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中有佛智自开:境里化佛慧正来

2013年05月24日 09:38   新浪收藏  微博

  郑文宏 

  佛教大约于公元前1世纪传入我国的边疆,再经西域从丝绸之路传至中原。此后,陆续经历了胡汉并存阶段,汉化(中国化)阶段、世俗化阶段和多元化阶段。乃至今日,佛教文化在中国大地上呈现出多元素、多层次的发展态势。鉴此,中国佛教艺术也顺应佛教文化的发展,并且依循自身的演变轨迹,显示出旺盛的冲击力和生命力。作为佛教造型艺术之一的佛教绘画亦是如此。礼拜者和观赏者可以通过大量遗存在国内的石窟造像和壁画佛像(石窟壁画、寺庙壁画等),去解读、品味不同佛菩萨所具有的地域特色和时代气息。也能够体悟到佛教经仪、礼忏、唱诵所营造的宗教氛围和佛国境象。其中就包含有象“凉州模式”、“云冈模式”、“龙门模式”、“长安模式”、“青州模式”等佛像模式给人们带来的惊诧与赞叹。同时,也能够一睹象张僧繇、陆探微、曹不兴、吴道子等画佛圣手所留下的佛教艺术结晶。每当虔诚的信徒们在礼佛、念佛、观想、坐禅时,不由想起正是这些丹青妙手、造像良匠才给尘世留下了珍贵的佛教艺术财富。同时,由衷地感激于他们再塑圣像、图写佛影的功德。感叹于此,默默诵念:阿弥陀佛,善哉!善哉!然而,大凡古人留下的圣像佛影、佛氏众像,似乎多添了一些肃穆、伟岸,淡薄了一些亲切、平和。

  时至今日,陶宏君彩笔一转,色调一敷,绘制出令人耳目一新的诸佛与菩萨像。其千姿百态之造型,眩目灿烂之色彩,辅陈出宏大而绚丽的十方佛国图像:这里有正面、侧面、半侧面——不同面相的佛菩萨;有平视、仰视、俯视等视角的诸佛像。这些不同面相、表情、姿态的佛菩萨,或肃穆庄严,或怒目圆睁——凡此种种,法界仪轨所及的“相”与“好”,红尘世俗变幻的人生百态,一跃在这里崭头露角,随势在这里频频转换。惹人注目的则是那些非同一般的笑:神秘的笑,奇诡的笑,慈祥的笑,儒雅的笑;憨直的笑,娇媚的笑;冷峻的笑,微妙的笑——凡此种种,难以用语言一一准确以表述。赏读之下,可以见著,陶宏君的别出心裁,就在于集中突出了佛菩萨的头像,简省或虚化了佛菩萨习惯依凭的衬景:头光、背光、身光、佩饰、图案等等,而是拈用中国画的空白来布局,意在让观赏者用想像去补充、去重构。

  陶宏君的聪睿之处,在于他不受即定造像模式的羁绊,不拘泥于《造像量度经》的制约,刻意打破了时空关系,唯据“心象”表达的需要,自如地塑出一己喜爱的佛菩萨形象。陶宏君的奇创之处,在于他适度把握了绘画语言的清晰与模糊、交接与过渡、硬度与柔和,光感与投影等质感与量度。陶宏君的大胆之处,在于他擅用饱和度较高、较纯的色度,去调配整体和纯碎,“随类赋彩”地涂抹出金黄色调、青铜色调、玫瑰色调、紫藤色调、斑石色调、古玉色调等——这些具有古艳意味的色调。再通过不同的光源照射,聚集且显突出佛菩萨的多样神情或性格,高度概括了圣像所赋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其神奇微妙之处在乎观者去悄然领悟。

  当然,在陶宏君的笔下,曾出现过世俗崇拜与佛国向往合二为一的景象,也出现过中西绘画语言交融互渗的迹象。笔者认为:这大约是他率意而为之所孜孜追求的意趣。

  陶宏君笔下的佛菩萨形象,自有表现过去、现在、未来的佛性、愿力、禅思、妙好的内涵——概言之,自有观想念佛、礼忏行仪等法定程序所构筑的佛陀世界和天国境象。他的艺术理想,旨在用自己特有的佛学情调、审美方式和艺术语言去营造这样一种气氛及境象:

  大地广众生,皆有空佛性。十方无等侣,慧光照一切。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