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玩趣:片石远山意

2017年01月04日14:22   新浪收藏   微博收藏本文     

  文/吴少菊

  专场名片

  专场名称:文人玩趣——怪奇

  拍卖公司:香港苏富比

  拍品总数:143 件

  总成交额:HKD 4509.000万元

  成交率:62.94%

  拍卖时间:2016年04月05日

  2016年4月5日,香港苏富比“文人玩趣——怪奇”专场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以4509万港元的总成交额收槌,结集中国文人美学及西方奇阁之趣,实现其开设“汇聚中西合璧、古今共存”的文人艺术专场的初衷。其中逾二十件来自日本藏家收藏的中国传统供石,颇受瞩目。

  “奇石由来为世重”。中国的赏石文化由来已久,自魏晋南北朝时期已蔚然成风,及至隋唐、宋元、明清,经由帝王贵胄的“加持”,文人雅士的参与、著述,赏石、藏石文化至为可观。一拳奇石,也渐而由园林、庭院,“登堂入室”,成为文人案上之风景,入诗、入画,开辟了另一隅的“卧游奇景”——不出小室,而能于小小一石中看到“千岩之秀”。

  无数文人墨客留下了与奇石相关的诗词文章与趣闻轶事。有“石痴”之称的宋代书画名家米芾嗜好奇石的趣事,最令人津津乐道。

刘丹 灵璧石 立轴,成交价:87刘丹 灵璧石 立轴,成交价:87

  玩石大家“米颠”

  米芾,字元章,与苏轼、黄庭坚、蔡襄并称“宋四家”,书画富有盛名。更堪称一位玩石大家,藏石甚富,且精于鉴赏,其“瘦、漏、透、皱”的四字相石法,影响深远。

  米芾玩石成癖,看在旁人眼中,多少近乎“颠狂”。据宋人叶梦得《石林燕语》记载,米芾出任无为州监军时,在府内见到一奇石“四面巉岩险怪”,心内惊喜——此石“足以当吾拜”,于是立即“具袍笏拜之”。听闻城外有一奇石,即命人将其搬回府内,时人敬而远之的怪石,米芾却恍若久别重逢,拜石慨叹:“我欲见石兄二十年矣!”

  “米芾拜石”传为一时笑语,米芾却充耳未闻,自绘一幅《拜石图》,继续特立独行。他主动请缨前往江苏涟水任职——这里靠近灵璧石产地。在涟水,他建立了丰厚的奇石收藏,并“一一品目,加以美名,入玩则终日不出”。虽另有记载米芾为官可堪能干,但这玩石之“癖好”却令他予人一种不务正业的印象。以至于上级杨杰看不下去了,义愤填膺地“往正其癖”。

  米芾《研山铭》所附《研山图》。目前学术界认为此图为后人所绘,并非米芾原作。但米芾为研山绘图则确有其事。  米芾《研山铭》所附《研山图》。目前学术界认为此图为后人所绘,并非米芾原作。但米芾为研山绘图则确有其事。

  面对来教训他玩忽职守的上级,米芾没有说话,只是径直走到他面前,从自己的左袖中取出一“嵌空玲珑,峰峦洞穴皆具,色极清润”的奇石,方对杨杰说:“如此石安得不爱?”杨转过头去未看。米芾便收起这石,复又取出一石,“奇巧更胜”,杨仍是未看。放回袖子之后,米芾又取一石,尽“天画神楼之巧”,宛转翻复查看,对杨说:“如此石安得不爱?”这下杨杰再也忍不住了:“非独公爱,我亦爱也!”说时迟,那时快,杨杰夺过米芾的奇石,匆匆“登车而去”。

  想来,爱石成痴的米芾,或会后怕地赶紧收拢起袖子,怀揣着未被夺走的奇石,念念不忘心头所好被人夺走的教训;又或者只是仰头大笑一声,便又继续拿出奇石把玩,继续与人言说:“如此石安得不爱?”

明 陈洪绶《米芾拜石图》设色绢本 ,成交价:836万元。明 陈洪绶《米芾拜石图》设色绢本 ,成交价:836万元。

  2999万元的《研山铭》

  2002年12月6日,中贸圣佳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定向拍卖的一幅米芾书画作品《研山铭》手卷,以2999万元的价格成交,创下了当时中国书画拍卖的新记录。从买家报价到最后成交不足10秒钟。

  《研山铭》手卷,为水墨纸本,纵36厘米,长138厘米,分为三段。其中第二段为米芾所绘的研山图,为一山形砚台,“遇天欲雨则津润,滴水小许在池内,经旬不竭”。据传其曾为南唐后主李煜所有,之后辗转落入米芾之手,他得到后视若珍宝,还抱石同眠三日。其后不知何故,为薛绍彭所易去。友人深谙米芾的“伎俩”,担心拗不过他,换得后再不敢让他看这研山。痛心不已的米芾,唯余叹息。昔日把玩的研山之貌仍历历在目,于是“笔想成图”,绘制完成了《研山铭》这一书画大作。

宋至明 灵璧巨石供,成交价:100万港元。(图片提供:香港苏富比)宋至明 灵璧巨石供,成交价:100万港元。(图片提供:香港苏富比)

  对于米芾“装疯卖傻”求得心仪砚台的手段,宋徽宗倒真是有所领教。一次,宋徽宗召米芾进宫书写一张大屏,直接用的是徽宗的文房用器。米芾看中了御案上的一方砚台,写完之后便称该砚为他所用已受“污染”,徽宗不能再用了,请求赐予他。好在宋徽宗知晓其真性情,爽快应允。米芾高兴地直接抱着还留有余墨的砚台就出了宫,洒了一身的墨水。据传有严重洁癖的米芾,得到心爱之物,竟如此不管不顾,“颠名不虚传也”。

  喜好研究砚石的米芾,还撰写出了一部《砚史》。《四库全书提要》曾给予很高评价——无论其中辑录的藏品或是鉴赏理念,都“足为文房鉴古之助”。

宋至明 英石供 1,成交价:162.5万港元。(图片提供:香港苏富比)宋至明 英石供 1,成交价:162.5万港元。(图片提供:香港苏富比)

  “友石”后继有人

  而米芾的这份“颠”与“执”也延续到了米万钟的身上。

  米万钟(1570~1628年),字仲诏,好友石,晚明著名文人,书法与董其昌齐名,合称“南董北米”,亦善绘事。传为米芾后裔,亦“嗜石成癖,宦游四方,惟石而已”。公务之余,更常于“衙斋孤赏,自品题,终日不倦”。每每请人观赏所藏奇石,都需“拭几焚香,授简命赋”,郑重以待。

  明万历三十九年至四十一年(1611~1613年),米万钟在今属北京海淀区中建起一座勺园(现今为北京大学的一部分)。《春明梦余录》中有记录勺园胜景:“园仅百亩,一望尽水,长堤大桥,幽亭曲榭,路穷则舟,舟穷则廊,高柳掩之,一望无际。”其中蓄石颇多,更添奇情。今立于颐和园中的奇石“青芝岫”本是米万钟开采自北京房山,想运至勺园的,最终却因财力不济而未能成功,是为一大憾事。

  米万钟在京城共有三处园子,勺园为其一,之外还有湛园和漫园。湛园旁有一座“古云山房”,也是他专门为所藏奇石开辟的,“房中积卷石为山,草木生之,宝藏兴焉”,藏石“几至万金”。其中最为著名的唤作“非非石”,“数峰高耸”,米万钟格外喜爱。还专设别馆供放,特意请来明朝闽籍画家吴彬描摹奇石之貌。从十个角度呈现“非非石”全貌的《十面灵璧图》(每幅右边均有米万钟的题识)流传后世,令今人有幸一睹前人精彩的奇石私藏。

宋至明 英石供 2,成交价:162.5万港元。(图片提供:香港苏富比)宋至明 英石供 2,成交价:162.5万港元。(图片提供:香港苏富比)

  名山何必去,此地有群峰

  古代文人玩石如米芾、米万钟者何其多,利用一方方大小不一的石头,他们造出了园林山水,案上风光,在属于自己的世界里对话奇石,观照内心,尽显名士风流。“片石远山意”,芥子纳须弥,米芾们通过奇石“遍游”名山大川,留下令今人称奇向往的逸士风雅。

  “扬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的清代文人画家郑板桥,同样喜爱竹石。在其《板桥题画竹石》中描绘了一幅“有情有味”的“一室小景”:“十笏茅斋,一方天井,修竹数竿,石笋数尺,其地无多,其费亦无多也。而风中雨中有声,日中月中有影,诗中酒中有情,闲中闷中有伴……”一时不得往游四方的“吾辈”,尽可伴着几多竹石,而享游历“名山大川”的趣味。

  对于今人而言,置胜景,藏奇石,或许都非难事,如何能得古人之赏石风雅与闲适心境,才是更大的课题与更高的追求。

  来源:《古典工艺家具》杂志

扫描下载库拍APP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文章关键词: 黄庭坚文人奇石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