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字念觿(xī),对于今天的绝大多数人来说,这个“觿”可能是闻所未闻,不知其为何物的。今天,将给大家讲一讲北方式的青铜器。铃首觿、环首刀以及辽宁式的青铜短剑的故事。
北方草原贵族都爱戴的铃首觿
觿,意为古代一种解结的锥子。用骨、玉等制成。也指由 象 骨 制 成 的 解 绳 结 饰 物。《国 风·卫 风·芄 兰》 中 载:“芄兰之支,童子佩觿; 虽则佩觿,能不我知; 容兮遂兮,垂带悸兮。芄兰之叶,童子佩韘;虽则佩韘,能不我甲; 容兮遂兮,垂带悸兮。”这首出自《诗经》 的诗歌,生动地再现了先秦时代卫地汉族的民间风情,其中“童子佩觿”是当时流行的一种习俗。
2500年前的周人十分讲究礼节,穿衣系带时,为了防止衣带散开致使衣裤脱落走光失礼,往往会将衣带打成死结,所以就会随身佩戴解结工具——觿。觿既有用骨头做成的,比如象骨,也有用玉石制成的。因为古人崇尚玉,所以玉觿是觿中最常见、最贵重的一种。最开始,觿就是解绳结的工具,后来慢慢发展成具有象征意义的装饰品。
觿渐渐拥有了哪些象征意义呢?西汉文学家刘向曾写过一本《说苑》,记录了先秦至西汉的一些历史故事和传说,书里便提及了觿的象征意义——“能决烦乱者佩觿”。“在汉代,人们佩觿代表自己是能够解决问题、善于解决问题的君子这一寓意,可以说,当时帝王贵族都爱佩戴玉觿,即使在死后,也会佩戴其下葬。随着束系和松解更为简便的玉带钩的出现和流行,古人不再需要将衣带打成死结,这时玉觿便逐渐丧失了用武之地,完全成为象征聪慧能干的装饰品。
每个朝代觿的形制各有不同。新石器时代的玉觿呈扁平角状,平素雕琢有花纹。商周时期玉觿造型简洁,觿身雕琢简略纹饰。玉觿的形制出现巨大变化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玉觿被雕琢成龙、虎、兽、鸟等动物形象,动物的头部为上端,尾部雕琢成尖端,动物的身体弯成自然的曲线,整体造型栩栩如生、气韵生动,实用价值和装饰价值完美融合。而到了汉代,玉觿形制又开始趋向简洁,这与汉代的审美取向和时代心态不无关系。当然,尽管各代玉觿形制变化不小,但从未脱离头部粗大、尾部尖锐的基本特征。
在内蒙古宁城南山根出土的这件铃首青铜觿长18.85厘米,铃首直径2.85厘米,属于夏家店上层文化,距今3000至2300年。遗址于1958年由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工作队调查一批青铜器的出土情况时被发现,对于研究周时期的工艺发展水平具有巨大意义,也是我国考古学者在工艺领域的重大发现。
不仅出土有铃首青铜觿,还有男女裸像青铜短剑、狐尾形饰、铃型器、狩猎纹铜环、铜刀、陶盆、陶鼎、陶碗、红陶罐等物品,其中男女裸像青铜短剑的出土在青铜剑中尚属首次发现,而且迄今仅此一件,其稀贵自不待言,同时也显示此剑的使用者具有特殊的身份。
这件铃首青铜觿不同于一般的觿形器,其前端铸成弧形,避免了造型上的单调。中间突出了半圆环,以便穿绳系挂,尤其是一端设计成铃首造型,孕育着浓郁的草原风格。这种中原礼制载体与草原风格的结合,说明我国古代各文化之间并非封闭独立发展的。
3200年前的青铜铃首剑
一把极其罕见的青铜短剑在绥中县被发现,其剑尾部配有镂空铃首,在使用时会发出铃铛声,清脆悦耳。这便是商周时期北方特有的青铜铃首剑,距今已有3200年。这也是辽宁省境内首次发现。与此一起发现的还有罕见的鱼形鞘、环首刀等商周时期窖藏青铜器20件。
这把青铜铃首剑约有30厘米长,形状接近一把匕首,在剑柄尾部有意镂空球状装饰,内置应该是一个青铜球,但是发现时青铜球已经没有了。这把铃首剑应该是晚商时期的,是已知发现同类的铃首剑中时代较早的。
商早期就已出现了铃首剑。那时青铜短剑在剑柄尾部有3种装饰:兽首,就是兽头;环首,环状。还有就是铃首。铃首剑曾风行于北方草原,在使用时会发出铃铛声,清脆悦耳,甚具浓郁民族风格,相当特别。可惜,铃首剑并没有延续下来,这也是辽宁省境内首次发现,弥足珍贵。
据到过现场的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杨建华教授介绍,铃首在那个时期不仅使用在青铜剑上,还在弓箭上使用,是一种装饰。她分析说,当时的青铜是非常珍贵的金属,因此,这把青铜铃首剑不是一般百姓和普通士兵能够拥有的,至少是拥有指挥权的指挥官才能佩戴。青铜铃首剑不是作战用的,是防身用的短剑。
杨建华教授分析,在当时青铜得来不易,而这把环首刀所配的刀鞘使用的青铜比刀还要多,可见主人身份的尊贵。这把环形刀大约12厘米长,很可能是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实用工具。
说起青铜铃首剑的发现过程很有意思,葫芦岛市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1996年绥中县高岭镇一村民耕地时在距地下40厘米处刨出一堆青铜器,担惊受怕地在家中保存了18年。2013年当博物馆通过相关渠道知道这件事后,并得知已有社会人员与村民联系准备收购。博物馆领导主动到村民家中做工作,这一去就是一年的工夫。考虑到村民收藏了18年,有了感情,就对村民承诺,什么时候想看自己的东西,就什么时候到博物馆来。并对村民给予了高标准的奖励。当时博物馆的工作人员看到,这批青铜器是用抹布裹着的,至于藏在什么地方,村民没有说。但村民说,这18年没有一刻不担惊受怕。
绥中是北方青铜器重点地带,这批商周之际窖藏青铜器的成功征集,不仅使区域内出土的珍贵文物得到有力保护,而且填补了葫芦岛市博物馆馆藏体系空白,更为葫芦岛商周历史及中国古代地域文化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专家分析,这批青铜器是在绥中发现的,可见绥中是北方青铜器分布的重点地带。
日本学者说的“辽宁式青铜短剑”
1953年秋,在辽宁海城县大屯的古墓群中,发现了一柄形式奇异的青铜短剑。这种剑剑身很短,圆脊起棱,两叶刃部中间凹曲,剑柄部装有一个较重金属矿石制成的细腰形枕状物。当时由于资料有限,专家们对这种剑的时代还无法断定。
1955年冬,在辽阳亮甲山出土的一座单人葬土坑墓中发现一柄这种短剑。
1956年,锦西县寺儿堡乡一处断崖里,也发现这种形式的短剑。
它是一种剑柄与剑身连铸一起的匕首式短剑,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尤其是辽宁、吉林等地,是一种双曲刃式短剑。日本学者把这种短剑称为“辽宁式铜剑”,中国学者则称之为“双侧曲刃短剑”、“丁字形青铜短剑”或“短茎式曲刃短剑”。
然而,到底是什么人在使用这种剑?这种剑延续了多长时间?一切皆无从考证。
朝阳县城西南约12公里处,有一较大的山村名为十二台营子。1958年春,发现了几座墓葬。再次发现了曲刃青铜短剑,庆幸的是,与青铜短剑同出了一批青铜饰品,为青铜短剑的年代断定提供了依据。考古工作者把朝阳十二台营子等墓地所属文化命名为夏家店上层文化,并把这种青铜短剑归属于此类文化。
辽宁式青铜剑大致有几个特点:剑身均有柱状突脊;刃部有不同程度弧曲;和剑身非连铸的丁字形剑柄;有石质剑把头(加重器)。青铜曲刃剑的使用年代大致可确定在西周晚期至战国中后期。
在葫芦岛东大杖子墓地出土文物中,还有一柄罕见的金柄青铜短剑,这把金柄青铜短剑,距今约2500年,最独特的地方在于,剑身和剑柄是分开的。一般而言,剑都是一体的,但是这把剑,剑身青铜,剑柄是金的,剑身插入剑柄,肯定会造成剑不够结实。或许这把剑并非一般的武器,可能作为萨满工具等用途。剑主人的身份非常尊贵,但是具体情况不明。类似的剑目前一共只发现过三把。
就辽宁而言,青铜时代指夏至战国时期,其中青铜剑被发现的非 常 多,比 如沈 阳 郑 家 洼 子遗 址 等。进 入西 周 以 后,辽东居民生前使用独特的东北系铜剑,死后葬于规模宏大的石构墓葬中,并以此为 主 要 特征,形 成 了“辽东文化圈”,其 影 响 可 远 及朝 鲜 半 岛 及 日本。辽 阳 新 城子、建 昌 东 大杖子等墓地的发现表明,战国晚期几乎整个辽宁都已属于燕的势力范围。
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主任记者 王志东
图片提供、学术支持:辽宁省博物馆