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价值太过诡谲:收藏需要智慧

2013年06月21日 10:41   新民晚报  

  张明华

  文物的价值,是所有收藏家最为关心的一件事,它不但与藏品的高雅精美层次高低紧密相连,还会直接影响到经济上的得失。这里我用“诡谲”来形容它,实在是太过复杂,太多变数之缘。

  地域的不同,文化的差异,文物的价值也大有文章。西方人认同中国的青铜、陶瓷、书画等感性强烈的造型艺术,但他们经常会在匪夷所思的口彩、天地鬼神的神秘文化面前晕头转向,有不少被我们视为高贵的文物在他们眼里不知所云而惨遭卑微。最典型的如玉器,在世界各大博物馆长期被冷落,在拍卖行被低估,直至近年方有起色。

  一般的收藏爱好者,都喜欢金银珠宝光鲜漂亮的文物,这没有错,一些纯粹的艺术性博物馆走的就是这条路。一件青灰色板岩砸磨而成的三角形石犁,貌不惊人,往往会让人不屑一顾。但考古证明,它出自大上海,距今五千多年,是证明中国进入犁耕农业的标志物。几颗小小的黑不溜秋的碳化谷粒,居然是七千年前改变人类膳食品种的最早的人工栽培稻……它们在考古学家的眼里简直是无价之宝。

  同样是文物,时代上有喜欢高古的,有喜欢明清的;品质上有喜欢书画的,有喜欢瓷器的;造型上有喜欢花卉的,有喜欢人物的……个人的喜好会决定接受程度、接受对象和心中完全不同的价值。

  当然,人们也可以主动改变文物的价值。正面的,把不被人们认识的文物,通过分析鉴赏深入挖掘,恢复它的应有价值。负面的,则通过炒作,夸大、忽悠、哄抬等方式牟取暴利。如果说以上的林林总总只是面上的些许勾勒,那么圆明园十二铜兽首则是最为形象生动的案例。

  作为意大利著名艺术家郎世宁的杰作,铜兽首是我国皇家园林圆明园遭劫掠遗存的稀有文物,其价值本来就不低。加上近年来先后在海内外神出鬼没撩拨人心的故事,我国大陆企业和香港爱国人士高价收购五件铜兽首回归的壮举,佳士得[微博]拍卖行不顾我国外交部的声明,文物部门的抗议,回避民间律师团要求返还的跨国官司,一意孤行坚持鼠兔铜兽首的拍卖。还有我国民间收藏家以抢拍拒不付钱予以搅局的奇招,最后又戏剧性地由佳士得股东之一无偿捐献我国的一连串眼花缭乱的事件,让圆明园十二生肖铜兽首夺尽了人们的眼球。也许如此状态颠覆了文物市场的正常秩序,会直接影响到其余铜兽首的顺利回归,让我国的一些文物专家心焦气躁,匆忙表态,说它们只是喷泉上的“水龙头”,根本够不上国宝。本意是降温,却因言辞太过苍白而适得其反。试想,同为生肖的一枚币值仅仅8分的纸质猴票,短短几年已经翻了几万个跟斗(不知有多少人为曾经用一抹浆糊打发它进了邮箱而悔青了肚皮),而今却让几百年前由意大利艺术大师设计,融中西文化于一体的铜猴等十二生肖,仍以普通“水龙头”的身位原地踏步,妥当吗?可能吗?

  显而易见,面对诡谲的文物价值,藏家只有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冷静耐心智慧地对待才是上策。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