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法画家常玉潘玉良和朱德群的市场近况
2012年09月17日 18:04 雅昌艺术网 收藏本文
二十世纪初,在新文化运动及五四运动的影响下,那些接受过西方思想教育的知识分子宣扬和提倡西方的民主、科学、人权等,从思想、文化领域激发和影响了中国的青年人,他们试图引进西学振兴中华。而在文化艺术方面,当时西方的艺术思潮风靡全球,尤其是法国的写实主义、印象派与欧洲的抽象派等,具有革新精神,又拥有一种高度的思想性和文化内涵,许多艺术家怀揣理想,逐梦所向。在这些画坛先驱中,包括了1919年留学法国的徐悲鸿、林风眠、常玉,客观上讲,早期的出国留学及艺术实践是在有意识地探索和试图解决当时中国绘画所面临的困境。继而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初赴法求艺的又有潘玉良、吴大羽、庞薰琹等,以及之后在四、五十年代先后旅居法国的吴冠中、赵无极和朱德群。 如今,发生在这些艺术家身上的传奇故事已经渐渐离我们远去,而他们的作品却依然活跃在艺术品市场上。每次,当拍卖中出现徐悲鸿、林风眠、赵无极、吴冠中的作品,都受到藏家的追捧,拍卖价格也屡创新高。当然,成就高价艺术品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来自各个方面的助推力都有可能发挥作用,这一批曾经旅居法国的艺术家经过了半个多世纪的沉淀,今天的藏家可以置身于一定的距离之外,用一种相对理性的眼光来观照他们的作品。无论从美术史的定位和认知度、个人的艺术特色和面貌,还是各个阶段的作品数量都提供了坚实的市场保障。除了上述几位一贯受到藏家青睐的艺术家之外,近几年来,其他一些早年留学法国的艺术家的市场行情也逐渐表现出良好的态势。
这些旅法艺术家在国内市场上所创造的拍卖神话,与台湾的画廊和拍卖行最初的努力密不可分,他们沿着美术史的脉络,寻找到有市场价值的艺术家,并不遗余力地进行推介,历史有时候不可捉摸,有时候却可以被创造,台湾艺术界的努力真的作用于美术史。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随着亚洲经济崛起,西方重要拍卖行的进入,首先是台湾区域的艺术市场开始热起来。受此影响,很多台湾画廊也开始接触到西方大师的版画和印刷品,作为国际知名艺术家赵无极和常玉,自然会受到认同,当时的新时代画廊、大未来画廊都全力推介这些具有国际声誉的华人艺术家。常玉很快就融入到了台湾的艺术品市场,随后赵无极和朱德群也都进入台湾市场。
后文中,挑选出了三位旅法艺术家——常玉、潘玉良和朱德群,对他们近来的市场行情做一些分析。常玉传奇的人生经历,和他放荡洒脱的气质,不仅赋予他的艺术更深厚的文化内涵,无疑也助涨了藏家的收藏欲望。1919年常玉与徐悲鸿、林风眠一同赴法留学后,长期生活在巴黎,兄长经商有成,多年来一直供养常玉,衣食无忧,常玉游心于艺。后来兄长去世,常玉就穷困潦倒了,1966年因煤气中毒客死他乡。80年代台湾的画商在一个贫民窟中寻得常玉的坟墓,据说法国墓地有年限限制,那年正是要清除的时间,画商出资为常玉的墓地又买下了二十年的使用权,一生孤苦潦倒的常玉,才可以免除尸骨无存的结局,也算能够暂得瞑目了。常玉生前,画作鲜为人识,逝世后作品全部被拍卖用以殡葬事宜,被巴黎一位古董商购得,但他并未得到巴黎市场的接受。1990年以后,他的大批画作被台湾画商由巴黎购回,1992年开始出现于台北苏富比(微博)拍场,随后台湾几家画廊大力推介,展览、出版、研究、拍卖齐头并进将常玉画作推向港台市场。由于其画作来源清晰,且出版、著录可查,真伪问题查证容易,画作受到港台收藏者的推崇。拍场常见的画作题材多见裸女、静物、风景与动物四类。常玉的大部分上拍作品是油画和国画,另有一部分水粉水彩。在雅昌网统计的最高价格排行榜中常玉名列首位(4,501,312 元/平方尺),徐悲鸿、吴冠中位列其后,按当前价格排名,常玉名列第四位。常玉油画作品的拍卖多出现在港台地区,在北京、上海、浙江拍卖中偶有亮相,2000年到2011年秋季,在82件参拍作品中,82%成交,并已经创造了711,412,670 元(RMB)的交易总额。在2011年春、秋两季就有13件常玉的油画作品出现在拍卖中,而且在诚轩、匡时、保利都有骄人的表现,并在2011年春拍中,创造了常玉单季最高交易额139,405,640元(RMB)。宏观上,常玉的油画作品价格除了在08和09年出现下滑以外,总体处于上扬态势,11年秋季稍显回落。与油画相比,常玉的国画行情略显逊色,自2004年常玉的国画作品出现在香港佳士得(微博),迄今共有65件作品参加拍卖,成交率为80%,每平方尺均价为84,763元(RMB)。2006年的春季拍卖中,常玉的国画成交额达到1,148,160元(RMB),这也是因为当时在香港苏富比和佳士得同时有作品参拍,总共8件。在同年的秋拍中,共有7件作品出现在拍卖会上,但是仅4件易手,而后几年常玉的上拍作品都是寥寥无几,甚至在09年的秋季拍卖中出现了两件都流拍的现象。不过从2010年和2011年的表现来看,常玉的国画作品又频频亮相在拍卖中,2010年春季6件(2件流拍);秋季12件(成交10件)并创造了1,210,097元(RMB)的交易总额。2011年春、秋两季又有11件作品上拍,而且北京的诚轩和匡时都出现了常玉的国画作品,在此之前即2009年秋季,常玉有一件《少女速写》在中国嘉德(微博)成交,而常玉的其他所有国画作品都是在香港或纽约的拍卖中实现交易。
另一位要谈到的旅法艺术家是潘玉良,她与常玉在生平和艺术风貌上有相似之处,潘玉良1921年赴法国留学,艺术风格上受到野兽派影响,尤其喜爱马蒂斯。作品中都透露出一种浓郁的东方式的忧伤和乡愁。潘玉良的坎坷人生,也许很多人都从书中读过。早年被卖入青楼,后来逐渐走向艺术道路,迫于国内的各种偏见和阻挠,也为了更好地接触学习西方艺术,潘玉良只身远赴法国。她的作品在呈现出淡淡的忧伤和女性情怀的同时,又充溢着对命运的抗争和对爱情、艺术的渴望和追求,潘玉良大量的人体画和自画像在中国近现代油画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同时,由于一些文学、影视作品等的宣传和影响,潘玉良早已超出艺术史的范畴而为社会所熟悉,这也从另一个方面提高了其作品在市场中的关注度。然而,潘玉良的大部分作品被安徽省博物馆收藏(4900多件),社会上流传的很少。在2000年和2001年,潘的作品在上海东方和上海国拍中出现,但是均未能成交。自2002年起,他的作品在大大小小的拍卖行中现身,自2000年至今已有57件油画作品、15件国画作品和5件水粉水彩参加拍卖。从拍卖曲线来看,在05年和06年,尤其在06年潘玉良的作品无论是上拍数量和交易额都成绩斐然,而其国画作品自从在2010年春季在香港苏富比流拍后,就再也未能出现在拍卖中。在2010年和2011年,潘的油画作品虽然上拍数量不多,但100%成交,看得出来藏家仍在观望,而买家的购买欲未减,当然这也是由于市场上流通的作品数量所限。
画家朱德群专事抽象绘画的创作,因其成就突出,1997年成为首位当选法兰西学院艺术院的终身院士的华裔。与赵无极一样,朱德群亦师从林风眠,绘画充分吸引了中国传统山水画的意境,色彩典雅而富于韵律变化,充满诗意,在法国被誉为“把东方艺术细腻与西方绘画的浓烈融汇得最成功的画家”,2010年3月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朱德群回顾展”是该馆近十年来最有价值的抽象艺术展之一。朱德群一个医生世家,“其父对书法有癖爱,自己也画画和习书法,而且颇有收藏”,6岁前念私塾的他“在其父指导之下,临摹了不少碑帖。”与其他留法艺术家略有不同的是,朱德群迟至1955年才从台湾赴法国,这可能也导致他在大陆的影响力扩散过程更为特殊。在朱德群的所有作品中,油画自然占据着主要地位,而且属于大宗。从2000年到2011年秋季,朱德群总共有340件油画作品上拍,90%成交率,惊人的数量保障了良好的市场流通性,另有国画16件,水彩水粉18件。而从其油画的拍卖来看,07年秋季和11年秋季,分别上拍了39件和34件作品。但是从08年秋季来看,9件在香港苏富比上拍的作品全部流拍,而在罗芙奥上拍的3件作品只有两件成交,本季交易率17%,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朱德群的市场行情显示出较大的起伏波动。
上述三位艺术家,虽然已经在学术和市场得到了双重的认同,但是在全球热钱不断涌向亚洲的今天,升值空间和可挖掘的潜力依然巨大,中国大陆对这些艺术家的认知还需要不断地加强。而对于每一位成名的艺术家来说,他的精神之旅是传奇的,他的作品也要在拍场上创造高价的传奇,这样的传奇才不愧于大师的桂冠,才能得到国际社会的瞩目。
本文原载于2012年1月20日雅昌艺术网(微博)。
相关专题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