撼。金沙遗址博物馆研究部罗主任表示,博物馆在保管、保护文物的同时也承担着公众教育的功能,开放的展出空间可以让参观者更直观地了解文物发掘信息。
这样的开放式展示空间,提升了观众的参展体验,同时也加大了馆方的现场管理难度,罗主任透露:“遗迹馆内每天安排安保人员全天候巡视,展陈人员定时巡查,同时配备两名专业的技术工人对遗址本体开展保护工作。”
博物馆还在遗迹馆内多点布控,全方位监测温湿度、二氧化碳、紫外线等方面的数据,“虽然它是开放给观众的,但是在文物保护上的手段和措施还是跟实验室里一样。”另外,为了使出土的象牙、鹿角、獠牙和乌木得以妥善保存,遗迹现场裸露的文物都经过了科学的文保手段处理。也是基于“保护”的初衷,一部分象牙做了回填处理。
陈列文物:
“保险箱”多次更换,环境实时监控
金沙遗址博物馆陈列馆文物大多都在展示柜内展出。柜体相当于文物的“保险箱”,柜体使用的材料都经过严格筛选,柜内的光照、紫外线及有害气体释放量都得到严格控制,温湿度也必须满足每类器物的特殊需求。
“开馆十年间,金沙遗址博物馆对陈列柜体进行了多次更换,为文物提供密封性,安全性,稳定性更好的展示空间,去年博物馆为四展厅的珍贵文物更换了全新的柜体,不久前还完成了二展厅两个柜组的改造。”罗主任表示,展厅及柜内的环境实时监测工作也得到推进,百余台监测终端将文物的保存环境状况传送至网络监测平台,“为文保人员‘问诊’提供一手数据,一旦发现问题,馆方立即采取调控措施干预,保证展厅内的文物都处于‘洁净、稳定’的环境中。”
幕后
金沙的玉器
照度要求严苛
高贵灿烂的金器、神秘诡异的青铜器、色泽艳丽的玉器和生动写实的石器,展现出金沙先民关于族群的历史记忆,但这些珍贵藏品要保持“最佳状态”,却有着在常人看来近乎于“苛刻”的要求。
例如铜器的保护就是金沙馆面临的一个难题,成都地区全年的相对湿度很高,如果碰上雨季,相对湿度能达到90%以上,“这时就要通过调湿设备或材料,将湿度降至45%左右。”金沙遗址博物馆研究部罗主任说,国家关于博物馆的展陈照明有规范标准,但金沙的器物有很多“个性”,例如玉器。“金沙出土的玉器表面色泽丰富,照度过高对玉器表面色泽有损害,因此金沙的玉器照度会比相应的标准更低,控制在小于等于200LX的范围内,色温在3300K以内。”
采访中,罗主任还提到了一个小插曲,金沙遗址博物馆常年与海外博物馆合作,在文物外展和运输过程中如何进行保护?金沙馆的藏品曾漂洋过海到美国办展,当地环境干燥,而展厅缺少调控设施,在中方的要求下,博物馆利用在展厅内存放水等传统办法,实现了湿度增加,“出现类似情况,博物馆不会置之不管,更不能让文物在异乡‘水土不服’。”
来源:四川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