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季迁:把中国传统书画视为“子女”

2017年10月23日 11:11 新浪收藏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胡廷晖 春山泛舟图■胡廷晖 春山泛舟图
■(传)董源 溪岸图■(传)董源 溪岸图
■王蒙 丹崖翠壑图轴■王蒙 丹崖翠壑图轴
■王季迁 山水图 1993年■王季迁 山水图 1993年

  1948年王季迁去美国的时候,带着一批家藏书画。刚开始很清苦,做过装修、设计等等。一家人宁可吃三明治,也不肯去卖一幅家传的画。临终之前他曾经开过家庭会议,后人问他:“藏着这么多画不卖,我们现在又没钱,是人重要还是画儿重要?”他不假思索、斩钉截铁地说:“画重要!”

  王季迁1906年出生在苏州,原名季铨,字选青,曾用名季迁、纪千,晚年以“人十之,己千之”改用己千。他一生在王氏传统家庭的影响下,把中国文化中的传统书画视为“子女”。20世纪80年代初,王季迁协助苏富比(微博)等著名拍卖行,确立了中国画在西方的拍卖定价体系。

  ■整理:收藏周刊记者 潘玮倩

  简介

  王季迁

  1906-2003

  善山水,尤精鉴赏,其收藏之富,为华人魁首,在海内外皆有极大影响。

  自觉担起延续“王氏家族收藏”的义务

  王季迁曾说:“我学绘画有过好多位老师,最早一位是顾麟士先生,因为他藏了不少古画,我想学习看画,开始跟了他一段时间。对吴湖帆先生认识机缘则是一次在苏州裱画店中看到悬挂一件他的画,我看到后很是钦佩,感觉他的用笔很好,想拜他为师,但他不肯收,后来经过亲戚的介绍他同意了。当时学生只有我一人。”又说:“我在苏州长大,后来到上海东吴大学念书,由于我家是在政界做事,所以我也去学法律,那时候我白天去跟吴湖帆老师学画,结束后才到学校上课。但毕业之后,对律师工作不感兴趣,做了两年事就不继续工作了。我从14岁开始画到现在,一直没有停过。”

  其后人王义强介绍:“1947年,祖父曾不辞辛苦地搭游轮自上海来到太平洋彼岸的美国,首次观赏了诸多博物馆的藏品,与此同时也发现了美国市场上流通着一部分珍贵的中国古代书画。迈入中年的祖父虽然在美国谋生不容易,但他像任何一位热爱绘画与收藏艺术品的人一样,很难放弃这种收藏的机遇。”

  “当时研究与保护中华文物的人数很有限,祖父手中的资金也只能够维持家用日常开支。故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祖父便长期依赖着三兄与四兄家中的部分资源,在三嫂与四嫂的慷慨解囊之下得以缓解身边所需,此时祖父系唯一王家男丁,承继家族香火,担起了延续‘王氏家族收藏’的义务。”

  执著的文化追求换来了丰富的家族收藏,王家就是如此幸运地将诸多的中华文物珍品收藏到了囊中:南唐董源《溪岸图》、五代佚名《唐宫七夕乞巧图》、北宋武宗元《朝元仙仗图》、郭熙《秋山行旅图》、南宋陈容《墨龙图》、元代赵孟頫《老子图》、倪瓒《溪山仙馆图》、王蒙《素庵图》、吴镇的《竹石图》、明代夏昶《苍崖春雨图》、唐寅《雪掩柴门图》等。

  37件重要藏品出让给大都会博物馆

  在美国,以个人力量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让西方人接受中国传统的古代艺术,王季迁功不可没。王季迁在美国做了几件很重要的事情。

  第一是在拍卖场、民间、古董店大量收购中国古代书画。中国书画走向市场,真正登上拍卖舞台,王季迁是个推手,是中国古代书画拍卖高价成交的弄潮儿。王义强回忆:“记得在我刚定居纽约的1979年,祖父带我第一次参观了苏富比宽敞的办公区域,当时所看到的一切都是那么震撼,并极富感染力:书画长轴与手卷成堆摆放在宽大的桌面上;汉唐时期的陶俑与唐三彩马随意摆放在桌台下面;四周书架上面摆满了各类参考书籍。这一壮观的场面使我印象深刻。祖父曾多年受聘为纽约苏富比拍卖公司东方艺术顾问,故我们常有机会提前观赏到即将上拍的东西。在祖父多年建议和倡导下,苏富比于1982年在纽约正式启动中国书画拍卖的专题项目,虽然起初的成交额并不理想,但此举对后来中国书画拍卖市场的崛起至关重要,为最终实现书画的市场价值起到了推动作用:把书画推向公开性的拍卖市场,从此摆脱了市场交易中‘只进不出’的尴尬局面。”

  王季迁做的第二件重要事情,是将自己所收藏的37件重要藏品,从董源的《溪岸图》到明清绘画,以“半卖半送”的形式出让给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这是中国书画第一次由民间收藏转给公立的博物馆收藏,他开了先例。(1973年,大都会博物馆即通过该馆亚洲艺术馆前馆长、普林斯顿大学教授方闻的安排,向王季迁购藏了25件宋元绘画作品,其中重要的有北宋屈鼎的《夏山图》、南宋李唐的《晋文公复国图》、马和之的《诗经国风图》《秋晓渔村图》、米友仁的《云山图》、李嵩的《货郎图》、赵孟坚的《水仙图》、元代有钱选的《王羲之观鹅图》、倪瓒的《虞山林壑图》、王蒙的《丹崖翠壑图》、方从义的《云山图》等;1999年,王季迁再次出让12幅藏画给纽约大都会博物馆,重要的首推董源的《溪岸图》。)

  第三,收藏跟教学相结合。美国很多学校、学术研究单位,像普林斯顿大学美术史专业,还有哈佛大学历史系,他们都到王季迁的画室和书斋“溪岸草堂”,去观摩、学习他所收藏的古代书画。为了培养下一代的人才,王季迁慷慨把这些东西拿出来,让他们来学习。收藏古书画最忌讳的就是不停地打开,不停地被人来把玩、赏玩,但是王季迁为了能够弘扬中国传统的古代书画,他对这个看得很淡。一些东西方学者像班宗华、高居翰、铃木敬、方闻这些人,都可以说是王季迁的学生,都是在他的教导、启蒙下成为了中国书画鉴定领域的权威人士。

  《春山泛舟图》无偿捐赠给故宫博物院

  王季迁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先后饱览顾麟士“过云楼”与吴湖帆“梅景书屋”大量的家藏古代碑帖、书画名迹,还随吴湖帆结识了庞元济、张珩、张大千等一批20世纪最为杰出的书画藏家、鉴定家。从“过云楼”到“梅景书屋”,再到自己的“溪岸草堂”,对于中国古代书画在近现代的流布、递藏,王季迁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纵观王季迁先生80年的收藏人生,自15岁开始向母亲借五百大洋购入王翚赝品《山水图》,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凭借其眼力先后购藏北宋武宗元《朝元仙仗图》、五代董源《溪岸图》,再到20世纪末累计收藏一千多件历代法书名画。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名迹与吴湖帆、叶恭绰、张珩、周湘云、狄平子、谭敬、蒋穀孙、萧寿民、张大千、陈定山、朱省斋、陈仁涛、吴普心、王南屏等一批20世纪最杰出藏家的收藏形成了一条艺术品收藏链,肇建了近现代对于中国古代书画鉴识、递藏的历史,也使历时悠久的中国传统书画得以有绪传祚。

  而王季迁晚年回顾自己收藏历程的表述则极为真切:“余生无他好,自幼弄笔,骎老弥勤。与大师手泽摩挲朝夕,虽无难未尝辍离。益智颐神,使余欣然而乐,怡焉以安,但得之舒卷展册间尔。季迁搜求名迹,不同于好事聚积敌富也。往者皇台石渠珍秘无论矣。巨室朱门之豪藏,轻易不视人。民户或有世传,又虑撄怀壁罪祸,相率弗宣扬。是以不接贵游,非亲故交,辄莫繇瞻仰法书宝缋也。”“眷然有归与之情”,王季迁身在海外,情系故土,1998年,他将自己收藏的元代胡廷晖《春山泛舟图》无偿捐赠给了故宫博物院。

  (本文文图资料来源:《我的祖父王季迁先生》王义强,《品读王季迁的收藏人生》朱绍良,《王季迁生平及其中国古代书画的收藏》田洪)

  来源:新快报

扫描下载库拍APP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标签: 书画王季迁

推荐阅读
关闭评论
高清大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