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范曾作品不具备艺术核心价值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9月11日 09:36 北国网-辽宁日报 微博

  专家观点

  ■范曾的画并不具有艺术核心价值——创造的质量,只有外行追捧

  ■范曾不可能成为一位重要的艺术家,他仅仅是在这一时期被卖得很贵而已,而这包含了许多人为炒作的因素

  ■“范曾事件”的后续效应会持续发酵,最终“天价”泡沫迟早会破灭,代之以有序、稳定、客观的常态

  ■一些不良现象的确存在,但是,它们只是非常枝节的问题,只是表象,甚至不值得去关注和谈论

  本报于8月15日至17日期间,在北京独家专访了多位美术理论家、美术批评家以及画家,学者们就当下中国绘画的宏观面貌和细节问题阐述了各自的观点。今日,作为“重估中国当代绘画”系列报道的首篇,本报将从“范曾事件”切入,剖析该事件与当下中国绘画现状的关联,发掘美术界对该事件的真实态度,从而了解美术界真正关注的问题是什么。这一切入点将有助于进一步探讨艺术与市场的关系、传统的革新与继承等话题。

  “范曾事件”引起社会普遍关注,孰是孰非争论频起

  “范曾诉郭庆祥(微博)名誉侵权案”于今年6月一审宣判,但是,“范曾事件”并未因此落幕。记者在百度网上搜索“范曾事件”,共有接近58万条结果,显示出该事件在公众层面引发了高度关注。事件发生于2010年5月,《文汇报》“争鸣”栏目发表了一篇由收藏家郭庆祥撰写的署名文章 《艺术家还是要凭作品说话》,文章批评当下国内有些画家 “流水线作画”,不讲求艺术品质,大量复制自己的作品。其后,该栏目又发表了画家谢春彦的《钱,可通神,亦可通笔墨耶? 》一文。两篇批评文章虽未点名,但却触怒著名画家范曾,范曾随即将郭庆祥、谢春彦以及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告上了法庭。这是当代中国书画史上首次因书画批评而诉诸法律、将批评文章作者告上法庭的事件。

  2010年12月,郭庆祥再度通过媒体批评范曾,并在博客上以 《我有范曾流水线作画的证据》为题公布了范曾作画时的三张照片。范曾的学生崔自默表示,他拍摄这些照片是为了赞扬范曾精湛的绘画技巧。今年4月22日,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此案。原告指文章充斥“侮辱诋毁”,而被告称文章针对书画界浮躁现象提出批评。 6月8日,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决郭庆祥败诉,判决书认为郭庆祥文中通篇对范曾的诗、画、书法、作画方式及人格分别作出了贬损,如“才能平平”、“逞能”、“炫才露己”、“虚伪”等,造成其社会评价的降低及精神痛苦,其行为已构成对范曾名誉的侵害。同时,因郭庆祥曾收藏范曾作品,二人的交易行为中存在商业利益,故郭庆祥称其文章为纯粹的文艺评论的观点,法院不予采信。对于范曾的诉讼请求,合理的部分,法院予以支持,不合理的部分,法院予以驳回。郭庆祥须向范曾书面道歉,并赔偿其精神损害抚慰金7万元。 6月13日,郭庆祥在北京召开媒体见面会,表示“流水线作画”打败了艺术批评,称将继续上诉。

  一审判决结果在学术界引发大讨论。 6月23日,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研究中心、中国传媒大学媒体政策与法律研究中心与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共同举办了“范曾诉文汇报、郭庆祥侵害名誉权案一审判决研讨会”,与会学者围绕“文艺批评、学术争鸣和名誉侵权界限”的主题展开讨论。批评家朱小钧(微博)在会上发言表示,今天的文艺批评完全封闭化,成为艺术生产各个利益链条的重要环节,各种研讨会上很难听到真正批评的声音,而这个案件的判决结果对艺术批评造成更大的伤害,使真实的批评更加困难。 8月,上海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和上海市法学会民法研究会也在上海主办了“文艺批评、学术争鸣和名誉侵权的法律界限”研讨会,专题讨论 “范曾事件”,出席会议的学者大多对判决结果提出了质疑。

  至记者截稿前,“范曾诉郭庆祥名誉侵权案”二审已于9月6日下午开庭审理。二审辩论,双方代理人重点围绕 “范曾是否存在‘流水线作业’的事实”、“贬损是否等于侮辱”、“郭庆祥是否有主观恶意”、“范曾的社会评价是否降低”等方面进行。近日法院将作出二审宣判。

  范曾这类的画家并不在我们的视野之内,我们更关注艺术本身向前运转的情况,更加注意艺术语言的问题,总而言之,那些具有建设性的东西才是我们视线的焦点

  “范曾事件”扰扰攘攘持续至今,美术界内部究竟如何看待这一事件?热门人物、热门话题,就是中国绘画现状的缩影吗?画作拍出“天价”的大师能够被视为画坛的中流砥柱吗?著名美术理论家、北京画院艺术委员会委员王志纯,著名工笔画画家、北京语言大学教授齐鸣,著名美术批评家、《美术文献》杂志执行主编付晓东,分别就以上问题给出了答案。

  付晓东是独立策展人,同时,也是一位具有自觉批评意识的青年批评家;她学国画出身,如今却以先锋的当代艺术作为研究领域;她承认国画是自己的根基,但又尖锐地批判国画创作暴露出的种种问题。付晓东发表过许多美术批评文章,更常常为媒体撰写专栏,对当今美术界的各种现象、事件有着自然而然的监测心理,但是,谈起热闹一时的“范曾事件”,她却坦诚地表示,范曾及其作品并不是她所关注的范围。

  “我是学国画的,也曾经在美院的国画系教临摹和创作实验的课程,但我们从来都不看范曾的作品,更不要提对他进行研究。 ”付晓东说,流水线作画是在生产产品,但没有创造性。 “范曾的画并不具有艺术核心价值——创造的质量,只有外行追捧。关于‘范曾事件’的讨论,起初是因为他与郭庆祥的官司问题,艺术批评成为违法行为,批评意味着走上犯罪的道路,需要赔款和坐牢。这使艺术的生态环境更加恶化,作为一个美术批评者,我不能完全置身事外。 ”

  付晓东打了个比喻,“如果说盖房子,那么有的房子一看就是批量生产的行活儿,而有的房子则是建筑师投注了创造和探索精神的,无论是结构、内核或者材料都有突破。大家对艺术家的理解是:艺术家就应该不断地去创造,去做探索性的工作。画家也是如此,不管是艺术语言、创作风格还是艺术表达,都应该是个性化的。每一张画都是一个个性化的存在,具有独立的价值。范曾的问题是,他本身没有独特的艺术探索和创造,他的艺术语言脱胎自任伯年的手法,题材上也是钟馗、老子这些传统题材,没有改进。我们近代史上的许多大师,都能通过画作来表达时代精神,对现实的理解,对社会的关怀。而范曾的画作,只是消费型作品,却看不出这些。 ”

  “艺术史是做出最后检验的唯一标准。 ”因此,站在艺术史的角度,付晓东认为,范曾不可能成为一位重要的艺术家,“他仅仅是在这一时期被卖得很贵而已,而这包含了中国特定的历史阶段,许多人为炒作的因素。在集体具有文化理性和更加尊重艺术价值的年代里,这种事情是不会发生的。 ”

  卖的价钱再高,也还是市场圈子里的事,既不能转化为艺术的崇拜,也不会改变大家心目中的位置

  从事工笔画创作的齐鸣,是一位有着执著理想的画家,他喜欢画现实中的人,喜欢透过人物来表达人性精神层面的丰富性。“我希望摆在观众面前的作品不仅仅是被观看的饰品,它应当有一种拨动精神的力量,使人驻足体味。自有尊严,但不是故作姿态,平实、内在和带有人情的温润。”他认为,画家要真诚,真诚才能传递真实,而真实是艺术的本质。

  面对汹汹而来的商品化浪潮,齐鸣认为,中国当下的艺术市场还远远不够成熟,因为不够成熟,所以造就了某些名不副实的、鱼目混珠的作品也能进入天价之列,“现阶段,在中国艺术品市场上,价值和价钱并不能画等号”。“市场上现当代书画拍品可与齐白石、徐悲鸿、潘天寿等人比肩的难有一现,但拍卖的价格却显不出太大差别,呈现一派 ‘繁荣景象’,‘以人为本’的迹象明显。作品卖的价钱再高,其实也只是市场圈子里的事,既不会转化为艺术的崇拜,也不会改变大家心目中的位置。 ”

  齐鸣说:“舆论批评流水线作画原本是无须探讨的问题,只是因为矛头所指是范曾,司法上又判赢了,便显现出了轰动效应,更像明星式的另类新闻。在日常交往的朋友中很少提到范曾,即便提起也不是因为学术。‘范曾事件’多谈无益,好像在跟着炒似的。 ”

  齐鸣认为,“范曾事件”的后续效应会持续发酵,最终“天价”泡沫迟早会破灭,代之以有序、稳定、客观的常态。 “现在的艺术市场还处在不成熟的时期,在震荡过程中逐渐沉淀,是一个必然的过程。 ”

  一些不良现象是非常枝节的问题,甚至不值得去关注和谈论。“范曾事件”是个别现象,并且也仅仅是现象,与中国绘画整体状态的判断没有什么关联

  美术理论家王志纯对诸如“范曾事件”之类的浮在表面的喧闹现象有另外一个角度的看法。他强调自己最关注的是中国绘画的整体状态和本质问题,“一些不良现象的确存在,但是,它们只是非常枝节的问题,只是表象,甚至不值得去关注和谈论。 ”

  王志纯说:“现象都是支离破碎的,要对中国绘画作出系统研究和深入理解,就必须去关注本质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不能够依据现象来作价值判断。 ‘范曾事件’是个别现象,并且也仅仅是现象,与中国绘画整体状态的判断没有什么关联。 ”

  王志纯并不否认此类现象给美术界带来的负面影响,因此,他提示传媒,应当透过现象触摸本质。“我见到许多新闻报道都是从现象出发,然后得出一些非常可笑的、浅薄的结论,这显然是不对的。我认为,媒体在报道现象的同时,应当从整个社会的演变、艺术的规律来把握报道的方向,最终触摸到艺术最本质的部分,挖掘出能够体现中国当代绘画状态的根本性问题。而仅仅关注现象往往是非常危险的,不仅不能得到真实的结论,甚至会把问题搅得更乱,从而影响了判断。 ”

  【学者简介】

  王志纯:著名美术理论家、北京画院艺术委员会委员。曾发表 《实体与虚空的流动组合》、《中国油画的现状与发展》、《同步发展》等论文;主编《西方现代美术系列幻灯片》等著作。

  齐鸣:中国工笔画名家,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艺术系主任、教授。著有《现代工笔画名家特殊表现》、《现代工笔人物画技法》等。

  付晓东:青年美术批评家、独立策展人、《美术文献》杂志执行主编。 2003年起为北京、上海、深圳的美术馆、艺术中心、画廊等艺术机构策划多个当代艺术展览,包括《2010大声展》、《乡愁-记忆与虚构的现实》、《上房抽梯》、《如果爱》等。 (记者/王 研)

> 相关专题: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电话:4006900000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