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美术报
2018年真是个神奇的年份,流传至日本而后下落不明的两件北宋手卷名品:苏轼(1037-1101)《木石图》与李公麟(1049-1106)《五马图》,皆重现人间。
以4.636亿港元成交的苏轼《木石图》,系阿部房次郎旧藏。
中国早年出版的《中国美术全集·绘画篇3·两宋绘画上》(1988年,文物出版社)、《中国绘画全集2·五代宋辽金1》(1999年,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等现今最广为参考的图版书籍,亦是以珂罗版图片的方式介绍这两件作品。
2018.12.19,东京国立博物馆官网公布展品名单,赫然可见李公鳞《五马图》
“颜真卿:超越王羲之的名笔”分为“字体的变迁”“安史之乱前的唐代书法”“唐朝的书法 颜真卿的活跃”“日本对于唐朝书法的理解”“宋朝对于颜真卿的评价”“对后世的影响”六个章节。
李公麟《五马图》出现在展览的第五章“颜真卿在宋代的评价——尊敬人道和摸索理念”中。
但凡对中国美术史稍微熟悉一些的人,此卷无疑不是最熟悉的陌生人:每一本中国美术史的书籍都引用过今藏北京故宫的此卷珂罗版;但此卷又极为陌生,自民国初年溥仪以赏溥杰名义盗运出宫后,至今已近百年,流进日本后曾被藏家刻意传播毁于二战战火,近80年没有公开展出过。
此番现世,恐怕所有人都是第一次寓目此画。
北宋 李公麟 《五马图》
李公麟在绘画史上的地位不需要赘述,早在一千年前《宣和画谱》就已经肯定他富于概括、极具优美的表现能力。现场看五马图,其实看的是“形体以及形体背后的质感、空间感”,看的是技法。人物的面部刻画很简单,刚柔感没有珂罗版那么明显,粗细、浓淡等线条感要好于珂罗版,因此质感大不相同。李公麟以画马见长,但此幅人物的衣衫似乎更佳。
李公麟,字伯时,安徽桐城人,据吴修《续疑年录》推断,他生于北宋皇佑(仁宗)初年(1049年),卒于崇宁(徽宗)五年(1106年)左右。他于熙宁三年(1070年)考中进士,曾为检法御史,元符(哲宗)三年(1100年)辞官,隐居龙眠山,自号“龙眠居士”。
虽然北京故宫多次展出传临韦偃牧马图(2015年的石渠宝笈),2018年原计划也要展出维摩诘像,最近几年很多艺术公开课普及过西岳降灵图,但大家一想到李公麟,首先想到的就是五马图。
白描的基础上淡设色渲染,虽没有珂罗版的简洁简约,但的确辅佐了线描的表现力,也在淡泊的基础上带来一种儒雅的风格。
五马图是传世中最可信为李公麟真迹之一,虽然本幅上并无他的属跋和印记,但却有黄庭坚的笺题和后跋。
纸本,传即为澄心堂纸,与去年台北故宫展出的蔡襄澄心堂纸贴相比,只能说世间如真有澄心堂纸存世,此幅可能性最大。大家可以根据图片感受一下。
因为黄庭坚的字易于辨识真伪,加之黄庭坚与李公麟在元祐间曾同朝为官,多次亲自观赏李公麟画马(观伯时画马、次韵子瞻和子由观韩干马、和子瞻戏书伯时画好头赤),黄庭坚的好友也多有观李公麟画马作诗的记录(如苏轼戏书伯时画御马好头赤),此卷自问世以来几无争议。
该卷系职贡类题材,共分五段,作一人ー马状。前四段均有北宋黄庭坚笺记,后纸有黄氏跋语。据黄庭坚题跋,五马依次为凤头骢、锦膊骥、好头赤、照夜白、满川花,皆为雄马,均是属国贡品,分属宋廷左麒麟院和左天骃监。
五匹马体格健壮,虽毛色不一,姿态各异,但马性情都温顺平和。《宣和画谱》卷七所云:“大抵公麟以立意为先,布置缘饰为次”,因此更能感觉画面背后当时李公麟的政治站队宣示。
五个奚官则因身份不同,或骄横,或气盛,或谨慎,或老成,前三位控马者为西域少数民族的形象和装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