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文物局:为什么不主动发掘帝王陵墓

2017年08月24日 12:44 新浪视频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国家文物局:为什么不主动发掘帝王陵墓

  不挖帝陵,历来是中国文博界的铁律。显然,这次南京方面踩到了雷区。

  栖霞区狮子冲墓地即疑似南朝陈文帝永宁陵考古项目,由南京市博物馆考古部负责。尽管考古部回应称,狮子冲墓地考古“是为编制保护规划及南朝石刻遗址公园方案提供直接依据”,并强调“完全是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没有任何商业行为”,外界却并不买账。文史学者姚远向国家文物局提交申请,要求召开听证会,公开决策过程;文化学者吴树也发出一条题为《南京!南京!请停止发掘六朝帝陵!》的微博,引起了媒体的高度关注。

  迫于压力,南京市文广新局最终发布信息通报,暂停对栖霞区狮子冲南朝墓考古发掘。而此后不久,国家文物局针对此事明确表态,不主动发掘帝王陵,依然是铁的原则。

  挖还是不挖,争议声从未间断

  事实上,疑似陈文帝陵发掘风波只是冰山一角。近半个世纪来,此类事件时有发生,围绕着中国帝王陵是否应该发掘的问题,争议声也从未间断。刘俊勇介绍说,社会上存在两大阵营,一种认为应该挖,一种则坚持不能挖。

  而出于不同动机,“主挖派”可分为两种。一种权且称之为“利益掘墓人”,他们推崇“帝王陵墓经济学”,算的是经济的账。经济学家张五常可为代表,2006年时,他在博客上发表了一篇题为《是打开始皇陵墓的时候了》的文章。在他的设想中,如果安排得好,秦始皇陵每年大约可以接待500万参观人次,按照每人收费人民币500元,每年门票收入是25亿元。对比2005年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10亿元的整体收益,差异显而易见。

  另一种是因为好奇。“某些考古工作者和很多大众考古爱好者都有这样的心理,想在有生之年一探著名中国帝王陵的神秘。就像郭沫若,当年他向周恩来总理提出挖掘乾陵,也是想看一看传说中的《兰亭序》的真迹。人之常情,可以理解。但是,对于第一种受经济利益驱动的主张挖掘派,我认为不可取。因为考古本身只有一个价值,就是历史价值。把文明成果转化为商品后,旅游发展了,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资源被毁坏了,怎么办?”刘俊勇说。

  刘俊勇的担心也是多数考古工作者坚持不挖帝陵的理由。公众或许不懂,他们却可以凭借专业知识作出判断:以目前我国的考古技术水平,还不能对发掘出的帝王陵作最好的保护,既然如此,那不如就像周恩来委婉拒绝郭沫若时所说——此事留作后人来完成。

  定陵之痛,前车之鉴

  因为有前车之鉴,所以要慎之又慎。刘俊勇举了几个例子。

  首先是定陵之痛。定陵是明朝万历皇帝的陵墓。这是新中国成立之后,迄今唯一一座主动发掘的帝陵。在那一次的定陵挖掘中,出土的龙袍等丝织品挖出来的时候鲜艳夺目,跟新的一样,但很快就变了颜色,碳化了,现在陈列的都是复制品。刘俊勇说:“帝王陵墓在地下千百年来形成的微环境已经相当稳定了,你一旦打开,原来的微环境就要改变,马上就会起各种物理的、化学的反应,特别是纸张、丝绸等文物,很难保存。”

  还有秦始皇兵马俑。在技术手段难以保证的情况下,1号坑原本彩色的陶俑由于埋在地下2000多年,受到各种自然侵害,有的颜色层下的生漆底层已经老化,失去了与俑体表面的黏附力,出土五六分钟即翘卷脱落。后来,3号坑的彩色陶俑还是在与德国方面合作后,其色彩才得以保存下来。

  而一直以来都被全世界所关注的秦始皇陵,尽管地宫的3D动画都已描绘出来,发掘事宜却迟迟不被提上议事日程,正是因为以目前的技术,很难做到合理发掘。其中,水银的排放是巨大的难题。刘俊勇介绍说:“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地宫内‘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物探证明,地宫内的确存在着明显的汞异常,而且汞分布为东南、西南强,东北、西北弱。如果以水银的分布代表江海的话,这正好与我国渤海、黄海的分布位置相符。秦始皇曾亲自到过渤海湾,所以他很可能用100吨以上的水银把渤海勾画进了自己的地宫。而如此巨大的水银量,如何排放,尚未可知。”

  “正是因为有这么多的前车之鉴和发掘难题,所以,我们还是要坚守不挖帝陵的铁律。在科技手段不完善的情况下,还是应该如周总理所言,留待后人去完成。”刘俊勇说。

  文字来源于大连日报

扫描下载库拍APP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推荐阅读
关闭评论
高清大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