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摘要:2011年,从香港两依藏博物馆展品在故宫展出被盗,到最新网曝“端门外西朝房展览逃税”,短短三个多月,故宫经历了大大小小的“十重门”,承受着前所未有的考问与信任危机。[全部新闻]
今年,深陷失、损坏文物等11重门的故宫,在此前一年通过年检,纳入基本符合博物馆专业标准之列。
昨天,故宫称媒体报道的封口费的传闻不实,不过确有私吞票款的事件发生,当年他们已协同公安部门对此案进行了调查处理。
昨天,快报报道了南京也有“哥窑盘”,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有媒体称,南京专家给故宫“挑刺”,称故宫博物院损坏的是官窑盘而不是哥窑盘。
对于故宫“破损情况虽然有些复杂,但修复不成问题”的说法,国内古瓷修复专家日前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均表示,修复从技术上来说有一定难度,复原率应该能够达到90%以上,但相较没破损之前,肯定不能同日而语了。
近日有消息称:这个被打碎的“盘子”是在南京中华门外出土的。那么,这个碎成六瓣的“哥窑”与南京到底有何“纠葛”呢?记者昨日对此进行了采访,惊讶地发现故宫对外宣称的很多信息竟不准确:这个破损的“盘子”不是哥窑,而是官窑!
据故宫博物馆官网3日消息,故宫根据有关规定,对造成宋代哥窑青釉葵瓣口盘损坏的直接责任人给予行政记大过处分,给予负有领导责任的该部门主要负责人行政警告处分。
昨日,国家文物局首次对故宫弄碎哥窑瓷器发布通报,确认故宫博物院瓷器损坏是人为原因造成,责成该院追究责任并开展整改。
文化部、国家文物局2日公布对故宫损坏哥窑瓷器事故核查的结果。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表示,核查组认为,该事故确为工作人员对测试仪器操作失误造成的珍贵文物损坏事件。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已责成故宫博物院根据事故情况和核查结果,追究有关责任,提出整改措施并组织实施。
这是一位理工科毕业的硕士研究生。2004年就来到这个实验室,进行过正规的培训。相当一段时间都是她来操作这台设备。我们实验室2005年才组建,她是第一批来实验室工作的。去年50多件古瓷的检测她也参与了,没有出现过情况。
仪器上也还有可根据故宫的特殊需求改进的地方。例如,这台仪器在输入一个数值后,没有再次确认的功能。就像手机要删除一条信息,会提示用户是否真的要删除,但这台仪器没有这个功能。
检测仪器中有一个很大的样品台,把器物放在样品台进行检测时,需要将样品抬升到一定高度进行调焦。由于操作的科研人员输入数值出现问题,导致仪器内的样品台上升距离过大,使瓷器受到挤压被损坏。
据故宫介绍,7月4日,古陶瓷检测研究实验室对宋代哥窑青釉葵瓣口盘进行无损分析时,科研人员操作失误,样品台上升距离过大,致使文物发生挤压损坏。
故宫博物院文物管理处处长娄玮称:目前这件文物破损成6瓣。破损情况虽然有些复杂,但修复应不成问题。国内对陶瓷修复有很丰富的经验,不只是故宫博物院,还有上海博物馆等文博机构,都有很成熟的修复经验。
据8月1日晚央视新闻报道,故宫博物院副院长称,按照操作失误,损害国家一级文物处理。
故宫方回应称,事故原因调查报告初稿出炉后,7月26日,调查组又专门就该报告进行了集体讨论,对其中的事故原因分析和整改措施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要求对报告进一步补充,以期尽快上报文化部和国家文物局。同时,对事故相关责任人的处理进行了初步讨论。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和现代科技方法结合起来,对古陶瓷进行综合研究,这是一个发展方向,从我们以前取得的成果来说,这条路是对的,这个方向是不会改变的。我们现在需要做到的是在万无一失的情况下,杜绝此类事情的发生。
据网友爆料,当时故宫器物部将这件哥窑瓷器出库,打算送到科研处,利用新引进的设备进行成分分析,以便研究。但器物部一名工作人员在出库过程中将瓷器摔碎。
马未都表示,宋代有汝、哥、官、定、钧等五大名窑,其出产的瓷器极具历史和收藏价值。其中,哥窑瓷器在国内留存数量有限,因此,每损坏一件都是莫大的损失。马未都称,损坏的文物即使进行了修补,也不可能完全恢复原貌,价值大打折扣。
北京周温兵律师称,除了员工,作为实际管理者,故宫可能有一定程度的管理不当。具体的处理和赔偿事宜,可能会通过行政部门进行判定。
7月4日上午约10点,青釉葵瓣口盘发生受损事件,而故宫直到7月31日才证实此事,这时距事情发生已有27天。网民质疑,最近故宫发生的失窃案、“会所门”,乃至今天的破损案,都是网上先爆料,故宫被动应答。瓷器损坏事件,故宫有瞒报嫌疑。
一位古陶瓷研究专家认为,“无损检测”的检测结果可靠性还存在很多疑问,故宫博物院在此情况下频繁地以“检测”名义将珍稀文物移进移出,有些“头脑发热”;操作中发生损坏似乎也不全是巧合,像是符合了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