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赤壁怀古》草书手卷 创作笔谈

2016年07月07日 14:49 新浪收藏 微博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排行榜

  王厚祥

  中书协给我提供了三个参考内容,一个是唐人元稹的《离思》,一个是宋人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一个是唐人王之涣的《凉州词》。我选择了《念奴娇·赤壁怀古》,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我写大草,该篇内容气势宏大,与草书奔腾壮阔的气息想吻合。二是该篇字数较多,适宜写大篇幅的草书。“三名工程”是多年来唯一一个被称为“工程”的展览,也是在全国影响最大的一项书法活动,对于这样的活动,作品创作上不仅要精,还要有份量,篇幅太小和字数太少的作品都是不适宜的。

  之后是选择形式,这次征稿通知对形式的要求非常宽泛,只给了一个宽高上限,在宽五米和高三米六之间任选形式。我选择哪一种形式呢?当时考虑了几种方案,比如想写一件五米乘三米六的巨幅;比如也想写一个三米六乘三米六的大斗方;比如想写一件三米六高的中堂或条幅,还比如要写一件五米长的手卷。其目的都是围绕如何更好地反映自己大草作品的长处。其实我是趋向于书写前面几种巨幅大草作品的,那种作品挂在高大的展厅里一定很有气势!但斗争的结果还是选择了写一幅五米的长卷。因为大幅作品容易从表面上给人粗糙的感觉。大家都知道小字要精美,也懂得小字精美是什么样的。大家也都懂得大字需要精美,却很少有人知道大字精美的内涵。大字的笔触是写意的,它的精是写意的精,与小字光滑爽利的精是两个概念。还有,在创作上,与大字相比,小字把握起来要容易的多。为什么国展拼接成风?这是根本原因。平时讨论时老师们也都抱怨展览中很少大字作品,但评选中谁去体量写好大字比写好小字要难上多少倍。王冬龄老师是写大字、大作品的高手,但他写的字能入选国展吗?我们可以任意想像,当今书家谁的大字、大作品如果拿到国展上去评一定可以评的上。我也想入选,我也没能脱俗,于是我选择了字体稍小的手卷。

  当然,手卷也是草书创作很好的形式。这也是我大作品之外要选择它的主要的原因。手卷怎样写?有两种办法,一种是简单的办法,即从头到尾都一样,比如多数楷书、隶书、篆书手卷,打开开头看一下就行了,后面也都一样,状如算子。另一种是较复杂的写法,不同段落要写出丰富的变化。我认为这才是长卷的意义。特别是草书长卷,丰富的变化应该成为他的一大特色。这张作品的创作中我就在这方面做了努力。在五米长的书写过程中,时而粗犷,时而细腻;时而古拙,时而秀逸;时而畅快,时而迟涩;时而奔突,时而阻隔;时而茂实,时而虚灵;时而紧密,时而辽廓。当然,最后它们必须统一在同一种风格之中。长卷可以整体打开了看,但更多的时候是在舒卷之中做局部欣赏。如果我们渐次打开的局部如地板砖上的花纹一样整齐划一,势必让人感到枯燥乏味。

扫描下载库拍APP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推荐阅读
关闭评论
高清大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