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展人应该像产品经理
◎陈晓峰(艺术评论员)
艺术策展人是时候革自己的命了,如果还只局限于美术馆、画廊和艺术机构做高消耗的展览,简直就是可耻的传统行业做法,而不具备互联网思维,那么也远离当下策展人不断拓宽边界可能性的方向。比如现在出现越来越混合的策展人,腔调、口味和玩法都完全不同于传统的策展人。最近最典型的案例是,明星李亚鹏投资丽江并要做全国连锁的文化艺术旅游商业地产——雪山艺术小镇。据称该项目占地408亩,具体规划为艺术中心、艺术影院、院落、酒店式公寓以及艺术家工作室等产品业态,为艺术家提供了另一种可发挥的空间。至少假设了一种可以将艺术想象和实体商业互为融合的艺术生态圈构造,摆脱了传统的文化商业地产纯属忽悠的借壳。从去年开始他策划了四届“COART艺术现场”,将资源大整合,实现了艺术地产项目的逆袭。在我看来他是跨界过来具有产品经理人思维的艺术策划人,“雪山艺术小镇”堪称本年度艺术跨界的逆袭佳作。
传统策展模式已到破产地步
李亚鹏借助一个艺术现场,然后落地将艺术嫁接商业的生态模式。而国内的艺术专业策展人如何在文化创意的机会中寻找到艺术与其他领域结合的机会点,这应该是未来策展人主要思考的方向和路径。传统的美术馆、画廊和艺术机构运营模式实际上已到破产的地步了,需要策展人率先进行颠覆性的思维改造和行动,把实体的机构边界打开,运用互联网的观点扩大化接触到更多的“燃点”。换句话说,需要运用互联网的思维,让艺术机构承载的“艺术信息”能够被更多跨界的群体所接受到,实现它的价值,而不是接受点只放在传统的收藏系统和一些新兴私人手中。
策展人应该成为好的产品经理人,把一个展览的整个过程和方式项目化,最后整合成一个最有爆点的好产品,然后让这个好产品具备可以营销的点,再通过有效的营销,和新媒体的整合传播,找到它的接受群体。现在传统思维下的策展人仍然只是局限于艺术行业里孤芳自赏,这样的展览真的没必要再做,越策划越让艺术界整体陷入一个生态恐慌状态。策展人应该首先自悟自觉起来,进行跨界的资源整合和链接,才能给艺术界导入新的观念,才能带领艺术家和作品走出新的意义和信息覆盖面来。
好策展人进行跨界资源整合
好的策展人必须是一个好的产品经理,必须具备互联网思维和观念,通过展览的思维和新行为,改变传统做展览的方式,让一个展览激活一种相关的艺术生态圈。每个展览就像生产一个产品:首先如何是一个好产品,其次它的收藏客户群体在哪里,第三它的运营模式在哪里,第四影响力在哪里等,如果按产品经理的思维,那么展览的有效性就会被提高。每年无数个展览、艺术节、双年展和艺术现场在上演,可是艺术界并没有给整个社会层面提供更好的“好产品”思维和观念,让接受艺术观念和艺术消费观念成为社会群体的某种常态,那么艺术的影响力自然会削弱。
艺术界价值观混乱的现状就是讨论策展生态的时候了。艺术界能否弹出新的界面,我想策展人首先需要导入互联网思维,这可能是重新审视和改造艺术生态存在的一种机会和空间。因此,与其说装神弄鬼的做艺术策展人,不如回到好的产品经理人的观念调整当中来,可能更能接近艺术界所需要的现实生态调整之临界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