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张半年 文化产业险缘何叫好不叫座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8月10日 14:51 新民晚报

  推出半年、鲜有人问津的文化产业保险终于“露脸”了。昨天媒体披露,首笔文化产业保险大单在北京签署。然而,大单难掩艺术品投保空缺的尴尬局面,国内艺术品展览九成以上未买保险。

  艺术珍品多处无保状态

  据北京媒体报道,一家金融公司将为旗下拥有和保管的价值高达..2亿元的艺术品投保文化产业保险。保险范围包括馆藏、展览、运输等各个环节,涵盖艺术品因盗窃、火灾、自然灾害等各种风险导致的损失风险。这是今年1月国内文化产业保险推出以来,我国保险业签署的第一单文化产业保险。

  近期故宫宋代哥窑瓷器受损事件,令文物及艺术品的投保状况被放到了聚光灯下。据2010年的统计数据,中国艺术品市场总成交额超过500亿元,但国内艺术品展览九成以上未买保险,而博物馆和美术馆的多数藏品也都处于无保状态。较于欧美较为成熟完善的艺术品保险市场,国内这个巨大的市场还几近空白。

  今年1月,包括艺术品综合保险、演艺活动财产保险、文化企业信用保证保险等在内的文化产业保险开始试点。据了解,自故宫文物被盗事件后,首批试点文化产业保险的几家公司曾力推过相关保险。但半年以来,文化产业保险品种基本上吃了“白板”。

  缺乏配套“防损服务链”

  文化产业保险中的艺术品保险主要承保火灾以及其他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造成的艺术品直接损失。保险标的包括投保人所有或代他人保管或其他人共有而由投保人负责保管、展览、装卸、运输的艺术品。近几年理财收藏市场行情火爆,书画、瓷器等动辄以数千万元的价格拍卖成交。一些博物馆、拍卖行、私人收藏艺术家也曾表示,他们对其拥有的艺术收藏品“缺乏安全感”。

  市场有广泛的需求,相关产品为什么却乏人问津?苏黎世保险商业险部负责人表示,原因主要有三:首先,由于艺术品价值高,巨大的保费让客户望而却步;其次,文物具有唯一性,标的很难确定价值,保险公司一般不轻易给其投保;最后,主要还是国内缺乏专业配套的“防损服务链”,即完善的鉴定和定价体系,造成保额难以确定致使业务无法开展。比如评估评鉴、鉴定鉴价、艺术品修复等几个环节都存在空缺。这位负责人认为,在购买艺术品保险之前,关键的一个流程是保险公司在接到保险申请后,会聘请独立的艺术行业顾问或评估机构进行商业价值评估,具体保价额由艺术品本身的价格、风险系数以及保险公司的运作成本而定。但可惜的是,国内缺乏真正具有公信力的艺术品评估鉴定机构。

  作者:谈璎 苏公雯

> 相关专题: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电话:4006900000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