閸掑棔闊╅崚鏉夸簳閸楋拷

方兴未艾的中国文物艺术品投资

2013年11月22日 07:59   国际在线  微博

  11月27日,由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中国资产评估协会主办的首届“北京东方艺术品博览会”将在北京展览馆隆重开幕。其间,会议有关 “金融与文物艺术品投资论坛”引起各方关注。与论坛互动,11月30日的“汲古文物艺术基金”将正式揭牌成立,这是一支以有序大规模回购流失海外文物为主旨的基金,此基金的应运而生,恰逢中国共产党三中全会新政策指引,它标志着中国基金发展已进入了一个多元化投资的新时代。

  什么叫文物艺术品

  文物一定是艺术品,艺术品不一定是文物。

  文物是指具体的物质遗存,它的基本特征是:第一,必须是由人类创造的,或者是与人类活动有关的;第二,必须是已经成为历史的过去,不可能再重新创造的。当代中国根据文物的特征,结合中国保存文物的具体情况,把“文物”一词作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遗留下来的、由人类创造或者与人类活动有关的一切有价值的物质遗存。

  艺术品,是具艺术价值的创意物品。它可能是实物,也可能并非实物,一般是指造型艺术的作品。一般的艺术品可视为含有两个成分:一是作品上的线、形、色、光、音、调的配合,寻常称为‘形式的成分’或‘直接的成分’;一是题材,寻常称为‘表现的成分’或‘联想的成分’。

  文物艺术品投资如火如荼

  国际相关经验数据表明,一个国家或地区其人均GDP超过4000美元,且政治和社会稳定的情况下,其艺术品投资活动趋向活跃。我国人均GDP在2009~2010年度,已经超过4000美元的分界线。从2009年开始,我国艺术品交易市场规划开始放量增长。这4年间国内艺术拍卖价值逐年增长。我国排名前100名的超级富豪,有计划地购买艺术品的比例不超过10%,但西方发达国家已经超过60%,艺术品基金在未来10年机会将更多。

  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从1993年中国嘉德敲下的第一锤开始,已经走过了17年的历程。这17年的发展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993年到2000年,这个阶段是拍卖市场发展的初级阶段,在国内以及香港的主要拍卖场上,买家基本上是以海外藏家为主,而主要拍品也是以近现代书画为主,这阶段一方面受到了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市场比较低迷,另外一方面,当时的拍卖公司无论从数量、规范化程度以及运作的市场化程度上都比较低,艺术品拍卖更没有能够引起整个社会的关注;从2000年到2003年短短的三年间,拍卖行业经历了一个平稳发展的时期,拍卖行业的经营比2000年以前有了很大改善,每年总成交额有所突破并保持在10亿—15亿人民币之间。从2003年开始,艺术品拍卖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2003-2009这6年间,艺术品拍卖市场总成交额以平均每年55%的高速度在增长,艺术品拍卖引起了社会巨大的关注。

  2011年全年总成交额达到968.46亿元人民币,较2010 全年总成交额573 亿人民币有超过169%的增幅,远远高于其他经济门类增幅和涨势。

 

分享到: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

新闻

  • 新闻
  • 图片
  • 微博
  • 博客
  • 视频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