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十重门:机制缺失与信任危机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1月11日 11:20 南方都市报 微博
2011年夏季的北京故宫(微博),三个月间持续爆发一系列前所未见的丑闻,一时间在民间掀起舆论巨浪,窗户纸是被一起窃案意外捅破的。2011年5月8日,一蟊贼轻易躲过号称布防严密的警报器和监视器,在一个借故宫之地举办的私人博物馆展览中,成功盗取了数件被收藏人称为价值连城的展品。这起盗窃案,把一向被视为国家头号文化遗产的故宫掩盖多年的问题暴露在舆论的众目睽睽之下。
所托非人
有着600余年历史的故宫,不仅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古代皇宫建筑群,亦是中国收藏最为丰富的博物馆,不但代表着中国古代建筑的最高水平,更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最高水平。
为了保卫这一中国人心目中的文化圣殿,国家财政不惜重金投资布设了最先进的安防,建造了设备尖端的宝库,更是连续多年对故宫古建筑大手笔整饰修缮,历年的人员经费、日常开销亦不在少数。然而,这一切并未阻挡住一名看似不起眼的蟊贼。
更令人始料未及的是,“盗窃门”仅是问题暴露的开始,此后又连续发生令人瞠目结舌的事件,共计“十重门”,连同事发后的无从追责,无一不指向这一超级国宝及其守护机制的系统性溃败。“十重门”事件当中,最发人深思的,是作为故宫守护者的故宫博物院方面对于多重事件的态度。
盗窃事发之后,舆论要求问责的风暴逐渐掀起。然而刻意低调的故宫博物院,仅于5月中旬通过官方微博发表一纸自查并整改的简略声明。
随着窃案嫌疑人迅速被捕,故宫博物院向公安人员赠送了锦旗,上写“撼祖国强盛,卫京都泰安”,而“撼”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意为摇、摇动,而锦旗中表达的含义应为捍卫祖国强盛。被公众发现并遭到口诛笔伐之际,故宫博物院以一句“显得厚重”来搪塞。
紧接着,建福宫将被改造为富豪私人会所的消息又遭知情人曝光。故宫方面此后的公开道歉则以“未交院里检查”、“未向领导请示”等类似言辞撇清干系。
早在6月上旬,据了解,中央领导有关批示和文化部关于失窃案及其引发网络热点问题的处理意见已经下达。故宫博物院以惯有的“低调”,在内部悄然实施了所谓的问责。
7月4日,故宫古陶瓷检测研究实验室压碎一件珍贵的哥窑瓷器。但直到7月30日,哥窑瓷器被损坏的消息才经微博曝料而公之于世。面对舆论的“瞒报”质疑,故宫方面声称,这是在业务研究过程中出现的损毁,需要依法报国家有关文物主管部门审核处理,因此需要时间。
但事实上,《文物保护法》规定,馆藏一级文物损毁的,应当报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核查处理。《国家文物局突发事件应急工作管理办法》对上报时限更有详细规定,即“国有文物事业单位应当在知道突发事件发生后或者应当知道突发事件发生后,两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以上文物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几乎是同时被揭出的另几起损毁文物案,故宫亦自有解释。其中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对于财新记者披露的一起明显是由于管理不善造成的清宫旧藏木制屏风被水浸损坏事故,故宫相关负责人最初宣称,“经过调查,并不存在此事,实际是工作人员对文物进行除尘处理”。但这一说法,与故宫内部紧急会议上屏风损伤系由水管破裂所导致的解释大相径庭。
《新世纪》周刊“故宫蒙尘”一文发表后,故宫“所托非人”状况引发社会高度关注。不止一名故宫内部人士向财新《新世纪》记者指证,2009年故宫曾有一起内部人私分票款案,拍下故宫工作人员偷逃门票款证据者要挟故宫方面支付“封口费”。而故宫高层竟派出一个处长谈判,把价格压到10万元。最终由领导做主,正式从财务部门支款付给勒索者。
对于“封口费”一事,故宫官方起初亦予以否认,称“封口费传闻不实”。但同时,又承认“确有私吞票款事件”,当年他们已协同公安部门调查处理。最终,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淼公开表态承认,当年作为“奖励”支付给举报者8万元。
难以否认的是,故宫方面一错再错,深陷泥沼。面对空前信任危机,故宫或保持沉默,或闪烁其词。可以说,正是多年以来隐瞒和推诿的行事惯性,为故宫博物院内部管理的混乱和腐败创造了条件。
积重难返
故宫管理者能否对属于全民的文化遗产尽保管之责,必须向公众有所交代,但公众至今未能等到一个负责任的交代。
何以至此?我国现有的博物馆绝大多数是传统计划经济的产物,其资产属于国有。按照现有体制安排,此类公共文化设施均由政府直接委派官员进行管理,政府直接行使监督权,经费亦由政府直接拨付,以管理者单纯向政府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的管理模式运行。在不少识者看来,这种体制极不公开透明,无法真正接受公众监督,极易侵害公众的基本利益。
故宫在“十重门”以及汹涌的舆情之后得以重新陷入长时间沉默,说明改变旧体制并非易事。在中国以G D P和增长率论英雄的政治生态下,很少有人能认识到,对文化遗产的轻率处置其实就是一种犯罪。故宫一系列的丑闻暴露出国宝蒙尘及无人负责的现实,由此进一步暴露出管理上的溃败和对公共文化资产的漠视态度,已足令故宫蒙羞、国人蒙羞。
□任波
盗窃门:2011年5月8日晚
故宫展品珠宝化妆盒被盗。嫌疑人石柏魁58小时后被警方抓获。
会所门:5月11日
芮成钢发微博称“故宫的建福宫已被某知名企业和管理方改造成了一个全球顶级富豪们独享的私人会所”。
错字门:5月13日
故宫赠送给北京市公安局的锦旗被指有错字。
瓷器门:7月4日
曝故宫瞒报一珍贵哥窑瓷器被损。
瞒报门:8月2日晚
再曝故宫四起文物被损毁或被遗弃,但被瞒报。
屏风门:8月9日
传媒披露清宫旧藏木制屏风修复时遭水浸泡损伤。
封口门:8月9日
媒体披露故宫曾有内部人私分票款案,后来演变为故宫方面屈从勒索,支付封口费。
古籍门:8月18日
被举报故宫部分图书丢失,上报后被要求不再追查。
拍卖门:8月初
被披露故宫藏品北宋珍贵书札现身拍卖场。
逃税门:8月中旬
被披露故宫存在多处非法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