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明:我的话与画(后记)

2016年08月22日 19:20 新浪收藏 微博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排行榜

  晏明

  画册是画家作品的汇集,是对自己艺术发展历程的回顾,对我来说是阶段性创作的总结,它是画家的脸面。在当今信息社会,显得十分重要,必不可少。借此机会,我想说些话,因此就有了文章标题,“我的话与画”。

  古人云“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外师造化”已为近代的画家广为接受,“中得心源”却未必,原由很简单,就是“心源”并不那么易得,它需要相当的条件,首先,需要画家有艺术天赋,感受自然与世界的心理资质,其次,需要画家有必要的文化修养,即综合素质。大千先生说:“师古人之迹,先师古人之心。”真正的艺术家,一定是情感真挚,感觉敏锐,观察深刻,想象丰富,以这几个条件来创作,自然会有佳作问世。而创作的时候,一笔一画,一字一句,都要苦心思索,非达完美境界决不终止,这种严谨的态度是艺术家必备的。在创作每一件作品之初,我的体会是,意在笔先,形成于未画之先,神留于既画之后,即所谓:“超以象外,得其环中。”挥毫伊始,构思是朦胧的,内心有一种冲动的创作欲望,无任何杂念,而此时最有激情,最敏锐,也最珍贵,下笔心手相应,潇洒而自如,轻松而愉悦,豪放而迅速,气韵顺畅而贯通,毫无娇柔做作之气,然而因不知最终是否“达意”,是否心手天成,所以在这阶段快感与迷茫并存,有时甚至带有一丝痛苦,对此,在下一阶段创作过程中应尽量延续这一状态,并将自己掌握的娴熟的笔墨技巧理性的完善最初的创意。将自己多年研习掌握的独特的表现方法、手段,对生活的体验,意念和心象,情感和思绪融入具体描绘作品中,这一阶段应特别注意对细节的刻画,力求精致入微来丰富画面,这一过程是艰辛的,心要静,动脑多于动手,即所谓“行成于思”。我的作品大体是在以上所说的状态下创作的。其特点是:1、以古诗词意为载体,以意象思维为依托,意象为虚,具象为实,自然传神,至臻化境,追求如梦如幻的诗情画意,追求意境和境界的表达,努力营造具有无限的遐想空间,从而引起读者的思绪和共鸣。2、空灵的画面结构与幽静的视觉心象相结合,蕴胸中丘壑,写笔底江山,空灵处耐人寻味,细微处足以养目,力求“尽精微”,不忘“致广大”。诗情境界与现代意识相结合,传统文化潜能与当代意识融合,中西文化精华与创新观念贯通,作品注重精神内涵传达,高古气息,从而体现文化价值。3、在技法上借古开今,借洋兴中,展现出心旷神怡的理想情境。以传统笔墨造型为骨架,墨韵、色彩、虚无为气息,凝重的墨色和透明的水韵相对比,苍峻逸秀的树木,古朴雅致的房屋,构建成文人画不可言喻的天人合一的内在情韵,其目的在于用笔墨将人格精神借此得到以修炼,生命活力得到自由释放,张扬个性风骨,力求性情风度融合。展现出心旷神怡的理想情调。

  “笔墨当随时代”,创造新的艺术形式,创造独有的艺术语境,是艺术家最重要的追求。学养智慧,笔墨精神仍然是当代水墨画家构建新的属于自己的艺术语言的要素,艺海无涯,人生有年,聪颖愚钝,因人而异,为艺之道何能不惑。我深知艺道之艰难,故不聚懈怠,虽未悬梁刺骨日日挥毫不辍,而知勤能补拙;于是心耕手种,日积月累,终将辛作汇集问世,有望于名家同仁教正。于此,更不忘父母的培养,母校国立浙江美院(今中国美术学院)诸师的教诲,和关心我、帮助我、支持我的亲朋好友及内人之厚德,爱女之争光,特别是张应平先生对此画册大力支持,对此,一并感恩致谢!

  2011。岁末于金陵

扫描下载库拍APP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标签: 晏明笔墨

推荐阅读
关闭评论
高清大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