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称新一代中国艺术收藏家崛起

2017年09月14日 10:09 参考消息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原标题:港媒称新一代中国艺术收藏家崛起:推动收藏文化更趋健康_《参考消息》官方网站)

  参考消息网9月14日报道 香港《南华早报》网站9月5日刊登题为《新一代中国艺术收藏家如何走向世界》的文章称,年轻的收藏家不会宣扬自己在艺术品拍卖会上拍得的宝贝来炫耀财富。他们富有、受过良好教育而且有过旅居海外的经历,这些彻底改造了中国的收藏文化。

  文章称,林瀚和妻子雷晚晚过了一个收获颇丰的夏天。北京木木美术馆的两位联合创办人最近在欧洲进行了长达近一个月的艺术之旅。他们去了比利时的安特卫普,瑞士的巴塞尔,意大利的威尼斯,德国的卡塞尔,不过这对年轻的收藏家想要强调的是这不是一次大采购,而是一次紧张的学习经历。

  林瀚说:“我们策划这次旅行时,我们就希望聚焦于艺术。在行程中我们去看了很多小镇上举办的重要而又很有意思的展览,见到了很多艺术家和策展人。对我们来说,这是一次调查研究之旅。我们是去做功课。我们想要体验一下那些艺术活动和美术馆,获取可能对我们的工作有启迪作用的参考信息。我们的任务是看和学习,而不是购买艺术品。”

  这个夏天,欧洲同时举办了多场重要的艺术活动:威尼斯双年展、五年一度的卡塞尔文献展,而且今年在雅典增加了一个展览场所、德国东北部十年一度的公共雕塑室展,即明斯特雕塑展。

  加上一年一度的瑞士巴塞尔艺术展以及顶级美术馆举办的各种展览,任何一个艺术爱好者都难以对这些活动说“不”,更别说准备走向世界的新一波由鉴赏家转变而来的中国年轻收藏家。

  艺术顾问、收藏家资料库“拉里名录”的联合创办人克里斯托夫·诺埃说:“有一些二三十岁的收藏家走上了国际。他们中很多人在国外生活过,经常出国收集信息,不局限于中国和亚洲。他们的目标是全世界。”

  文章称,年轻的收藏家不会宣扬自己在艺术品拍卖会上拍得的宝贝来炫耀财富。他们富有、受过良好教育而且有过旅居海外的经历,这些彻底改造了中国的收藏文化。

  诺埃说:“他们对待收藏非常严肃。他们不是坐着集体旅游大巴到处参加艺术活动。年轻的收藏家们会付出更大的努力了解艺术,寻找能体现其个性的艺术品。他们读书很多,前往画廊和美术馆,了解柏林的情况。”

  林瀚和雷晚晚是诺埃所描述的年轻收藏家的最佳代表。他们都是30岁,在英国受过教育——林瀚学的是动漫设计,而雷晚晚读的是艺术史。林瀚购买的第一件艺术品是2013年在苏富比(微博)拍卖行拍下的曾梵志的绘画作品。他们提出了“fat art(胖子艺术)”的概念来发展他们的个人收藏,以自己的东方文化之根为荣,对国际现代艺术满怀热情。

  雷晚晚说:“我们希望强调艺术永存。因此在我们的收藏中,从各个时期的石雕到十五、十六世纪早期绘画大师的作品以及现代艺术都有。我们不是要搞一个百科全书式的艺术馆,而是向人们展示人类文明瑰宝的共同点。”

  这对夫妻收藏有特雷西·埃明以及更年轻的艺术家查尔斯·哈伦等人的作品。林瀚说:“有一件作品对我特别重要,那就是卡迪尔·阿提亚的《睁开你的眼睛》。”阿提亚是有阿尔及利亚人血缘的法国艺术家,《睁开你的眼睛》是一个将一战伤兵的影像与修复后的东西并置的幻灯片。“这个作品在很多方面给了我启迪,开阔了我的视野,改变了我的思维方式。”

  文章称,他们的艺术收藏观念是这次欧洲之行的基础,围绕6月中旬瑞士举行的巴塞尔艺术展而展开。林瀚和雷晚晚参加了过去四年举行的巴塞尔艺术展——这是世界上最大的现代和当代艺术博览会,但是这是他们头一次参加威尼斯双年展、卡塞尔文献展和明斯特雕塑展。他们欣赏了威尼斯的大展,来自全世界的120位艺术家参展。不过有160多位艺术家参展的卡塞尔第十四届文献展的重头戏涉及政治,不是他们的兴趣所在。

  林瀚说:“这跟我们的期待不符,似乎更像一个讨论政治的艺术平台。”

  文章称,林瀚和雷晚晚不是唯一进行这种欧洲艺术之行的中国收藏家。深圳40岁的杨锋也有类似的行程。他用两周的时间参观了文献展、威尼斯双年展、明斯特雕塑展和巴塞尔艺术展。与林瀚和雷晚晚一样,2015年杨锋创办了自己的艺术与教育基金会,在深圳经营着“有空间”和“额外空间”。这些非牟利艺术空间定期举办展览,不仅展出自己的个人藏品,而且展出其他艺术专业人士管理的藏品。

  曾在香港和内地学习和工作过的杨锋说:“这是一种学习的方式:收藏、展览,也是支持艺术的正确方式。我为什么做这方面的研究?从根本上说,这是出于对艺术的真正热爱,也跟我的跨文化经历有关。”

  文章称,近年来,由于在拍卖行上竞拍得手受到大肆宣传,中国收藏家引人关注。据最近巴塞尔艺术展发布的《艺术市场报告》,中国是继美国和英国之后的世界第三大艺术市场,占总销售额的20%。

  香港的威廉·赵(音)搞艺术品收藏已经多年了。他10多年前开始参加瑞士的巴塞尔艺术展,亲眼目睹了近年来中国收藏家的崛起。他回忆说:“当年亚洲面孔寥寥无几。不过大约5年前,中国收藏家们开始参观巴塞尔艺术展。现在这成为了一个非常时尚的事情。”

  赵说,中国在这么短的时间已经崛起为一个全球经济大国,因此人们雄心勃勃要向世界证明他们甚至在艺术世界也进步很快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这在年轻的收藏家中表现得更为明显。“拉里名录”的创办人诺埃说:“他们不仅对热门艺术家感兴趣。他们也在观察崭露头角和职业如日中天的艺术家们。有一次北京的一位年轻收藏家向他了解柏林柯尼希画廊代理的艺术家阿利西娅·克瓦德,他感到很意外。诺埃说:“他们不只听取顾问和艺术专家的意见,也参考收藏家同行的看法。这是一个小社会。”

  文章称,中国年轻收藏家的崛起使欧洲画廊受益。伦敦和纽约的迈克尔·维尔纳画廊在今年6月份的巴塞尔艺术展上将美国画家阿龙·柯里的作品卖给了这个群体——有的年仅25岁。柏林的温特鲁普画廊也在巴塞尔艺术展上为格雷戈尔·希尔德布兰特和佩莱斯·恩派尔的作品找到了年轻的中国买家。温特鲁普画廊的创办人扬·温特鲁普说:“在做出决定前,他们进行了彻底的研究。对于崭露头角的艺术家们,他们愿意承担风险。”

  杨锋说,他想向人们证明艺术收藏家并不是投机商人。他说,他用来学习、研究和展出艺术的时间和热情远远超过金钱的投入。

  他说,艺术收藏家们不仅负责保管好他们购买的作品,而且还要向公众展出那些艺术作品。

  “批评收藏家的人只看到艺术市场和拍卖会,没有看到整个的收藏行为。热爱艺术是全方位的:去博物馆、画廊,还要参观艺术家的工作室。购买艺术品仅占收藏的一小部分。”(编译/刘宗亚)

  [延伸阅读]法媒称中国艺术家把“变形金刚”变成真:还有浓浓中国血统

  参考消息网9月10日报道 法媒称,在中国首都的郊区,一名32岁的工程师打造了一种体型巨大、可以变形的机器人,而这种机器人大多只在《变形金刚》电影中才能看到。

  据法新社9月7日报道,孙世前在北京郊外有一个宽敞的仓库,里面住着笨重的“动物”,有一头昏昏欲睡的奶牛,还有一个在开启状态下高达4.9米的金属龙。

  孙世前毕业于中国中央美术学院(微博),此前曾当过工程师。之后他决定完全投入到他所说的“机器人艺术”中。

  孙世前说:“小时候,我喜欢看机器人动画片”,“但我注意到,这些机器人都来自日本或美国。没有中国的机器人。”

  报道称,上个月在北京举行的“2017世界机器人大会”上,这位艺术家展示了一种带有机械能力的“丑牛”,它可以变身成“格斗士”,23处可动变形关节,智能声光系统,武器为两把铜锤。

  报道称,这台机器人是他的“十二生肖机甲”系列之一,这是根据中国十二生肖设计的。

  今年6月,孙世前展示了一台5米高的美猴王机器人“大圣号”,灵感来源于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就像它的原型一样,这个5吨重的机器人还拥有一把金色棒子。

  报道称,“大圣号”将于明年在大型机器人格斗赛中挑战美国巨型机器人。

  报道称,孙世前在大连沿海的一个小岛上长大。他的家人买不起太多的玩具,但他的父亲常常会给他展示一些用于战斗的简单的武器图纸。

  照着这些图纸,孙世前用硬纸板创作了小型战龙和其他生物。

  他说:“我开始越来越喜欢艺术了,在业余时间制造了越来越复杂的机器人。”

  报道称,孙世前2011年离开工程师的岗位后,把精力集中在设计机器人上——有些机器人的造价高达100万人民币——这让他的想象变为现实。

  2014年,他受派拉蒙电影公司委托制作机器人模型以推广《变形金刚:灭绝时代》,这部电影一度打破了中国的票房纪录。

  报道称,其中一个模型曾在历史气息浓厚的前门展出。

  孙世前回忆说:“人们曾问我,为什么把外国艺术放在前门展出?”他说:“这对我的影响很大,因为他们意识到这个机器人没有中国血统。从那时起,我的梦想就是创造出一种明显具有中国风的机器人艺术。”(编译/王天僚)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大圣号”机器人的外形是一只猴子(英国《每日邮报》网站)

  (2017-09-10 00:39:01)

  [延伸阅读]美媒称燕郊成年轻艺术家新聚集地:北京房租太贵了

  参考消息网11月1日报道 美媒称,需要经济实惠工作室的艺术家经常被吸引到穷乡僻壤。几十年前涌入曼哈顿SoHo区的视觉艺术家们帮助让一个走下坡路的工厂和仓库区重新焕发了生机。

  据美国《纽约时报》网站10月30日报道,年轻的艺术家们还帮助重振了布鲁克林的一些街区,比如威廉斯堡和布什威克。类似的模式也出现在其他许多大城市,比如柏林、巴黎和底特律。

  在中国,一座距北京大约一小时车程、绝对默默无闻的小城——燕郊也在经历着艺术家涌入的类似情形,不过他们基本不可能引发让游客涌入威廉斯堡和SoHo的那种复兴。

  这是因为这些艺术家廉价的工作室缺少裸露的砖墙和饱经风雨的木头横梁。相反,这些工作室一般是水泥墙和金属配件,而且通常坐落在平淡无奇的大公寓楼里。

  这些理想主义但穷困潦倒的艺术家在这些公寓楼里工作和生活。他们中有许多毕业于北京顶尖的艺术院校。

  报道称,北京的高房租推动许多混迹北京的艺术家涌向成本低廉的燕郊,在那里追逐他们的梦想。

  27岁的张永基就是他们中的一员。他笑着说:“艺术家住在燕郊的唯一理由是便宜。”他最后安顿在名为夏威夷南岸的一个小区。这是燕郊众多杂乱建造、名字花哨的仿欧洲风格的住宅小区中的一个。2013年,他和几个朋友发起On Space,这是由一套公寓改成的实验画廊。

  过去10年,北京城市化和社区改造的速度加快。非营利的艺术组织“中国艺术交流”联合创始人基拉·西蒙-肯尼迪说:“这些因素促使艺术家考虑经营艺术空间的其他可选方式,包括对燕郊的空间。”

  以前,中国许多最著名的当代艺术家来自北京城边上的一些所谓的艺术村,那里的房租低,而且对艺术创造的干扰非常少。然而,随着北京城区范围的扩大,许多小型艺术村被拆,为新开发让路。

  北京一所当代艺术馆的馆长何淼(音)说:“艺术总是被推到边缘。在中国,无法在城里创作当代艺术,城乡结合处,那里才是艺术创作的地方。”

  燕郊开始吸引艺术群体的注意力是在2006年,那年中央美院在离夏威夷南岸小区不远的地方设立了一个分校区。工艺品店、打印店和裱装店迅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为在附近生活和上班的学生、教师和艺术家服务。

  首批进驻燕郊的艺术家觉得孤单。26岁的杨潘歌(音)2012年来到燕郊。他说:“刚到这儿的时候,我住的楼完全是空的,夜里都没有灯光。楼里就我一个人。”

  没人知道眼下有多少年轻的艺术家以燕郊为家,不过On Space的创建者估计,至少要几百位。

  燕郊的大多数艺术家工作环境较为简陋。这里很大一部分过剩的居住空间是廉价、未完工的毛坯房。它们仅仅是混凝土薄壳,但对希望用很少的资金创建工作室的艺术家来说堪称完美。

  由于燕郊主要是住宅,这里的氛围明显不同于泛着刚毅工业时尚的草场地艺术区和更吸引游客的798艺术区。在那些地方,咖啡馆、精品店和画廊伴随着艺术家的工作室涌现。在燕郊,几乎没有类似的东西出现。

  燕郊作为一处经济实惠的边远据点的日子可能屈指可数了。自第一批艺术家进驻以来,这里的房租上涨了两倍多,主要是因为炒楼;未完工的毛坯房数量逐渐减少。

  此外,尽管燕郊作为一个分支艺术区而名声在外,但北京大城市的诱惑依然存在。

  每年夏天都有新一波首都艺术院校的毕业生进驻燕郊,但早先的许多艺术家已经离开。去年,On Space决定不再续租,因为现在它的大部分活动是与北京的机构合办的。张永基将回到北京读研究生。

  他说:“这是一个非常临时的地方。我们在这里都仍然希望有朝一日进军北京。”(编译/王海昉)

  (2016-11-01 00:17:01)

  [延伸阅读]港媒称中国内地拍卖额小幅增长:内地收藏家更爱西方艺术品

  参考消息网8月28日报道 港媒称,据最新的《全球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统计年报》显示,中国内地的拍卖额经过连续两年的下滑后去年小幅增长,但是回到2011年时的巅峰时期的希望则因为“长期存在的”不付款和对中国艺术品和文物的全球需求下滑而受阻。

  据香港《南华早报》网站8月18日报道称,美国网络艺术品研究平台Artnet和中国拍卖行业协会的这一年度报告提供的数据仅到2016年年底,它显示中国艺术品市场上的支出模式出现明显变化。自从2012年首度发布该报告以来,内地市场的拍卖额首次超过了包括香港在内的海外市场。

  去年,内地的中国艺术品和文物拍卖额增长7%,达到334亿元,而海外同一类比的拍卖额同比下降27%,至19亿美元。自2012年以来,海外市场要么比内地市场更迅速地增长,要么市场降温幅度也比内地小。例如,2015年,海外市场的拍卖额增长了14%,而内地市场则下降了19%。

  报道称,同时,报告说,不付款是内地长期存在的一个问题。由于很大一部分的拍卖额来自高额拍卖品,这种拍卖品通常采取分期付款或延迟付款的方式,整体的支付率从2015年的58%下降到了2016年的51%,违约率达到了2011年的泡沫时期。(编译/刘晓燕)

  (2017-08-28 00:17:02)

  [延伸阅读]专访:用美展来表现中国艺术家的世界情怀——中国美协副秘书长陶勤谈中国当代美术“走出去”

  新华社赫尔辛基7月3日电 专访:用美展来表现中国艺术家的世界情怀——中国美协副秘书长陶勤谈中国当代美术“走出去”

  新华社记者李骥志

  一提起中国美术作品,给人的印象往往是古雅的水墨卷轴以及闲适的山水、花鸟等画题。然而近年来,走出国门的中国美术展已经悄然“换脸”。日前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举行的“艺术与和平——中国当代美术作品展”,呈现出一派全新风貌。

  在赫尔辛基市中心的芬兰大厦一层展厅内,40件来自中国的作品有序陈列,涵盖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水彩、漆画、综合材料画等不同门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陶勤说:“别看只有40幅作品,差不多所有绘画种类都涵盖了。”

  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陶勤对每一件作品如数家珍:“黑色背景下金碧辉煌的大树貌似枝繁叶茂,仔细看会发现原来是一根根一次性筷子捆扎而成,孤立在黑色干裂的大地上。”“这幅是综合材料绘画作品,大泼彩泼出背景山势,然后用集成电路板、电线、铁钉组合成工厂和市政建筑,把自然灾害的瞬间定格为墓志铭式的警示。”“这个作品将三维立体和二维平面相结合,把中国传统食物油条装在法国餐包袋中,上面涂有西餐的奶油,表现东西方文化交融,该作品去年在日本获得大奖,有芬兰观众说 一定要去中国,吃这种油条 ”……

  记者在展览现场看到,芬兰观众一进门就被作品所吸引,往往在一幅画或一件雕塑前驻足良久,有些人还会围绕一件展品持续讨论。芬兰画家塔皮奥·尼瑟宁告诉记者,他最喜爱的作品是描绘秦俑守卫国门的《中华卫士》,因为画面充满了力量。一位芬兰女士则对雕塑《麦当劳-CHINA》很感兴趣。她说,把麦当劳的标志画得这么好看,“麦当劳肯定很开心”。

  陶勤介绍说,这幅《中华卫士》去年在丹麦巡展时,也引起关注。兵马俑是世界熟知的中国历史文化符号,是力量和忠诚的象征。“因为兵马俑大家都很熟,油画技法也是西方人所熟悉的”。而《麦当劳-CHINA》是用中国传统陶瓷材料为媒介,把经典的青花纹样描绘在西方著名商标上,显示东方与西方、古代与当代文化的对话和融合。

  陶勤告诉记者,以往中国美术作品走出国门,大都是梅兰竹菊等,但这次的形式、内容、题材都相当丰富,作品之间相互关联、相互诠释,很有看头。“既有历史记忆,也有现实关照;既有都市景观,也有民族风情,可以以小见大。美术作品真正成了当代中国的一个缩影”。

  陶勤表示,近年来中国美协摆脱了出国办展临时征集作品的做法,而是以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的作品为基础,拥有一批相对固定的精品佳作,从中再筛选适合外国观众欣赏的作品。“能入围这个阵营的每一位艺术家都是非常优秀的”。

  与此同时,国外受众也已从以前认知、欣赏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到如今思考、理解当代中国现象。陶勤认为,出国办展要让美术作品亲近大众,而不是高高在上迎合小众。“中国当代艺术意识到艺术担当的重要性,不是闭门造车,而是关注中国,关注世界,关注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样才能引起共鸣”。

  这次美术展是“感知中国·芬兰行”系列活动之一,也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美术世界行”品牌自去年首访丹麦后,再度登临北欧国家展示和交流。在6月底到7月初的短短5天内,吸引了逾千名观众到场。陶勤说,接下来这批作品还要送往英国和格鲁吉亚展出。

扫描下载库拍APP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推荐阅读
关闭评论
高清大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