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漫生活及其雅物两三观

2017年01月04日14:19   新浪收藏   微博收藏本文     

  文/陈桂湖 图片提供/中国嘉德

  专场名片>>>

  专场名称:文人·漫生活——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拍卖公司:中国嘉德

  拍品总数:129 件

  总成交额:RMB 790.625万元

  成交率:89.15%

  拍卖时间:2016年05月14日

  核心提示>>>

  “最喜小中能见大,还求弦外有余音”,这是丰子恺先生的名句。我们喜爱专场中《五学士图》所描绘的“闲雅好古”,享受这些“古事”雅玩置于斋事之内所带来的愉悦。但也喜这些古物的弦外之音——其身后站着的那个人,历经的世事,和他想要告诉世人的信念,与其当下的情感。

  回到自心、回归传统、文人心境、慢生活,这些词语渐成当下中国的一个不小潮流,人们似乎疲倦于在物质和名利场上的折腾,希望回归到某种宁静、淡泊、自然和超脱的精神领域。基于此,2016年的中国嘉德春拍,也十分应景,精心策划了“文人·漫生活——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专场,推出香几、花器、笔筒、禅杖、茶具等奇木类文房器物近百件,以文房之雅、器物之奇和自然根瘿之美,展现天地无言的大美,似汩汩清泉,为人心营造出了一方栖止的秘境。

  文房器物,并非声色娱情,而是文人心中的名山胜景。文房中之所以有雅物,并非纯是因为文人在使用的缘故,更是因为这些器物的材、型、韵,都恰当地表现文人们超脱的心灵。正如沈春泽在为文震亨的《长物志》作序时所言:“挹古今清华美妙之气于耳目之前,供我呼吸;罗天地琐杂碎细之物于几席之上,听我指挥;挟日用寒不可衣、饥不可食之器,尊踰拱璧,享轻千金,以寄我之慷慨不平:非有真韵、真才与真情以胜之,其调弗同也。”

  因此,文房器物的背后是才情,若是没有才情,器物也就失去了它应有的魅力。

1

  真正的文人,追求一种“闲”的心境,物之有无,不在拥有,而只在惜缘的体会和陪伴。诸如拂尘禅杖、笔墨纸砚、书画香茶诸般,满目玲琅,皆是文人闲情道心的寄物。

  这寄物之中,有些是天地的精华所铸,有些是文人悠游逍遥的遗痕,有些则更是文人道心谱就的传世名器。在中国嘉德的“文人·漫生活”专场中,这些器物处处可见,以下例举几件,做一剖析,聊以传其真实文人的道心高远。

  僧人参禅随形红丝砚

  红丝砚,砚石产于山东青州,因石色红黄相间成纽丝状而得名,系古代传统名砚。在唐代,红丝砚是众砚之首,素为人重。柳公权在其《砚论》中言:“蓄砚以青州为第一,绛州次之,后始论端、歙。”宋代苏易简《文房四谱》也说:“天下之砚四十余品,以青州红丝石为第一。”历史上,苏轼、蔡襄、米芾、杜绾、李之彦、高似孙等文人名士,皆曾青睐红丝砚,并撰文以论述。

图1  清早期 僧人参禅随形红丝砚图1 清早期 僧人参禅随形红丝砚

  嘉德春拍上的这款清代早期的红丝砚(图1),砚面开阔,整器形制浑厚古拙,墨朽斑斑,包浆厚重,古意盎然。砚台外观是一位坐禅罗汉的身形,罗汉之身为砚堂,罗汉之首作墨池,而略去其眼耳五官。砚首镌篆书铭:“有一僧人端坐菩提叶上,无眼耳鼻舌身意”,后属“戊辰夏月虎臣氏制,松鹤刻”款。书铭的结字柔中带刚,古朴舒逸。制作这款红丝砚的人名字叫冯虎臣,是康熙二年的武举人,次年又中武进士。他大概是文武兼修,又有佛法熏陶,故而引《心经》之语镌刻于砚台,以罗汉身躯寄托义理,富有禅意,真是一派雅人深致。

  清早期铜药师佛像

  中国文人素不佞佛。例如王维、白居易、苏轼、黄庭坚、陆游、张岱、屠隆等,无不深受佛法的沾溉。佛教义理与儒道相通,但又有比儒道更完备和更显超脱之处,因此永远是中国高士的一处清泉汩汩、桃花盛开的桃花源。

  药师佛,又作药师如来、药师琉璃光王如来、大医王佛、医王善逝、十二愿王。释迦牟尼佛说法,曾说《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一部,谓药师佛曾发十二大愿,为众生医治病苦,消灾延寿,离苦得乐,及至成就无上正等正觉。药师佛的大愿所成之国,名东方净琉璃世界,其国清净庄严、无有众苦一如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

图2  清早期 铜药师佛图2 清早期 铜药师佛

  “文人·漫生活”专场的这尊铜制药师佛(图2),以精铜制,结全跏趺姿端坐,左手结禅定印,右手捻药果。面相方圆端庄,鼻梁修直,眼睑低垂,双目宛若未开敷的莲花苞,神态慈祥柔和,俯视着芸芸众生。佛像肩宽胸厚,体态健壮,手脚刻划细腻写实,身着袈裟,偏袒右肩,錾刻花纹简洁流畅,表现出衣料较强的质感。其衣褶为台地式,层层起折,莲台莲瓣层迭交错饱满。整尊造型端庄古朴大方,比例舒展匀称,胎体厚重敦实,具有鲜明的清早期时代风格。

  奇木禅杖、花插和黄杨木香台

图3  清晚期 陶计春款奇木禅杖图3 清晚期 陶计春款奇木禅杖

  除上述雅物外,本次“文人·漫生活”专场中,又有另外三物也值得一说。分别是花插、禅杖和香台。禅杖为清晚期陶计春制作的奇木禅杖(图3)。禅杖上刻铭文:“解脱纠缠,扫余色相,瘦骨支撑,其瘦无量。陶计春刻。”这句铭文,可谓深得禅杖的精神要义。陶计春,一作计椿,更名濬,字牧缘,浙江秀水(今嘉兴)人,清咸丰、同治时书法、篆刻家,赵之谦高弟之一,书法、篆刻得乃师之圆转法,以“一根柳动根根动”为诀,其篆刻作品形如“吴带当风”,笔笔环回飘旋,无一笔不动。笔法、墨韵、刀趣、石味皆表达无遗。

图4  清早期 奇木根瘤花插图4 清早期 奇木根瘤花插

  花插是文人插花用。明清两朝,以天然木制作的文玩,尤为文人墨客喜好。“文人·漫生活”中的这款奇木根瘤花插(图4),取天然树根刳挖而成,外壁瘿结累累,纹理蜿蜒,包浆莹润,整体器物自然天成,置于几案,实用之余,观摩把玩又别有洞天。

  香台是焚香用,用以放置香插或者直接做成香插状。其中黄杨木香台,尤其难得,因为黄杨木生长缓慢,有“千年难长黄杨木”之说。“文人·漫生活”专场中的这款黄杨木香台(图5),其台面肌理随形自然,天人合一,底部透雕曲折盘绕,自然之态尽现,外表光滑,色泽古雅,有古朴清雅之致,是承置香具和文房清玩之佳物。

图5  清早期 黄杨木香台图5 清早期 黄杨木香台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语出《庄子》,后面另有两句是:“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意思是天地之中本有一种清净庄严,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只待人心去“悟”而已。“文人·漫生活”其“漫”在何处呢,大概就是漫在这一个惺惺寂寂的“悟”字吧?

  来源:《古典工艺家具》杂志

扫描下载库拍APP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文章关键词: 文人雅物文房器物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