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苏州日报 沙龙
西周、东周到汉代之间,太湖之滨出现了一种新型的陶器,由于这种陶器的胎质和烧成温度较之前的红陶有了很大的提高,所以硬度明显优良,吸水率也低,敲击器身能发清脆的响声。而且器身上饰以几何纹饰,一些胎体的表面还上一层薄薄的灰釉,由于这种硬陶器皿较以前的红陶无论洗涤或使用上既美观又结实,很快成了贵族和新兴的富裕家族所爱。
根据出土记录,这些陶器的窑址主要发现在江苏、浙江、安徽沿太湖周围的三个省份,常见的器物有尊(图一灰陶大口几何纹尊)、罐(图二灰陶席纹罐)、瓮(图三灰陶细麻布纹瓮)、釜(图四灰陶云雷纹圆底釜)等。
从图中可以看出陶器外表常拍印有各种花纹,如绳纹、席纹、人字纹、羽毛纹、方格纹、弦纹、水波纹、云雷纹等等。后来的人们把这种陶器称之为印纹硬陶,而有釉的则称之原始青瓷。
而从窑址的发掘报告看,这种印纹硬陶和原始青瓷往往置于一个窑内共同烧制,器形大的储物器常常是印纹硬陶,而日常生活所用饮食器具或礼器则以原始青瓷为主。再从墓址发掘看,这阶段的墓里已经出现大量的原始青瓷和印纹硬陶制品了,由此可见,这类硬陶当时确实成了时代的宠物。
每每在家与这些古物对视时,常常会想到,这些古陶与称之为“陶朱公”的范蠡有联系吗?因为当时这些硬陶蕴藏着很大的商机啊!
关于范蠡,公元前473年他助越灭吴后的去向,史籍和民间有两个不同的版本。据《史记》记载,说范蠡改名鸱夷子皮到了齐国的陶居,即现在的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这地方原是尧、舜时期古陶国所在地,由于它“地扼菏(泽)、济(宁)之要,据淮、徐、宁、卫、燕、赵之脊”,被称为“天下之中”,一直是中原地区著名的水陆交通中心、经济都会和军事战略要地。《史记》称范蠡“辗转至陶,以陶为天下之中”,遂在此定居经商,经商成功的范蠡被尊称为“陶朱公”,但细想越国的大官住到山东齐国地界去这种可能虽有但不大的,因为既然“隐姓埋名”,何必跑到“天下之中”的繁华之地去呢?不嫌烦吗?
而另一种说法是“吴亡后,西施复归范蠡,同泛五湖而去”(《绝越书》)。说他“遨游于七十二峰之间”。要知道古时称之为五湖的,其实是现在的太湖,太湖在《禹贡》
称之“震泽”,《周礼》称之“别区”,《左传》称之“笠泽”,《国语》称之“五湖”,《吴地书》指出“皆云五湖者,菱湖、莫湖、胥湖、游湖、贡湖”,而七十二峰也是指太湖中的诸峰,包括苏州境内的莫厘、缥缈、金庭,无锡境内的马迹、津里,宜兴的大竹、小竹,浙江的小雷峰等,这些在《苏州府志》中早有明确记录。笔者数十年前曾听闻绍兴有一老叟一下拿出多把顾景舟所制的精品壶,要知当时顾景舟的紫砂壶拍卖价格已是天文数目了,此事引起江浙收藏界不小的轰动,究其来历才知“文革”后期此翁是贩卖绍兴土特产如黄酒、乳腐、霉干菜的,常驾船穿梭于浙江和江苏太湖边诸地经商。在宜兴与顾老由沽酒成了酒友,结果得到了多把顾景舟先生的精品赠壶,由此可见从浙江到江苏宜兴一带走水路是很方便的。
越国灭吴后,范蠡泛舟而去,去哪里呢?这太湖一圈,浙江是不能居了,因为认识的人太多,苏州更不能居了,因为是吴国旧都,想杀他的人大有所在。所以向宜兴去的可能为大,这是一;其二当时的“名优产品”——印纹硬陶的原产地除了他不便居住的浙江德清一带之外便属宜兴和溧阳了。作为后人奉尊为商人祖师爷的范蠡,定居宜兴将印纹硬陶贩运“天下之中”的定陶而大获其利的可能你说小吗?
所以笔者想,尤其相信《史记》所述范蠡带领全家到齐地“耕于海畔,苦身戮力,父子治产,居无几何,致产数十万”,还不如相信民间所传“同泛舟五湖,游于七十二峰之间”的范蠡来得真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