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猫警长》的故事还在继续

2013年08月05日 10:09   东方早报  

首版《黑猫警长》剧照 首版《黑猫警长》剧照 首版《黑猫警长》剧照 首版《黑猫警长》剧照

  动画片《黑猫警长》成为了一代人的集体回忆,堪称国产动画的经典之作。然而,鲜为人知的是《黑猫警长》在上映之初曾一度被“打入冷宫”。但逆境中的“黑猫”还是顽强地赢得了当时的动画片观众的一致好评。究竟是什么成就了影片当年“挡不住”的魅力?如今,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正着手打造的电影版《黑猫警长2》又会怎样呈现?

  姜岑

  “眼睛瞪得像铜铃, 射出闪电般的精明,耳朵竖得像天线,听着一切可疑的声音……啊哈啊啊哈啊黑猫警长……”这首耳熟能详的《黑猫警长》主题曲曾伴随着诸多70后、80后度过了童年时光,动画片《黑猫警长》因此也成为了一代人的集体回忆,堪称国产动画的经典之作。然而,鲜为人知的是《黑猫警长》在上映之初曾一度被“打入冷宫”。但逆境中的“黑猫”还是顽强地赢得了当时的动画片观众的一致好评。究竟是什么成就了影片“挡不住”的魅力?如今,当《黑猫警长》步入“而立之年”之际,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正着手打造电影版《黑猫警长2》。作为美影厂2013年启动的重拍经典的首波主打,这部影片承载了很大的期望。事实上,2010年制作的电影版《黑猫警长1》由于资金等限制,剪辑的成分较重,上映效果和1980年代的高峰相比有不少距离,故此次制作续集也承受着很大压力。曾经的经典能否在新的世纪继续抓住观众的心?老片新拍的挑战在哪里?其能否成为振兴国产动画的出路和捷径?对这些问题,1984年首版系列片《黑猫警长》制片主任印希庸——他也是被誉为“黑猫爷爷”的《黑猫警长》总导演、编剧、美术设计戴铁郎老先生多年的学生和朋友,以及本次电影版《黑猫警长2》的两位导演——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国家一级导演姚光华和青年导演施屹,在接受《东方早报·艺术评论》专访时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东方早报·艺术评论》(以下简称“艺术评论”):上世纪80年代《黑猫警长》一开播,就人气颇高,不仅受到广大小朋友的追捧,甚至也为很多成人所喜爱。其魅力何在?

  印希庸:应该说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这部片子在当时来讲十分超前。比如黑猫警长的枪、“热追踪导弹”、“喷气式摩托车”等一些新式武器,都是当年导演戴铁郎从订阅的许多国外科技刊物里收集来,然后自己一笔一画设计出来的。这些在当时来讲都十分新鲜。

  姚光华:理念也相当新,黑猫警长定位就是一只“酷”猫,他本身的造型、服装设计都非常新颖、帅气。所以观众会如此喜爱。

  施屹:的确如此,那个时候生活中的警察穿的其实都很“土”,白色的衣服,蓝色的裤子。基本上脱了帽子,拿了领章之后,看上去和厨师差不多。总之没有那么威武。而黑猫警长那身黑色制服,倒和现在的警察很像,还穿了那么高的马靴,现在看来很有穿越感。

  印希庸:其实黑猫警长一开始的形象是一个头戴钢盔的式样。后来戴老来征求大家的意见,把我叫到他家里,床上摊了很多样稿,我说我更喜欢大檐帽的造型,神气。我们又去了幼儿园、小学,小朋友也喜欢现在的这个造型,就这么定了。

  艺术评论:但当时影片在拍了两集后就被喊停,这又是为什么?

  印希庸:理由是说 “里面打打杀杀,不符合传统美学,里面的科学道理也没有什么艺术性”。实际上戴老的家庭问题是影片受阻很大的一个因素。其实戴老出身于一个红色革命家庭,但由于他父亲当年和潘汉年是单线联系,所以后来在政治运动中备受牵连。戴铁郎是解放后第一代科班出身的动画大师,他在进厂的23年中却没有担任过任何一部动画片的导演,直到“文革”结束后,50岁的他才第一次当了导演,厂里的大片根本就轮不到他。

  《黑猫警长》的片子一开始是戴铁郎自己从报纸上看到诸志祥的原著,觉得这很适合拍成动画片,于是把它剪辑下来做了认真整理,把这个科普性的本子交给厂里。但厂里一开始还不同意上这个片子。戴老坚持了大概一年多,厂里默认了。但做了两集之后又搁浅了。当时的程序是,厂里艺委会先要给一个意见,其实模棱两可之中带有反对的意思,再报到局里,局里也按照厂里的意思,把双重意见上报北京,结果片子就被搁置了。直到一年半以后,一位电影局领导看了,觉得不错,一些小朋友试看后,反响也很热烈,这才得以解禁。当时确实很艰难。另外,《黑猫警长》获得的奖项其实也很少,因为它很少有机会被送出去评奖。所以拍第五集时,戴老一气之下想把剧中反派“一只耳”打死了事。我们就做他工作说:“不要打死,留个悬念吧。”

  艺术评论:为了以后可能会有的续集?

  印希庸:是的,因为这部片子在当时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都相当好。最初《黑猫警长》的周边产品一出来就被一抢而空,它的像带可以说是同时期的几部动画片中卖得最好的。

  艺术评论:如今续集的愿望实现了,但现在动画片的环境和观众都与往年大不相同了,眼下的《黑猫警长2》将用什么来吸引观众?

  姚光华:有一次我在杭州开会碰到戴老,就新片造型设计变化的问题征求他的意见,问他“要不要动”。他倒很干脆地回答:“要动、要动。”他的开通和支持给了我们底气,因为时代在变化,故事在变化,有些设计也要相应地做出调整。当然和原来的跑得不会太远,不然就没有意义了。从内容上讲,这次完全是一个原创的故事,我们希望这部影片有时代感、有新意。刚才说到原来的《黑猫警长》在当时是相当超前的,比如那些武器装备,但是如果现在我们还打这些牌恐怕观众就不买账了。

  施屹:我们这次其实是要打造“黑猫”的一个系列。作为一个影院片系列,我们需要根据新的故事对人物谱系进行设计,会增加很多新的造型,美术设计也会去适应当今观众的观影习惯和审美情趣。不过“黑猫”这个题材的动画片是一部经典,而我们的定位是“重塑经典”,能够有所突破,但绝不是颠覆。所以在造型设计上原来的一些经典的、标志性的、符号化的东西我们都会保留,而新的人物造型设计也必然要和保留下来的经典形成统一的美术风格。

  艺术评论:从内容上讲,具体会有哪些突破?

  姚光华:比较重要的一点是我们要让“黑猫警长”这个人物更加立体化、更丰富。1980年代的主人公因为受时代的影响有一些局限性,有些“高、大、全”。而这一次,黑猫警长仍然是一个英雄,但他也是有血有肉的。他不是石头里蹦出来的,也有父母和家庭。他勇敢、坚定,有保护欲,但也有弱点,比如会把厨房搞得一团糟。他爱整洁,甚至有些洁癖。他“外冷内热”,话不多,但都很关键。对于孩子而言,他的话可能带有命令的语气,但其实心里是非常喜欢孩子的。

  我们的故事比较贴近当今社会上人们普遍关心的教育话题,比如学校、父母给孩子的压力问题。片中有些孩子不堪重负,形成思想上、行为上的集体出走,我们借此希望引起社会对这一问题的足够重视。故事中,黑猫警长就将担负起拯救的职责。1980年代的《黑猫警长》更侧重讲一些科普知识和是非观念。而新片则更接当今教育热点的“地气”。

  施屹:我们希望观众在看了这部动画片后能有所触动。我们该不该给孩子那么大的压力?但如果完全没有压力,孩子能健康成长吗?作为孩子应该明白,爱是有各种表达方式的,当他理解了父母爱的方式时,他是成长了。作为父母,当他们理解给孩子的爱不是一味以一种简单的方式给他压力的时候,那其实也是一种成长。

  艺术评论:在描述中能够想见这是一部很有意思、很有内涵的片子。但对于小观众,他们能看懂吗?

  施屹:我们此次定位是初中以前的孩子。千万不要低估了现在孩子的智商,而且爱的传递之类的主题在美国动画片中也是屡见不鲜。对于低龄儿童,他们可能更加关注的是画面的好看、故事的有趣等等。而比较理想的情况是,我们希望当年看着《黑猫警长》长大的父母们可以带着孩子一起去看,在重温中也能有所启发。这样就达到了全年龄段的效果。动画片主要是针对儿童的,但千万不能低幼。一部成功的动画片背后总有一些发人深思的东西。

  艺术评论:老片新拍的挑战在哪里?

  姚光华:挑战当然有。重塑经典等于是一个命题作文。我们既不能离开人们记忆中那个经典的黑猫警长,又须结合时代找到新的视角、做出新的设计。也就是说既不能脱离原来的框架,但又要有所突破,这就是很大的考验。

  施屹:挑战是纵向和横向的。纵向而言,以前的动画片是要把人们不知道的知识进行科普,而现在信息发达,所以导演的任务是如何把人们普遍知道的事情说得有趣、说得新鲜,来引起一些更深层次的思考。横向而言,如今观众选择很多,美日各种大片形式多样,那我们如何从中既要保持自己的风格,又能脱颖而出?是有压力的。

  艺术评论:重拍经典能否成为振兴国产动画的一条出路和捷径?

  姚光华:我并不排斥经典续拍,但要振兴中国动画,还是要坚持原创,让更多卡通明星全新亮相。■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