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木家具唯材论:不注重工艺让珍木变废材

2013年04月13日 08:09   南国早报   微博

  巫碧燕

  “红木家具贵的便宜的,好的次的,在我看起来外观都差不多,木种好就行了。”不少消费者都抱有这样的“唯材论”心理,去收藏红木家具。然而实例证明,红木家具的做工忽略不得,否则投资的目的没达到,还很可能成了废木。

  “红木家具贵的便宜的,好的次的,在我看起来外观都差不多,木种好就行了。”不少消费者都抱有这样的“唯材论”心理,去收藏红木家具。然而实例证明,红木家具的做工忽略不得,否则投资的目的没达到,还很可能成了废木。

  榫卯:胶水代替榫卯易散架

  黄先生是南宁市一家红木家具厂的负责人。前不久,他一位朋友面有难色地对他说,家里的红木家具坏了,能不能帮忙修一下。“一开始,我以为是一两件家具的小磕碰,便答应了。没想到,他竟然运来满满一车”。

  在黄先生的厂房,记者看到了这批待修的红木家具,其中一把椅子,扶手已经掉了,露出接口,原来接口全是胶水粘的,不是中国传统的。“很难修复了。”黄先生遗憾地说,原本开榫卯的地方已经锯掉了,无法修复。这一车红木家具,花了十几万元,胶水一脱,不但用不了,更谈不上收藏,也很难再加工成其他值钱物件。

  记者在现场看到,那些使用榫卯工艺、等待组装的红木家具部件,两头开出了凹凸的结构,结构越复杂,工艺要求越高,家具也越牢固,不会摇,也不会吱吱作响,这些都能为红木家具的使用和收藏价值加分。

  用材:同一木种也分三六九等

  市民朱先生用一千元在东兴淘了一个红木茶桌,他很快发现,茶桌抽屉的一块红木板有腐烂的迹象,用手指甲掏出很多粉末,成了一个十几厘米的坑。

  广西民间工艺师王建阳有20年的红木家具制作经验,在他位于南宁市英华路的工作室里,记者看到很多黑乎乎的缅甸酸枝原料堆放在仓库里,有的开裂,有的凹凸不平,看起来并不起眼。

  “红木原料也分三六九等,表面上看不出什么,其实大有文章。”王建阳向记者示范,用料厚实的红木家具,敲击时声音沉、实,用料薄的,声音轻、浮;次品用料吝啬,板材薄,边角料也尽量拼接。优等品讲求部件用一整块心材,用料废,所以也贵出许多。

  雕工:收藏价值看雕工

  记者与王建阳走访市场,在一家红木家具店内,看到一个花瓶,乍一看觉得雕工很足。另外一个两米高的书柜,上边雕满花纹,看着还不错。

  王建阳在一旁却摇摇头:“雕工满、多,并不意味着雕得好。”他以瓶子的飞鸟为例,这只飞鸟细节太少,呆板、单调,差点看不出是鸟;书柜的花纹虽然满,但是没有层次,细节粗糙。相比之下,一旁的八宝床上,一簇牡丹错落有致,构图和谐,纹路有深有浅,才是行家眼中的上乘作品。

  王建阳说:“尽管现在可以用机器雕刻,效率高,但藏家还是推崇手工雕刻,手工慢,但是雕出的花,更有神采,才能称得上是艺术品级别。”

  造型:当心“四不像”

  一年前,市民苏先生花了一万余元,买了一个红木贵妃榻,没用多久,榻面就出现了缝隙。随着苏先生对红木家具的了解加深,他发现这个贵妃榻的外型,不尊崇传统,也没有合理创新,成了“四不像”。

  “首先长度比传统的贵妃榻要短20厘米,这还不是最主要的。一侧扶手传统不能悬空,但我这个是悬空的,让懂行的人看笑话,明显偷工减料。”最让苏先生懊恼的是,原以为红木家具保值,想卖掉贵妃榻买新的,但是店家敲敲台面,就知道用料过薄;看到缝隙,就知道用胶水粘的;看雕工也明显粗糙,都不愿意接收,到现在还卖不掉。

  在采访中,记者看到不少失败的“藏品”:三脚红木茶桌,三只脚是歪的,站不稳;红木抽屉,用金属拉轨,被行家看成不新不古的“怪胎”,这都影响着红木家具的收藏价值。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