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区的吃瓜群众很多 愿意买单的人却很少

2017年09月14日 16:40 新浪收藏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文/平之

  随着北京环铁艺术区、爱荷华艺术区和草场地艺术区相继接到撤离通知,关于艺术区命运的讨论再次成为一大话题。艺术区鱼龙混杂,复杂多变,却也话题性十足。没有消费,缺少经济效益,艺术区还能活多久?

  说起艺术区,对于大部分自拍党观者来讲,狂热崇拜的原因既简单也复杂。

  现代生活大部分职业还是以非艺术行业居多,别说现代抽象的绘画、雕塑或者装置了,衣着裸露的古典油画都能让人惊诧不已,吃久了家常便饭总会想叫个外卖、下个馆子,也正是这种猎奇、陌生感才让人们渐渐对艺术区新鲜、怪异的场景燃起了兴趣。

  其次就是同样作为业余生活的消遣娱乐,相比于其他休闲,接触艺术必然是一种不同的体验。站在科学的对立面,艺术作品的观赏性对于观者来说,是一种很感性的体验,甚至不需要思考,沉浸其中即可,这就与日常生活紧锣密鼓的生活节奏划开了距离;正是因为艺术柔软的感性特质,并且艺术家也总是会用颜色、线条等美学元素来呈现作品,观者也会在这种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提升自己跌艺术气质。

  而相对于博物馆、美术馆的严格的保护举措,这样几乎无保护的露天开放,难免招来吐槽和质疑的声音。

  在艺术区中,大部分艺术品街边、街角随处可见,在被共享的基础上,也弱化了艺术品的自我身份。而观者与艺术的接触中,很难产生消费,很难能为艺术机构带来经济效益,因此艺术区的撤离成为一个开源节流的出口。据不完全统计,过去5年之中,北京有多达20多处艺术聚集区被迫腾退拆迁,艺术家们不得不随着租金上涨、艺术区逐渐商业化的脚步而不断搬迁。

  对于艺术区的机构、美术馆来说,商业运作经营大过天,虽说长久以来,艺术总被当作一门高消费的学科,不仅是因为艺术家学习、成长成本大,运作成本难度更大;艺术家们总会被大众当作一群不食人间烟火、靠一口仙气儿就能活着的群体,但是像古典艺术家真正能接受清贫生活醉心艺术的人早已不多见。这样的低商业回路,也是近来艺术区撤离的一大原因。

  而一些运作成功的艺术区,也总会被诟病商业气息太重了,说好的好好做仙女呢?

  艺术教育的大众化已经不仅仅是条刻板的理论,而这种耳濡目染、自下而上的教育,其实也早已潜移默化地在改变着我们。

  美术馆、博物馆这种精英化、专业化艺术教育之外,各种类型和规模的艺术区也正是填补了艺术大众化这项空白。而艺术的商业化,其实也是一种传播与流通,想要换一种更惬意、别致的生活方式,我们还是总要为之付出的。在这个共享单车纵横的大中国,艺术为何不能共享呢?

扫描下载库拍APP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推荐阅读
关闭评论
高清大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